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健康寿命研究综述

2015-03-18陈姝萌徐怡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亚健康寿命领域

□曾 嘉 陈姝萌 徐怡敏

一、健康期望寿命

(一)涵义。健康期望寿命的涵义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迅速提高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Jagger C.(2007年)将其阐述为:健康期望寿命考虑了疾病或残疾状况导致的非完全健康状态,即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乔晓春(2009年)认为定义的关键在于把人的平均寿命分解成两部分:健康期和不健康期(带病期),即前者被称为健康寿命,后者被称为不健康寿命。计算出在人口寿命期内,人们平均有多少年处于健康期,有多少年处于带病期。

(二)健康期望寿命理论发展。国际上,关于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皆呈逐步增加趋势,而多重指标的介入也使健康期望寿命的概念日益完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可见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由此进一步推广此理论。相比国际,我国在健康期望寿命研究上呈现出研究数量少,缺少规律性分析,理论的支持以及研究深度不够的状况。较早期比较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是王梅博士,她的博士学位论文(1993)计算出中国1987年残障寿命和1992年生活不能自理和带慢性病健康寿命。之后,还有李立明(1996)、乔晓春(1997、2000)等学者展开相关研究。

(三)健康期望寿命衡量指标。健康期望寿命的衡量指标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同的分类界定与评判标准将引申出不同的健康期望寿命指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对不同类型的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明确区分,在已有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两大指标群,即:

1.健康状态期望寿命(HSE)。其中主要包括:未残疾寿命(Handicap-Free Life Expectancy);非残障寿命((Disability-Free Life Expectancy,DFLE);以及未痴呆寿命(Dementia -Free Life Expectancy 和活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等。

2.健康调整期望寿命(HALE)。HALE 单成一类,属于权重型指标,可视为各种HSE 加权后的总和,胡广宇(2012年)认为两类指标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述:

HALE= HSE1+ ϖ2+ HSE2+ ϖ3× HSE3+ L + ϖn×HSEn

其中HSE1为完全健康的HSE,HSE2、HSE3、HSEn为各类非完全健康的HSE,则ϖ2、ϖ3、ϖn为相应的HSE 在HALE 中的权重系数,取值范围在0 和1 之间。

(四)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通常的测算方法是通过上文所述指标以及接下来要提到的计算方法结合,以测算健康期望寿命。目前测算调查仍以Sullivan 法为主流。下面将分派别梳理现行主要方法,就Sullivan 法和等级隶属模型(GOM 模型)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Sullivan 法。Sullivan 法属于处理横断面资料的方法。简单易行,在目前的健康期望寿命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它的现行具体公式由EHEMU 发布(2007)。

2.等级隶属模型(GOM 模型)。等级隶属模型(GOM 模型)是基于模糊理论发展的,同属处理横断面资料的方法,由Zadeh(1965年)提出。其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可以同时隶属于几种不同的健康群体,健康存在连续性状态。

3.多状态生命表法。多状态生命表法(multistate life table method)属于处理纵向资料的方法。现在已有由法国学者Nicolas Brouard 编写的可供人免费使用的统计软件来替代手工计算。

4.微观仿真法。为克服多状态生命表法在估计转移概率时存在的局限性,Laditka 和Wolf 在1998年提出了微观仿真法。它和多状态生命法相似,不同在于需要很短的资料调查间隔。

二、健康期望寿命与亚健康

“过劳死”现象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正在日渐加强,学界对此的研究也有必要顺应时代,进一步加深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或将其纳入已有指标之中,或创建新指标来衡量健康期望寿命。

(一)亚健康的定义。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2006年)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人群一般以疲劳、睡眠障碍、健忘、情绪不稳等为常见症状;亚健康常见的主要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交方面的不适,均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二)亚健康的评价与诊断。亚健康作为新兴领域,首先应保证正确的定性诊断,在定性诊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定量诊断标准。在众多医学领域量化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有效。亚健康定性诊断方法目前较少,杨志敏等(2009年)曾提出将亚健康的定性诊断初步界定为:“具有亚健康的不适表现至少一项及以上、一年中反复持续存在时间达到一个月及以上、对工作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亚健康的研究目前较多应用于医学领域,张金华等(2009年)总结得出,目前学界从国内目前有关亚健康的文献来看,国内的亚健康的一般理论、流行病学、治疗学方面的文献就占了78.99%。但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医学领域。近年来,其他领域对于亚健康的研究也陆续开展。

(三)亚健康与健康期望寿命的关系。SHAPIRO C M.(2006年)认为:多中心、多专业的人员共同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进一步研究亚健康中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顺应目前的生物-自理社会医学发展模式。张桂欣、许军(2007年)认为,国外多侧重于生物学指标,凭借各种仪器和纷繁复杂的生理生化检验结果,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轻视了对心理和社会亚健康测量方法的研究。因此将亚健康纳入健康期望寿命的参考评价指标之中,可以使当前指标更加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原来对于健康“中间地带”的忽视,即连接了健康与疾病。

三、健康期望寿命的评价及发展趋势

目前学界评估人口健康状况时还是很少使用健康期望寿命,而是使用平均预期寿命。所以说明,没有被普遍应用还是存在一定原因的。不足之一是,关于数据的获取和数据对比的问题,获取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并非易事;二是对于亚健康等问题还没有纳入评估范畴,考虑问题尚需全面。当前学界对于其的研究与应用还很不完善,要达到期望目标仍需要不懈努力。健康期望寿命未来发展应体现出学科交叉的趋势。在医药卫生学领域,亚健康、“过劳死”等社会热点现象引出了对健康、寿命等方面的关注。但目前的应用范围大致还仅限于医学领域,鲜有学科交叉之下的研究;健康期望寿命和人类发展水平指标(HDI)、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越发紧密,正在逐渐参与到社会综合发展的衡量之中,且其与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密切关系。

[1]乔晓春.健康寿命研究的介绍与评述[J].人口与发展,2009

[2]胡广宇,谢学勤.健康期望寿命指标分类及评价比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

猜你喜欢

亚健康寿命领域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领域·对峙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