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的转移

2015-03-18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跳步步法羽毛球

□ 王 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论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的转移

□ 王 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合理的身体重心转移的特点,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提出了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训练的有效途径,为羽毛球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的训练提供参考。

羽毛球运动员 重心的转移 训练途径

羽毛球运动是在不断变化的比赛条件下进行的隔网对抗项目,合理的身体重心转移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和调整人球位置关系,是有效、准确完成技术动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身体重心转移的合理性是青少年羽毛球训练特别重要的内容。

1、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的特点

1.1、身体重心转移快速而准确

根据现代羽毛球比赛变化多、速度快的特点,为了取得有利的步点、更快的步伐和加速完成各种攻防技术动作,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转移的方向应与身体运动的方向应保持一致。

羽毛球运动员根据对方来球而采用跨步、并步、蹬步、垫步、跳步等步法去获取有利的位置,对方来球速度有快有慢,因而羽毛球运动员的重心转移在准确的基础上加快重心转移速度,快速、准确的移动能使运动员更有充足的时间来控制球和取得攻防时间上的优势。因此,羽毛球比赛中身体重心转移的快速而准确是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的重要特点。

1.2、不同方向的重心转移

羽毛球运动员根据来球的落点不断改变自己方向和转换身体重心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技术动作,为了在比赛中自己能有效地判断来球落地和方向相应的及时变向、变速运动,使球始终保持在人之前的位置击球。一般情况,羽毛球运动员在防守、被动和准备启动时保持低的重心姿势,而在主动球及移动时适当提高重心的姿势;向右移动重心先向左脚移动,支撑腿在左脚,向左反之;网前蹬跨步(右脚为例)回中心时左脚先向前移动约半步使重心抬高;后场击球后重心前移,向后移动时身体后倾,重心向后带动步伐移动等等的重心转移,这些就形成了攻防技术动作中左右前后、高低重心的转换。

2、身体重心转移的作用

2.1、合理的身体重心转移能加快移动的启动和回动

在以前的步法训练中,羽毛球运动员往往偏向于移动的速度,对步法启动与回动的训练不够重视。在启动与回动时,身体重心必须放在起蹬腿,尤其在起蹬的踝关节部位,才能充分利用踝关节与脚弓力量达到快速启动与回动的目的。身体重心先移动到起蹬腿后身体处于不稳状态,然后外开步达到平稳状态,身体通过不断地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不断变化调整状态,这样才能达到快速、合理启动和回动的效果。

2.2、合理的身体重心能提高对球的控制

羽毛球击球的发力顺序是从下肢向上肢传递的过程,也是重心由低向高转移的过程。为了击出更有质量的球,身体重心应合理转移到某一部位,达到“内在的平衡”,使力的传导更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控制球的能力。

2.3、合理的身体重心能降低能量的消耗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日益发展,羽毛球技术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而且动作难度也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良好的能量储备是比赛过程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实力相当的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肌肉的过度活动、适应性的肌肉缩短都会导致肌肉功能的下降,具体体现在主要发力部位产生的力量减少和协同性肌肉的补偿增强。合理的重心转移能提前动员身体相关肌肉,使肌肉激活后处于理想而有效地初长度,使动作流畅而有节奏,减少乳酸堆积造成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量的储备。

2.4、合理的身体重心加快步法的移动

羽毛球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占得有利的空间和时间和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快速的步法离不开合理的身体重心转移。毋庸置疑,低的身体重心有利于身体的稳定性,然而,在羽毛球的步法移动却主要以抬高重心,这样能使步法更加灵活、轻盈和迅速。

3、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训练的有效途径

3.1、加强腿部、踝关节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重心转移是靠身体躯干带动腿部移动实现的重心转移。良好的腿部、踝关节和腰、腹部力量有助于较长时间内稳定、准确地支撑和调节身体重心,快速、灵活的移动步点。适宜的力量更好地平衡身体和对抗地心引力来支撑、调整身体重心,致使身体重心的转移更加灵活、迅速。

3.2、加强步法和注重小跳步的训练

步法包括基本步法和场上移动步法。基本步法指跨步、蹬步、并步、垫步、跳步等;场上步法是指在场区移动的方法[4]。羽毛球历有 “三分手法,七分步法”的说法,可见步法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运动员基本步法的训练,如米子步伐练习、前后移动练习等等。并且小跳步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启动小跳步是为了在移动之前,改变身体的静止状态,让身体小跳落地后自然反弹获得起伏的动能,这样就节约了启动的时间。

3.3、加强协调性训练

对节奏的掌握和进行一些专门性训练是运动员获取高度协调性的重要条件,本体感觉是在一定时间中兴奋与抑制转换的结果,使动作的力量和时间都协调一致,产生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和自动化状态,使动作轻松流畅。因此,动作协调也是对重心把握的一个重要因素。

3.4、多球训练

进行各种不同方位重心活动的训练,在高低、左右前后身体重心姿势下进行步法和控球练习;在节奏上进行快、慢结合使身体的重心不断变化、调整的练习。

3.5、拉伸——缩短模式训练

拉伸—缩短模式训练是通过离心收缩后快速的向心收缩的过程,在进行前后左右的重心转移时,先提前拉长肌肉,获取更大的弹性势能使肌肉更有力量,这对重心的转移速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4、结语

(1)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转移应快速而准确,在主动球时适当提高重心,而在被动时应适当保持低重心,以达到更好地处理人球关系。

(2)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应把羽毛球运动员身体重心的转移放在重要的位置,并贯穿于整个羽毛球训练的始终,有利于提高技术的幅度,且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孙俊.析羽毛球运动中身体重心的合理控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2).

[2]JandaV.Muscle.CentralNervousSystemRegulationandback Problems[M].NewYork:PlenumPress,1978.

[3]秦志辉.论足球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步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

[4]王文教.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羽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跳步步法羽毛球
羽毛球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跳步解答
羽毛球PK赛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巧用跳步指令对零件进行粗精加工
品味“翻译六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