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集群模式探究
2015-03-18龚新湘
□龚新湘
“知识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原意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服务业主要是依靠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各种知识的传播与运用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知识的价值会不断增值,同时人才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占据着主导地位,知识服务业中从业者整体素质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发展。目前对于知识服务业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业的内涵、发展历程、自身特点、质量管理、创新工作以及集群模式研究等几个方面,而在集群模式研究方面,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于各大中心城市的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模式、发展策略、未来规划等进行分析,研究工作者也主要分布在各大院校与研究机构。知识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作为第三产业,知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因此一旦忽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群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服务业本身的属性使然。
1.知识服务业所溢出的空间局限性。根据调研显示,一项产业要想在中心城市进行集群,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可储存性与可交换性。普通的服务业,如餐饮业,由于不能进行储存,只能是边生产边进行消费,因此无法实现集群,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以及网络的日新月异使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变得微不足道,在中心城市对于知识的传递也变得更加容易便捷,有利于知识服务业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使得知识服务业在中心城市聚集成为可能。
2.知识服务业经验品属性。由于知识服务业中的产品属于经验品,也就是顾客在购买的时候无法先提前明确其质量如何,所以在中心城市发展知识服务业,可以传达出一种信息,即商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是很高的,可以让顾客更为放心地购买。从主观意识出发,顾客更愿意到中心城市的繁华商务区购买知识服务业产品,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之下,知识服务业向一个地方聚集能够更加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在同行业竞争中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知识服务业产品的聚集也能够让顾客节省很多时间成本,便于更加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二)外部环境促使知识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群。
1.信息交流的外部性。在知识服务业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更加方便准确地获取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以及市场营销信息,而同行业在同一个城市聚集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可以促进不同代理商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在金融、证券等领域,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须要聚集在一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此外,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这些企业愿意将公司聚集到一起,尽量降低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实现信息快速及时的传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其他行业相比,知识服务业需要更为紧密的空间,需要一定的范围经济,从中心城市集群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有利于商家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知识服务业聚集在中心城市,并且建立在与其联系很紧密的行业基础之上,从而在对于客户资源、各种信息网络等进行开发时,能够很好地实现协同效应以及范围经济。此外,由于知识服务业属于高端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专家学者来进行发展,而中心城市由于具有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是智力资源的集中地,中心城市优异的各种资源也吸引着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士进行定居。
二、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集群模式
(一)原生型集群模式。所谓的原生型集群模式就是依托某个地区的经济市场以及资源,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使得集中在其中的各大企业实现专业化发展。用它来形容知识服务业的聚集模式时,主要是借助于某个中心城市现有的各种优势,同时积极培养创新意识,进行自主研发,通过民间资本而不断扩大这一中心城市的市场经济规模。它的发展动力是内在的,所有的资金来源、技术支持、人才等都是从本地区获取的,而主要的依靠力量则是创新模式。这一聚集模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在以计算机、金融为基础的知识服务业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
(二)嵌入式集群模式。在不同行业中,关于嵌入式的概念也不一样,而这里所提到的嵌入式主要是指政府在知识服务业中所起到的社会嵌入作用,大型的外资企业或者是私企所起到的网络嵌入。这一集群模式多数都见于需要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生产加工类知识服务业。在日本东京则将嵌入式集群模式很好地表现出来。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能够在那么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过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第三产业中也一跃成为领军者,不可忽视政府在其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而在东京的知识服务业发展中,其作为中心城市所占有的产业基础、资源基础尽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政府的支持也促使东京知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不同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使金融、信息等产业之间相互嵌入,共同发展,从而使得东京地区的综合服务业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也为政府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再加上东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措施,这些都奠定了知识服务业作为东京主导产业地位的基础。
(三)外生型集群模式。外生型集群模式就是指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相关企业能够实现集群式发展。而本文所提到的外生型知识服务业集群模式就是指借助于外部优越的政策、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以及相关技术等,从而在中心城市实现集群化发展。与原生型集群模式相比,这一集群模式强调的是区位条件,而与嵌入式集群模式相比,则更多强调了外在的资金、政府政策等。这一集群模式在软件、动漫产业中有着很好的表现,同时运用也比较成熟。
三、结语
通过调研发现,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集群模式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同时在新的产业转移历程中,知识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实现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大服务类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中心城市一般都比较缺乏各种能源资源,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不适合发展能耗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由于具有低能耗、低物质耗费、高附加值等诸多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在中心城市发展,知识型服务业集群模式对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1]徐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2]张凤杰,张立,陈继祥.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动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
[3]李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研究述评[J]. 科学管理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