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绝世尘
——重访拙岩
2015-03-18邓盼
邓 盼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清幽绝世尘
——重访拙岩
邓 盼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拙岩石刻群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湘江畔滩沈家村,迄今现在的明清两代摩崖石刻共计32幅。从2014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及国学读书会师生9次勘察拙岩石刻群,2014年1月19日寒假期间,张京华、谷显明、邓盼、陈微、敖炼等人考察拙岩,采集到大部分石刻拓本,作者归来写有《永州拙岩勘察记》。2014年7月16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利用暑假期间,联合开展“潇湘儒家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包括考察拙岩,文章是这次考察的学术随感。
拙岩石刻;文化考察;湖南永州
张门弟子素来有寒暑假齐聚科技学院继续学习的传统,我也不例外。暑假刚开始,我便径直奔赴永州,恰巧赶上深 圳大学文学院五位教授要到永州进行文化考察,心里不禁暗自高兴。
2014年7月12日夜,深大中哲教授们抵达永州,次日清晨与我们一道前往道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几位景仰已久的学者。王立新老师跟张老师交情甚好,经常听老师提起,也见过照片,一眼便认出来了。王老师非常健谈,爱说笑,只一两句话就能把大家逗乐,特别容易亲近。交谈中我们跟景海峰老师、王兴国老师、黎业明老师和问永宁老师也渐渐熟识了起来,“潇湘儒家历史文化”考察团愉快地出发了。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拜访何家壬老先生,探濂溪故里、月岩、中郎岩,游朝阳岩、柳子庙,访拙岩、蘋洲书院、九龙岩,兼及唐生智故居和李达故居,十分充实。天气虽然炎热,我也晒黑了一大圈,但我的心是雀跃的,因为每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不同的感受,地方文化和老师们的闲谈都让我收获不少。
我一向比较宅,大部分地方都是第一次去,惟有拙岩不同,自认为对它还是比较了解的。今年年初,张老师带领我们师兄妹对拙岩摩崖石刻开展了多次田野调查,清查石刻数目,绘制示意图,制作拓片,整理石刻文字,初步研究石刻文化,算是小有成果。
自湖南科技学院去往拙岩有两条路线,一为陆路,一为水路,以往考察都走陆路,这次想尝试一下水路。老师先前去探过路,却苦于没有明显的标志,只能沿途搜索,最终无功而返。16日清早,我们在思柳桥附近汇合,乘游船前往拙岩。循着我绘制的拙岩位置图,大家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令我好生自豪。
拙岩摩崖石刻目前发现32幅,以诗刻为多,另有无字碑面十余方。石刻年代为明代至清代,其中一方为沈良臣嘱记的《拙岩记》,明正德壬申岁(1512)季夏月吉旦作。岩洞前后贯通,小洞仅能容一人身,长不足两米,却内有乾坤,两壁有沈良臣诗词石刻10幅。大洞紧接小洞,洞顶有一小口直通外界,洞壁存明清石刻16幅,《拙岩记》与《重修拙岩记》遥相呼应。出大洞拾级而上,可至八角亭旧址;缘阶而下,沿江以行,身右是陡峭的绝壁,壁上石刻大都风化严重,约十米处有一小平台,是为钓矶,唐九龄所题“忘机处”篆字榜书保存完好。
拙岩开辟至今已有500余年,面貌大有变化,大洞口顶沈尧夫所题篆书“拙岩”二字仍在,唐氏重修时设置的棋盘却无从寻觅,八角亭也于民国时期被毁,只能见到四块形状不一而上部磨平的基石,指明当年茅亭所处何处,渔矶尚在,却少了“以钓为寄”之人。尽管如此,拙岩石刻仍然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明隆庆间《永州府志》记载沈良臣撰有《纤尘弄影集》一册,清道光间《永州府志》则载沈良臣有《拙岩集》,然两书皆佚,拙岩中保存的十余幅沈氏诗词石刻略微弥补了这一缺憾。此外,与沈氏兄弟交往的名士和后世来拙岩游览者也留下一些诗文石刻,不仅可以再现拙岩历史面貌,亦可补阙来游人物之遗事。
(责任编校:张京华)
G122
A
1673-2219(2015)04-0014-01
2014-07-2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拙岩石刻群的新发现——潇湘水石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A059)。
邓盼(1990-),女,湖南长沙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