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的意义思考

2015-03-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服务中心胡家宾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财经会计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服务中心 胡家宾

当前,我国处于新时期环境,即新常态经济时期,而各项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表明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但是,无论处于何种时期和何种改革进程当中,都要不遗余力地抓好财政工作,确保财政秩序稳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各种经济主体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这样通过会计监督来促进国家财政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而在市场主体当中,本文重点将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探讨。

一、会计监督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定义

会计监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会计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部分,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财经政策、会计法规,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广义的会计监督其内容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如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属于经济监督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有着经济监督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究其会计监督和经济监督而言,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和差异性,这就意味着会计监督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现对此总结如下:

1、合法性

会计监督并不是无根据地进行,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对所监督的对象进行会计监督,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主体必须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此处的国家法律主要指向国家的财经方面的法律制度。如果市场主体违背财经法律制度,那么就要承受法律制裁,故而市场主体在作出自己的每一步骤和每一重大决策,都要符合财经法律规范。

2、合理性

合理性就是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市场经济运转都有着独特的经济规律,因此不能做出违背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而若一旦监督到市场主体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就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和纠正,防止该经济行为影响和波及到整体经济。而根据已有的经济规律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考察,就需要确保市场主体所记载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准确,不能存在重大误差。因此,对于市场主体提供的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就不予受理,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也就有权予以拒绝。

3、综合性

会计监督并不仅仅是针对经济活动的某一部分进行,而是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等与资金相关的经济行为,可见,从经济活动的视角出发考量会计监督具有综合性特点。同时,会计监督针对国家的税收、金融、物价等政策执行情况而予以全方位的进行,也就是从国家政策的执行视角出发来予以考量会计监督,由此可见,其也具有综合性特点。

4、及时性

会计人员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控制、预测和决策。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能够在经济行为未造成重大的经济影响之前发现所存在的会计问题,这样使得监督及时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这是诸如具有滞后性监督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之类的经济监督所不可比拟的,同时也凸显了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利于经济问题不致聚集而发生经济危机。

二、基于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的意义

会计监督的对象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等国有单位和私有单位,只要是从事一切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被纳入会计监督的范畴之内,可见,会计监督无所不在。不过,本文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进行探讨,对于其他主体暂不讨论,以下对其意义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财经法规是一切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管理或服务活动所要遵循的基本准绳和法定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事业单位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检查,以便督促各事业单位不会做出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从而保证事业单位活动的正常运转。而会计工作主要是面向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的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国家财产不被侵吞和挪用。可见,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监督,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行为进行会计监督,特别是单位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监督,使事业单位作出的每项决策都符合本单位的财政预算,从而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单位效益,避免不必要的财政损失。同时,会计监督也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单位的资金运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实现节支增收的财政目标,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和社会管理活动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允许的范畴内完成。

(三)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工作,从而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使得国家拨付的各项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不会有机可乘而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最终实现严肃财经纪律和反腐倡廉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各事业单位所使用和支配的财政资金也在不同程度地增长,而目前我国的财经纪律却比较松懈,会计法制建设也处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这就使得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一些经管财政资金的相关工作人员有了可乘之机,使用各种非法手段侵占国有资产,甚至联手贪污和截留财政资金,导致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事业单位被赋予的职能实现。这样,长期以往,就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风廉政,使得经济犯罪活动肆意猖獗。因此,必须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从财经管理监督方面加大实施力度,并对财经管理制度予以改革完善,切断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的“发财”路径,使其真正做到知法、守法,一切依法办事。

(四)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保障良好的国家财政秩序

会计工作是社会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事关我国的经济活动能否正常运行,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化发展。因此,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同样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和规范的会计秩序,使得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可理解性、及时性等特质,使得会计工作秩序不致混乱,国家财政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对纳税者负责,不会浪费纳税者的税金。总而言之,对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进而保障良好的国家财政秩序。

(五)有利于很好地威慑一些事业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杜绝偷税漏税欠税

不可否认,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当中,一些单位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通过违法违规行为来侵吞国有资产,从而使得财政预算资金用作它途或严重流失,面临着事业单位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同时,一些事业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现最大化,通过实施偷税漏税欠税行为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一些事业单位不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使得我国税务丧失,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对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地威慑一些事业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得偷税漏税欠税行为减少或避免。

三、结束语

对事业单位有效实施会计监督,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财政法规,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促进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工作和加强打击犯罪力度,也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和保障良好的国家财政秩序,达到威慑事业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再发生。

[1]马彦.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2;5

[2]王夏明.加强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意义[N].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3]徐霄.会计监督的健全与完善[J].财政金融,2015;9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财经会计工作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财经日历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神回复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