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合理性探析*

2015-03-18

关键词:信仰主体大学生

熊 英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合理性探析*

熊 英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教育与信仰不可分,信仰教育是教育的内在本性;人之未完成性决定信仰教育为必要,社会的先在性、外在性决定信仰教育为必然,大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信仰教育。理解信仰教育的依据,探索信仰教育的合理模式,体现信仰教育特性与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统一,是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信仰教育;合理性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确切地说,是信仰者对所选择的最高价值的笃信与追求。它源于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个人性;同时,它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类意识的产物。信仰教育有无必要?何以可能和有效?对信仰教育合理性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厘清认识,指导信仰教育模式的改进,提高教育实效性,导向对至好生活境界的根本追求。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

信仰,作为人对自己生命所追求的意义的一种承诺,是否有必要专门教育?其依据何在?

从信仰与教育的本性和关系来看,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作为人最深刻的内在精神结构,信仰是人精神成长与成熟的必然要求。作为促进人的成长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精神、行为文化的相互传承,往往代表群体或国家意志,体现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信仰是人的精神本性,教育以培养有内在精神、崇高信仰的人为根本任务,信仰与教育这两个看似无直接关联的文化现象,因为主体——人的成长而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是信仰获得的基本途径。相对信仰主体而言,信仰对象具有外在性,信仰主体要形成对信仰对象的信服、信奉、信仰,必须与外在于自身意识的信仰对象发生关联。任何信仰都离不开传播,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和有目的的引导,教育是信仰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使信仰对象与信仰主体之间发生关联的一种大概率的可能途径。另一方面,信仰是教育的天然要素,信仰教育是教育的内在本性。任何知识包括自然知识都是构筑信仰大厦的基石元素,如自然科学的宇宙观,哲学的世界观,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所直接涉及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本身构成着信仰,改造着信仰,是信仰大厦的基石,不涉及信仰的纯粹的知识教育是不可能的。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有崇高信仰的、人格健全的人,所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灵魂的感召。人的培养,离不开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引导启悟,灵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理性和逻辑来求得确切的答案,只能诉诸信仰。教育既要有现实的关怀,还要有超现实的终极关怀,信仰承载着人生的终极关怀。因此,雅思贝尔斯说:“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1],“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信仰与教育的本性和内在联系,实际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人是社会性动物,并非一出生即具有全部的人的属性。人的需要“是自然不能满足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必然凭他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占领住,修改它、改变它,改变它的形状,用自己学习来的技能排除一切障碍,因此,把外在事物变成他的手段,来实现他的目的。”[2]人的需要本性和实践存在方式,使人与动物不同,没有什么本能来告诉人必须做什么、应该如何发展,人须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完成自身,实现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需要须在后天的实践中创造,以达到自我完成。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从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必经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具有人所应有的本质属性。人的未完成性以及完满性要求,决定了人要不断地在社会中学习、接受教育。社会先在于个人、外在于个人,社会的先在性、外在性决定了信仰教育为个人和社会发展之必要。社会的先在性决定了人对社会信仰体系的自觉归依。社会的外在性使社会信仰体系对个体的规约成为客观必然。外在于己的社会规范、伦理准则等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价值观念,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的社会化过程,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信仰来确定和维持,他们的社会化需要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信仰教育关注、引导大学生的成长,是大学生信仰形成、发展的重要机制,是他们社会化与精神成人的必要途径。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在特性

信仰确立的过程是个体主动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对个人施以信仰教育引导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价值输送给受教育者,使之接受、认同,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信仰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直观来看是内容上的差别。实际上,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大学生信仰教育有着自己的内在特性。

一是引导性与包容性。信仰引导是信仰教育的任务,信仰教育通过主导信仰价值引导使受教育者的心灵走向强大,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得以提高。引导性,就是从多元化、多样性中抽取出带有普遍性的共同意志作为主导,并用它来引导人们向着崇高的理想目标团结奋斗。共性的东西不仅是稳定的、深刻的,与本质和规律属于同一层次,而且往往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同时,信仰教育在包容多样性的前提下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不能强加于人,对个人信仰的包容是社会尊重个体信仰的一种理想状态。包容性,就是承认当前价值多元化、信仰多元化的客观现实性而对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采取的容忍、宽大的态度。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必然产生不同的观念,一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包容民族信仰和一定的信仰意志自由是信仰教育深入人心的保障。但是,这种包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包容,不是放任自流,意志再自由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存在,违背科学的迷信陋俗等文化糟粕是要坚决摒弃的。包容性建立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之上,是科学引导与积极批判的统一。另外,信仰教育的具体内容也具包容性,不局限于政治信仰教育,它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问题的一切方面,是民族文化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宗教信仰等丰富内容的有机结合。要按信仰形态开展信仰教育,注重加强对宗教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深度开掘与利用,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的培育。

二是渗透性与独立性。渗透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把科学信仰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在各种教育因素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3]258信仰教育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整个教育系统,如教育制度、学校风气、人际交往,通过渗透形成合力以更好地发挥信仰教育的综合效能。通常来说,受教育者在学校环境中潜移默化学到的东西,与有意教授给他们的东西差不多。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资源,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现象;利用互联网,建设网上党校、团校,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通过典型宣传和形势政策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科学理论和党的政策,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广泛共识。同时,还要反对各种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潮,帮助和引导青年增强政治免疫力,提高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除了营造良好的舆论风气及校园环境,信仰教育还应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将专业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内容融合起来,使其更具针对性。同时,信仰教育还具有相对独立性。所谓独立性,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同其他专业课一样成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信仰有其特有的本质、特点、构成和作用,有其形成、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评价标准,将这些内容系统化、理论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果完全靠自发学习领会就显得太随意,不可控。作为独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有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成为青年信仰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可以丰富青年的信仰认知,增强其对宗教的认识与批判,巩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是持续性与艰巨性。信仰教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这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所决定的。由于主客观原因,人对世界的认识又是反复的,在反复中不断深化的。信仰是最深刻、最根本的精神现象,信仰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纵贯人生所有阶段的过程,其中,青年期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期。一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几乎都要接受信仰教育。我国学校思想政治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已自成完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共青团和党组织也对青年党、团员的信仰教育常抓不懈。信仰观念的形成是人的一个根本转变,信仰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之间的交锋与冲突加剧,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有些思想问题会反复出现,因而信仰教育对抗社会环境离心力的难度增大,这就更加突显出当代青年信仰的塑造与巩固之艰巨性及长期性,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反复进行、持续强化。这种反复教育,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具时代气息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手段不断进行灌输、感染、熏陶和磨练。确立信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达到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目标,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合理化模式探索

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首先,“价值无根性”的信仰教育缺失终极关怀。通过终极价值的引导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是信仰教育的目的,然而现行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一味偏重理论教育而忽视终极价值引导,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仰教育的本性,以致一些学生接受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不清楚信马克思主义的什么”,不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和最高价值。其次,信仰教育知识化。科学关乎事实,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等实然问题,知识体系着眼客观现实,满足人的物质性需要;信仰则关乎价值和超验问题,负责解决为了什么等应然问题,着眼未来,给人以终极关怀,满足人的精神性需要。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在教育内容与功能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信仰认知是信仰形成的基础,但仅有信仰认知还成就不了信仰。大学生信仰教育包括观念、理论体系等信仰知识教育之外,还包括信仰情感、信仰意志、信仰行为的引导与锤炼,是对大学生信仰的知、情、意、行的综合培育。信仰教育知识化,教与学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生只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门要考试过关的必修课,教师也未尽心解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效引导其社会化。再次,信仰教育政治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理论的灌输和政治形势教育为主,内容单一,人文色彩淡薄,忽视了主导信仰与多样信仰的关系,以致思想品德教育,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空洞无物,难以以情动人;信仰理论教育流于程式化的政治理论灌输,逻辑思辨性不强,难以以理服人。如此将信仰教育狭窄化或弱化,信仰教育预期自然不能很好实现,因而出现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

现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不足和低效提醒我们,有效性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之上,要尊重信仰教育的特性,将其与大学生精神发展的内在要求统一起来,才会切实可行,有所成效。

首先,要强化信仰教育的人文性——重视意义关怀与主体性发展,推行交往式教育。回归信仰的价值本性,通过价值引导实现信仰塑造人格的本质功能,无疑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使命所在。价值和意义的向度是人作为类本质所固有的。马克思主义所构建的“意义世界”是几个方面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人应当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对人的生存具有深刻意义;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事实上的平等与公正’;‘自由人联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特别是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等等。”[4]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引导意义世界建构,给青年提供意义关怀。意义关怀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着对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切,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当前大学生信仰个人化、功利化、非理性化趋势明显。重视信仰教育的人文关怀,既要一以贯之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生活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要进一步拓展领域,充分体现出其人文性特点。个体信仰的确立和巩固更多地依赖个体的生活体验,关键在于自我觉醒,要充分认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并使之得到尊重和发展。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征较之前辈突出,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在教育过程中,要视教育对象为具有独立个性和一定思想的主体,重视启发、引导内在需求,重视他们的自由意识、独立思考、价值判断和参与精神培养。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因势利导,才能扩大和深化信仰教育的影响力。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确立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信仰教育是培养信仰主体的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在信仰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师生关系、教育交往是信仰教育的关键要素。信仰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不仅是教育主体,还是信仰教育活动中的信仰主体。每个受教育者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资源,与教师一样是课堂生活的创造者。在信仰教育过程中,师生均应融入其中,互动、交往,发挥出各自的主体性作用。不过,主体性在当前信仰教育活动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且其本身存在主客体分离,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分离等负效应。以工具理性为圭臬,忘记了教育对象的“生存”的教育,造成了人格的分裂,陷入“非人性化”境地。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共在,是对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消解,是人与人在对话中所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相互理解和共识。“主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由单一主体性走向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3]266。从单一的主体性转换到交互的主体性即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在平等对话和相互融入中生成,主体双方在交往中的互识表明差异性,共识表明统一性。信仰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二者又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21世纪人类的交往实践格局呼唤类主体的出现,类主体是2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个人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单子式主体性,类主体表现为以存在为目的的主体间性。前者的产生诉诸于‘主—客’二分模式,后者的产生诉诸于‘主—主’交往模式。”[5]在信仰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用交往的精神审视和改进它。交往是人的社会性根据,也是教育范式现代转型的理论依据。对信仰教育的接受者来说,学习的动力不是外在的分数、升学和激励,而是精神成长的内在需要。信仰教育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不在于“知”而在于“智”,目的在于通过对话、理解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因此,交往过程包括对话、理解和共享三个阶段,主体关系通过“参与-合作型”的师生互动模式更能体现出来。当前信仰教育中交往精神缺乏,以至师生关系扭曲、异化[5]。一是教师未将学生看作是与自己相同的、自由自主的主体,而是视作实现目的的手段,使之失去独立性而为其所支配,交往中“主体-主体”关系变为“主体-客体”关系;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限于知识信息的交流,是作为知识的承载体的交往,没有人格精神的相遇,失去了真正交往所具有的属人的本性;三是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个-群”交往,教师是以学生集体而非具体的个体为对象交往,是在与一个朦胧的整体印象交往,师生交往关系疏远化、抽象化。没有对话,就不会有真正的交流;没有交流,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6]。要摒弃教师中心主义和各种“话语霸权”,建立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交往式教育,构建了一个自由、民主、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学生不去复述标准答案,不必为了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是一个师生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共享创造性思想成果的过程。在交往式信仰教育中,树摇树,云推云,灵魂唤醒灵魂,发展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是教学双方真正的“教学相长”,是信仰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

其次,设计多层目标体系,丰富教育内容。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水平是渐进发展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了信仰教育目标的层次分别。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终极目标被当作各阶段的发展性目标来追求,整齐一律又不够明确,与青年的内在需要和追求有距离,反映不出教育对象具体而可观测的进步变化。想一步到位地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元化格局是不切实际的,会使教师因目标过于笼统、不够明确而失去方向和重心,因目标简单划一、急于求成而使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目标太过高远、神圣,看不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够不着最近的进步目标而无所适从、心灰意冷,以至心有旁骛,被其他思想理论所吸引。因此,要尊重信仰形成的差异性,循序渐进,设计一套有层次性、阶段性、群体性分别的目标体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两部分组成,是具体理想信仰教育与终极价值目标指引的统一,具有层次性、顺序性。从抽象目标来看,思想品德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它向大学生进行价值、信仰的一般知识普及和道德、法律等具体层面的信仰价值引导;政治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核心,它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信仰教育,引导青年认同马克思主义,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具体目标来看,第一层次是信仰与人生的一般认知教育。信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的精神需要,是人实现精神之我的途径。价值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都想生活得好一些,为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人的美好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完善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无论感受幸福还是创造幸福,主体都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信仰体系,而信仰体系的确立需要学习。信仰及人生的一般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憧憬、向往美好人生,了解信仰的基本理论,体悟信仰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意义,积极创造人生价值,努力构建意义世界,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及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有超越性把握。以人为本的信仰教育,关注人生幸福,充满人文关怀,强化信仰与人生的一般认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层。第二层次是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的教育督导。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道德、守法律,成为社会的有用分子,这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目标,也是每一个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体现了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和中坚力量,他们引领社会风尚,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信仰的重要主体。道德信仰、法律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追求和向往理想人格与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体现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第三层次是政治信仰教育。政治信仰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著追求。强化政治立场、提高思想觉悟、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信仰教育的根本目标。优秀大学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建功立业。这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要求,他们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和领导力量。总之,在大学生信仰教育目标体系中,各层次性、阶段性目标之间既相互承接又相互贯通,从低向高迈进,逐步达到信仰教育的最终目标。

信息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受教育者来看,信仰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个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个人信仰具有综合性,包括具体生活领域的道德信仰、法律信仰、政治信仰等生活信仰,也包括指向终极价值的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世界观信仰。从社会来看,信仰是多样的,当前我国社会宗教信仰热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要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更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引导。从信仰的一般理论到生活信仰、终极信仰,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到宗教信仰,受教育者信仰生活的丰富决定了信仰教育内容的广度,包含多个层面和不同形态信仰的认知。从信仰本身来看,信仰认知是基础,但重情、意成分,强调坚信和付诸实践。没有情感纽带,信仰教育内容再先进合理,也很难在教育对象内心产生共鸣,他们会认为“不关我的事”。信仰教育不仅要观照到主导信仰与多样信仰的关系,而且,不单单是信仰认知教育,信仰情感、信仰意志的激发和锤炼以及信仰之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更是信仰教育的重中之重。

再次,教育方式灵活互动——情理并重,强化隐性教育与实践。当代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直接接受一些既定的观念和信仰,他们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被动的理论灌输兴趣索然,以致有些大学生转向宗教寻求精神慰籍。“人之所以选择上天堂的道路,只是由于他们在地上迷了路”(普列汉诺夫)。信仰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而是一种价值学习,一种内在精神和信念的培养,是塑造灵魂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与适宜具有全局性意义,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是其要点。

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直觉和情感陶冶为主的隐性方法的应用是必要的,它能使受教育者在间接的、内隐性的社会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习染。教育者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场景,以引起受教育者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其理解理论,发展其信仰情感、强化其信仰意志。情境体验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精髓是以情感人。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情意熏染和习惯养成,要多创设真实情境以调动受教育者去感知、思考与判断,通过价值澄清及价值判断以促进对二难问题的讨论,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入思考,通过理性精神的培养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因素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情感,达到使之形成一定信仰情感、信仰观念的目标。大学生在校内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艺术活动及体育竞赛等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参加劳动和社会考察等实践中,体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国家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实践感知法是理论灌输与情景体验等方法的综合和升华,是强化信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或途径。通过“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的实践活动,全面深化主体的信仰体验和自我教育,巩固信仰认知、强化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促进大学生信仰观念与信仰行为的统一。政治理论教育应重视理论灌输与讨论,通过课堂教学中逻辑严密的理论讲授、原著选读、观点面对面的辩论,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理性素质的培养。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等假期,有针对性地选取专题,带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考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理性认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大学生群体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责任和任务任重而道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十分明确,但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的教育机制来保障。强化大学信仰教育的合理性,关键在于以人为本,遵循信仰形成及教育的客观规律,提升信仰教育的切实可行性。

[1]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 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4.

[2]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27.

[3]盖伯琳.信仰的智慧:信仰与科学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8.

[4]陈学明.马克思所构建的“意义世界”是当代人的指路明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9-20.

[5]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26-31.

[6]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责任编辑 文 格)

On the Rationality of Belie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XIONG Ying

(SchoolofMarxism,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Wuhan430023,Hubei,China)

Belief and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Belief education is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education. Human has had incompleteness since it was born. For this reason, belief education is necessary. Because society exists before individual and it is external to individual, belief education is inevitable. So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ety also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belief education. I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to understand the rational basis deeply, explore the rational model of belie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belief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l needs.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education; rationality

2015-07-10

熊 英(1968-),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5D070)

G410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26

猜你喜欢

信仰主体大学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铁的信仰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大学生之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