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在企业的作用

2015-03-18谢立业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经营过程管理

摘要: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等公司开始启用全面预算管理,随后这一方法被广为传播,很快就成为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管理系统,对推动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将探讨全面预算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管理者针对一定时期内的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及财务表现等方面进行的总体预测,由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大部分组成。全面运算的特点在于“三全”,即全方位、全过程、编制与实施过程做到全员参与。全面预算通过将整体的经营活动量化到具体而细致的规划安排,实现了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具体化,对实现指标数量化、控制精细化、考核数据化和分配公开化很有帮助。

一、全面预算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资源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有限的资源,企业应如何实现有效配置对每个经营者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难题。通过全面预算,合理规划,将涉及企业战略目标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连接,就能为有效落实企业战略发展,为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石。

在实施全面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量化预算编制的过程,以保证做出的战略决策拥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及过硬的技术支撑的同时做到企业目标中的各个部分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全面预算具备的执行控制功能,能更有效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明确各层次进行决策的权责关系,使企业行为更加符合市场的客观需求,保障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发挥绩效考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方法、标准等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在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编制指标进行核对比较后,依据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定 [1]。作为绩效考评的基础,全面预算的结果能够影响绩效考评的实施,因而企业管理者可根据预算执行结果对绩效考评系统进行持续修正和优化,以确保绩效考评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激励与评价作用。

(三)节约成本并提高收入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降低企业成本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企业进行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全面预算体系中包括有关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部分。管理层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预测,并配合以管理报告与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进行日常监控与决策。与此同时,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 [2]。

增加收入方面,从全面预算管理看,它所包含的经营成果预算、财务状况预算、投资预算和劳动成本预算等既可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实现保值增值,又可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最大利润。

(四)合理分配企业资源、预测并控制企业风险

企业预算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价值控制系统。全面预算体系中的一部分数据会直接用来衡量下一年度企业财务、实物与人力资源的规模,为调度与分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不仅如此,该体系还能能通过控制投入资源的配置以及调控投入产出比,即使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可保障配置资源达到最佳效果。

另一方面,全面预算也是企业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一旦发现经营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算存在差距,管理层可以迅速地做出反应,想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大幅降低了企业日常经营风险。不仅如此,管理者还可根据全面预算体系中揭示的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做出预先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从而避免风险范围扩大化,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利益。

二、全面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是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多数企业在没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收集预算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就开始编制预算,使得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二是全面预算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尽管表面上许多企业已按照相应要求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并未按标准参与到预算管理体系中而是由财务部独自包揽。员工没有得到有效地监督与约束,将直接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最终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考评机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激励与考评机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企业未能将预算考核分解到具体职能部门,使各职能部门缺乏开源节流意识,增加费用超支发生的几率。而预算考核机制的结果往往并没有反映在企业的薪酬奖励中,使预算考核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奖勤罚懒,不利于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管理执行的积极性。

三、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以上全面预算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需做好基础数据准备工作,基于企业已经建立的预算体系和历史数据,使编制预算所需的各项计划、标准和业务流程等满足全面预算的要求。其次,企业需设立责、权、利明确的全方位的组织保障体系。充分提高管理层对预算的重视程度。最后,需树立全员参与预算流程的理念,避免财务部独揽大局的现象。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经营者要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需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避免并遏制预算过程出现舞弊及失误等问题,以确保达到企业最佳的效益 [3]。

猜你喜欢

经营过程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