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双季稻区水稻种植关键技术

2015-03-18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

湖南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季稻米质中熟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闵 军

湖南双季稻区水稻种植关键技术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闵 军

1.根据用途,科学用种饲料或加工用途早稻,宜选择圆粒型品种;食用晚稻,宜选择长粒型优质稻品种。机插秧则应选择产量高、秧龄期弹性大、适于机插的品种。双季稻品种搭配要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为前提,一般湘北早晚稻品种搭配以中熟+中熟为主,适当搭配中熟+迟熟;湘中以中熟+迟熟为主,适当搭配迟熟+迟熟;湘南应以迟熟+迟熟为主。在优质稻开发上则应根据生产需要确定品种,杂交稻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米质为二级、三级),常规稻选择高档优质品种(米质为一级、二级),以确保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

2.集中育秧,适度增加机插双季稻尤其是早稻集中育秧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天气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可以节本增效。机插秧早稻要选择大棚或工厂化育秧,提高秧苗质量,适龄(小于25天)机插。双季稻行距不能超过24厘米,改进机型,调窄行距,增加基本蔸、基本苗。提高插秧质量,减少机插植伤,控制机插深度,提高整田质量和把握沉淀时间,是防止深插、缺蔸的有效措施。因此,农机与农艺要相融合,插秧机械与水稻生产特点相互适应。

3.增种减氮、肥水耦合在技术措施上实行增种增蔸增苗减氮。增种:大田用种量每667平方米杂交早稻2.5公斤、常规早稻5公斤;杂交晚稻1.5公斤、常规晚稻3.5公斤。增蔸:每667平方米增蔸0.2万~0.5万蔸;插植规格:12厘米×24厘米或9厘米×24厘米,抛栽密度每667平方米2.2万~2.5万蔸。增苗:基本苗每667平方米常规稻增加三四万苗、杂交稻增加二三万苗。以土定氮,按需施肥,大力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氮抗倒技术,实现水肥耦合。每667平方米大田施氮肥10~12公斤,磷肥5~6公斤,钾肥10~12公斤。搞好田间水肥管理,推广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防止淹水深灌、串灌、漫灌。湿润旺根壮秆重穗,增粒增重增产,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

4.综合防控病虫,提倡绿色生产抓好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预测预报,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稻米生产重点推广“蜂-鸭-灯”“蜂-蛙-灯”生产模式:赤眼蜂防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稻田鸭、蛙类防控稻田中多数害虫,用益害分离型扇吸式诱虫灯防控害虫。

猜你喜欢

双季稻米质中熟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咨询台 要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安徽·砀山中熟苹果开市价高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