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与分析
2015-03-18李志平李会超赵海燕中国民航大学体育工作部天津300300
□ 李志平 李会超 赵海燕(中国民航大学体育工作部 天津 300300)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与分析
□ 李志平 李会超 赵海燕(中国民航大学体育工作部 天津 3003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试图从场馆运行风险角度对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旨在为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高校 大型体育赛事 场馆 风险识别
大型体育赛事走进高校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型体育赛事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体育赛事规模的庞大;二是指体育赛事产生的影响巨大。世界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运作模式,欧美众多大学也具备了承接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存在很大欠缺。大型体育赛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所以在赛事进行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赛事风险指标主要涉及人员风险、财务风险、场馆风险、媒体信息风险、交通安保风险、赛事日程安排风险等,其中体育赛事场馆风险不容小视。
1、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的特点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赛事承办过程中,人群密集,情况多变,加之场馆内安全隐患和安全监管的疏漏,就极易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大型体育赛事因其规模、组织系统、影响度、传播性等特点,其场馆运行风险具有其独特特点。
1.1、复杂性
大型体育赛事规模庞大,涉及到的因素多,既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可能引起场馆内突发事件的因素也很多,因而相对一般体育赛事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要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1.2、易发性
大型体育赛事项目设置多或参与人数多,除运动员外,观众、工作人员、赛事嘉宾、媒体和摄影记者、赞助商和转播商等众人云集,极易引发风险。因此对体育场馆及设备的承载能力、赛事的组织等都是严峻的考验。并且由于高密度、大面积人群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内容不准确和渠道不畅通,因而发生风险的频率相对较高。
1.3、难控性
大量的观众面对竞争激烈的场面容易受感染,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失去判断的能力,引发骚乱,风险难以控制。另外,群体的恐慌心理也是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难以控制的一大因素。若如果场馆内的赛事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妥善处理,局面有可能失控,加上大型体育场馆人员疏散所需时间长,场内人数众多,疏散的时候极其容易出现拥挤踩踏事件。
2、场馆运行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全面、连续地查找和发现损害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管理目标的风险源并对潜在的或显现出来的风险性质进行甄别的过程。在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识别不仅要包括赛事本身的风险,还要包括安全保卫风险、场地器材风险、医疗卫生风险等诸多方面。风险识别需要风险管理部、竞赛部、后勤保障部、工程部、信息技术部、医疗卫生部、志愿者工作部等部门的协同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2.1、目标性
目标性原则是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的出发点和根本。场馆运行过程涉及面广,其本身构成了一个多结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风险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因而风险识别容易引起风险因子交叉、重叠和遗漏问题。所以风险识别应紧紧围绕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目标层层展开,从目标来寻找目标损害因子,由目标损害因子来寻求风险因子,最终全面地识别出风险因子。
2.2、系统性
每一种场馆运行风险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若干相关要素和所处环境交叉影响产生的。因而风险识别要从本次赛事的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体育赛事场馆运行管理的目标,全面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损害因素。制定风险计划的过程中要始终考虑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的联系,这样才能使风险识别计划总体化、综合化。
2.3、全面性
制定场馆运行风险计划,要全面地考虑潜在风险因素,决不能因为主观因素而遗漏。对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内容、参与的人员和涉及的财、物等方面全面了解风险,制定出全面、完善的风险识别方案。
3、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与分析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的运行所要考虑的问题众多,主要通过主人、财、物三方面进行分析。
3.1、场馆团队风险
场馆团队是为了有效保障场馆组织某项竞赛活动,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人员临时组成的一个特殊工作组织。场馆团队负责赛事的筹划和组织,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场馆团队的每名人员都应通过精挑细选,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备良好的决策、组织、领导能力,以便迅速解决场馆出现问题;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意识、灵活应变能力。
3.2、运动员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参赛运动员人数众多数,出现风险的概率远大于其他群体,运动员在体育场馆内参赛过程中,由于运动器械的故障或者自身原因导致人身伤害,在场馆出现意外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要围绕运动员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运行规范,防止在服务环节上出现漏洞而成为风险源,而影响到赛事的正常进行。
3.3、观众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会吸引大量观众,在有限的场馆区域内人员密集,并且在赛场激烈的比赛气氛熏陶下,观众往往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自制能力降低引发风险。高校内举行大型体育赛事,观众群体中在校大学生比例增大,平均年龄偏低,容易产生激动情绪,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3.4、场馆建筑风险
因场馆建筑物质量不合格、平时维护不到位、使用不当等原因都有可能给场馆内的人群带来伤害,在比赛中场馆看台、屋顶坍塌、围栏断裂等事故造成场馆内人员伤亡是场馆事故中最为常见的。配套设施方面,供电、供水、照明、空调等系统等也会由于平时维护不到位、检修不及时或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突发事件。
3.5、体育器材风险
体育器材是指竞技体育比赛和健身锻炼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及用品的总称。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的体育器材,所选用体育器材的质量、性能对运动员的安全和赛事公平有很大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风险,器材风险比较固定和单一,赛事组委会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为了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场馆团队同样需要要严把质量关。
3.6、技术系统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技术系统风险源一般分竞技体育技术系统和设备辅助性技术系统设备,分别包含竞赛成绩处理系统、兴奋剂检查技术系统、含固定通信、移动通信、集群通讯、数据网络、音视频和综合布线等环节。
3.7、安保系统风险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必须要采用现代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括安全检查系统、门禁系统以及电视监控系统。
(1)安检系统,开赛前短时间内大量人员和物资进入场馆,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以及棍棒、刀具等危险物品都有可能被带入场馆。因而除人力监控外必须在在场馆的入口安装大型安全检查设施。
(2)电视监控系统通过固定点位设置的遥控摄像机监控场馆内的人和物,但如果安保人员过分依赖于电视监控系统,忽视场馆内的现场观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反而会给不法分子增加机会。
(3)门禁系统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能够保障场馆内重要运动员、贵宾以及重要物资所在区域安全。如果发生系统失灵,也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门禁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各个环节都必须保障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8、消防系统风险
火灾是任何活动都必须严格防范的,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首先要考察有无完善的消防系统和设施,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和水幕系统等,这些设施的安全运转可在危急时刻尽可能保障场馆内的人员生命安全。由于消防系统属于应急系统,很多消防设施、器械长年不使用,因而存在潜在风险。
[1]肖锋,沈建华.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特点与风险管理初探[J].体育科研,2004,25(6).
[2]张进军,赵永春.2008年奥运会场馆运行与医疗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TJTY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