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高校瑜伽教学的思考

2015-03-18周妩娜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5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瑜伽身心课程

□周妩娜(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56)

关于当前高校瑜伽教学的思考

□周妩娜(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5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当前的高校瑜伽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分析当前高校开展瑜伽教学的背景文化和现实情况。通过对瑜伽运动的规律性的学习,思考瑜伽的作用,瑜伽教学给人带来心灵思考和健身效果的实际反映,并思考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高校 瑜伽教学 瑜伽作用

如今,随着高校设立的学科逐渐丰富多样,瑜伽作为一种运动锻炼类的课程开设,但其与一些类似的学科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又有所不同。瑜伽教学受很多环境的影响,因此瑜伽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对瑜伽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促进瑜伽教学的创新发展。

1、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背景和目的

1.1、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高校开设瑜伽课程,就是受到如今时代背景的变化和需要,受社会时尚风气的影响。瑜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瑜伽拥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和操练模式,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类型,适合多种人群;通过瑜伽运动,一方面可以伸展身体,促进和提升肌体机能,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愉悦心情,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可以促进练习者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综合素养。瑜伽是一门有氧练习,通过练习,激发人们心灵的哲学和人文因素,因此使这门课程充满了运动和哲学的色彩,从这个方面看,高校开设瑜伽课程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丰富学科类型具有积极意义。

1.2、学生选修瑜伽课程的目的

一方面,由于瑜伽的动作具有一定的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讲究 “慢”,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形成一种对比,强调人们要在合适的时间放松身心,让自己的步伐慢下来,多听一听自己内心的世界,这是对心灵思维的锻炼。高校的学生面临着紧张的学业和课外实践,因此他们需要需求一份内心的安静,通过瑜伽的练习可以使他们回归自我。另一面,瑜伽练习也可以塑造身形,因此一些女生会对此感兴趣,通过练习瑜伽,达到自己减肥、美体等目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高校瑜伽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瑜伽选修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100人,男生20人,共120人。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参考有关瑜伽健身的课程的相关资料,为瑜伽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情感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教学。每组女生50人,男生10人。

(3)实地调查法:通过到当地与选修瑜伽课程的学生或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问和交流。

3、瑜伽教学的作用

瑜伽在广义上讲是一种哲学,在狭义上讲是一种运动。是一种在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将呼吸、意识、动作和音乐融为一体的健身运动。适合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受性别和体质状况的影响,从而达到身心和谐。

3.1、瑜伽的健身塑形功能

瑜伽是通过对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骨骼进行拉伸和舒展,使每个部位的个体姿势都能达到与呼吸同步的锻炼。瑜伽教学对于促进心脑血管,提升肺活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协调,提高身体平衡和身体的柔韧性;有利于促进脂肪的燃烧,帮助人们健康的减肥,塑造形体;通过练习,净化心灵,美化人的心情,促使人们保持心情舒畅,身心愉悦;提高精神注意力,稳定精神系统,对于一些疾病如失眠,烦躁,头痛,四肢酸痛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3.2、瑜伽的心理作用

由于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学生虽然经历了激烈的高考,但是进入高校仍然被众多烦恼和压力所围绕,除了繁重的学业如专业知识、公共课程、实训模拟等,还有对各种技能的提升如计算机能力、英语口语能力、考取驾照以及各种证书等等。还有就是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来说,找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各个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使学生的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烦躁、易怒、甚至抑郁等不良心理的产生。而瑜伽教学可以通过对人气息的调节,来缓解人的压力,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心安逸舒适,通过瑜伽的冥想和意念控制,滋养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们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愿景。

3.3、瑜伽的生理作用

由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紧密相联的,所以你的心理不舒畅也会导致生理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对生理机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一定的问题,对生活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很难度过高校的生活环境。然而,通过瑜伽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的放松心情,对于心理和生理都有一定的帮助。

4、对高校瑜伽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4.1、对于瑜伽修炼境界的描述不宜夸大

总体来看,瑜伽是一种身心锻炼的统称,瑜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身心修炼术,达到精神和自然的统一和谐。是一种“连接”,这和宗教的本质有一定的相似,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人自身的修炼达到生命与存在源头的一种自然的连接。回到最开始的本真、纯净、愉悦和生机勃勃的原始状态,这种思辨的智慧是从人类原始社会就存在的,不仅仅是瑜伽才有。

像我国华夏民族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易经》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理念,开创了我国最初的人文主义精神。而后,在孟子的《天论》中提出了“致天命而用之”,真正意义上确认了人的主体精神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汉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宋明理学对“天”的认识,从抽象到更为现实,更加注重对社会中“人”和“欲”的控制和调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追求超然的精神世界,不重视对物质的追求。因此,在瑜伽的初始阶段,不宜过分的强调追求它的极致开悟,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明智的。只有等到在瑜伽练习进入熟练稳定的状态下,对于心灵和精神上的启发效果才会凸显出来,不宜急于求成。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教学的角度,要把瑜伽所提倡的一些传统美德弘扬下去,如勤俭、礼让、乐观、友善等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切忌把瑜伽修炼的境界描述的过于虚化和夸大。

4.2、瑜伽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课程的改进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人才短缺,好多教师急于功利,而在这个相对不成熟的学科来说,瑜伽课程的健康持续的开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高校瑜伽教学缺乏标准,没有统一性,开设的课程随意性大,全凭老师个人的意愿;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没有一个明确的且长远的目标,学生们只是单纯的认为瑜伽只是一种塑造人的仪容仪表的学科,和其他体育类的项目一,也是一种要坚持锻炼的体育项目,瑜伽不仅适合高校学生,还适合其他阶段的人群;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瑜伽的训练需要持久的耐力,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是否动作标准,以便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及时的纠正,以免学生错误的练习无法真正的掌握这门课程。

首先瑜伽作为一种特殊的运动锻炼类的学科,其本身对于教师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要更加严格,瑜伽是一种练功法,需要保持呼吸、冥想和体位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强化。对于选择瑜伽教师,就要以专业标准来衡量其任职资格。在教师自身的建设方面,瑜伽教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的瑜伽知识,并且继续坚持勤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体位姿势的难度和精准度,同时也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文化素质,最后,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加强与校内外专业人员的交流,尤其是在“心灵思考”上的探讨。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不断的规范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5、结语

对于瑜伽的教学,要兼顾健身瑜伽和心灵思考相结合,采用科学理论和情感哲学相结合的方式,切不可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教学,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要通过瑜伽的学习,来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身边的困难和挫折,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放松身心,积极的思考人生。

[1]陈菁.普通高校瑜伽课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王森.浅析瑜伽教学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J].大观周刊,2012, (43).

[3]刘丽,温兴满,郭淑玲等.体育院系增设瑜伽课的必要性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1).

猜你喜欢

瑜伽身心课程
Hello White瑜伽馆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