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5-03-18□黄敏
□黄 敏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是搭建我国与世界各国沟通桥梁的基础。通过法律英语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综合法律英语应用能力的重任。其中,翻译能力是大学生综合法律英语应用能力必备之一。纵观我国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实际,仍存有许多问题,制约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当前我国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目标规划上,还是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团队建设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校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不足。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翻译水平并非成正比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英语学习好,但英语翻译能力却不一定强。然而,很多高校尚未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形成足够的认识,片面地将英语教学归述为阅读以及听力类教学,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优良,但翻译水平却有限。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虽有开展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但是由于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法律英语教学所占的教学课堂比重非常低,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也十分浅显,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和大学生同样出现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认识不足问题,他们不愿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到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之中,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实效自是无从谈及。并且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教材中很少涉及到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最终导致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得不到训练强化,大学生有关法律英语翻译的学习也只局限于理论层面,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更是举步维艰。
(二)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单一。新时期的高校英语教学应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应时刻保持与时代发展步伐的一致性。但是,以当前阶段高校法律英语翻译的教学实践来看,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仍然延续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将大学生译文作为教学和成绩考评的唯一标准。现代意义的高校教育,应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教师为教育主导的教育。然而这一点在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能缺失,学生之间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单一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还体现在教学以课本为中心,只进行可讲授式的课堂教学。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将诸多时间和精力放置在课堂教学上,偏重于对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大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应是一个系统化、综合性教学的过程,需要相关教师着力于对大学生法律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这要求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翻译教学素质和能力,并且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但是,纵观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教师整体,他们在翻译教学素质和能力上的表现不佳,大多数教学教师缺少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翻译教学水平不高,导致教师不能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制约了高校法律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持是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先进教学理念衍生和实践的必备条件。假如没有很好的教师作引导,那么大学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学习也将处于被动状态,最终势必会影响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实效。
二、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化策略
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一些有针对性的优化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势必而出。
(一)强化高校教育各参与人员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大纲中虽有明确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部分,但是大多数高校还是将精力集中在培养大学生读、写、听等能力上。因此,高校教育各参与人员应打破传统法律英语教学的束缚,给予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足够的重视,适度提升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细化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律英语翻译学习环境。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大力宣传英语翻译教学及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广大教师与大学生群体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到其中。高校应结合英语教学实际,重新规划校内教学大纲,将英语翻译教学纳入到英语教学体系当中,帮助教师丰富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改进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方式、方法,继而提高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实效。
(二)转变高校法律英语翻译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学教师的宣传教育,转变他们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他们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并督导他们运用到英语教学实践当中。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转变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良好的科学技术环境为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应注重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在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方式、方法,有效地将网络媒体技术与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融合在一起,以此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此,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如讨论式教学、协作式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等,在无形之中完成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定期开展实践式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翻译实践能力。
(三)加强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教师是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主导,其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长久以来,高校英语教师受教学大纲重心的影响,思想观念被禁锢,导致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相关专业知识匮乏,这无疑造成了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重重困扰。因为,必须要加强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师资团队建设。就高校而言,高校应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具体来讲,就是需要高校定期组织相关英语教师开展培训和教研活动,强化他们的英语翻译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教学创新意识,使他们积极借取其他教学教师的优势经验,并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为自己所用;就教师而言,高校英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积攒英语翻译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指导。
三、结语
总之,翻译教学是高校法律英语教学中关键的一环,直至世界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今天,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法律英语教师在今后的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人才市场需求,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以提高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实效,促进法律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刘思岑.浅谈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
[2]张卫.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