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于担当践行 点赞财政改革

2015-03-18赵文康

财政监督 2015年3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管理财政

●赵文康

青年,拥有广阔的挥洒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能,总是怀揣许多美好的梦想。有梦想的人生总是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这些要求与财政管理监督工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推进财政监督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站在时代发展大潮的船头浪尖上,踏着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建成小康、民族复兴的伟大节拍,理应展现青年的意气风发和满怀豪情,拿出青春的勇气和力量,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追求更加丰满的人生,谱写更加出彩的篇章,而投身改革、开拓创新、奋斗拼搏、爱岗敬业始终是不变的人生主题曲。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做好财政改革的思想总动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财政改革的序幕早已拉开,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财政干部,站在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抓住财政改革契机,积极投身财政改革实践,勇敢探索财政改革前沿,是责任使然,是使命所在,当仁不让。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高度重视是做好财政改革事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财政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战略部署,熟悉掌握财政改革重点内容和对策举措,准确研判财政改革形势,详细评估财政改革风险,科学制定财政改革措施,做到当为则为、顺势而为,创造更加宏大瑰丽的财政事业。

态度决定工作成败。人生在世,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查尔斯·巴克斯顿曾说,成功多因于赤忱,而少出于能力,胜利者就是把自己身体和灵魂都献给工作的人。只有对待财政改革的态度中饱含我们的动力、担当、激情、干劲,我们才会孜孜不倦、宵衣旰食、恪尽职守地为之奋斗,也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向着共同的目标奋然前行。

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夯实财政改革的知识储备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强学习与钻研是做好财政改革事业的重要基石。面对着财政改革新形势新任务,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思考、实践探索,才能破解改革中出现的新难题新瓶颈,才能推动财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勤于学习新知识,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必须加强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决定的学习,吃透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准确内容,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引领方向。被誉为“经济宪法”的《预算法》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规章,在预算管理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必须准确掌握新法规的精神、原则和具体内容,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法规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为依法进行财政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必须加强预算制度改革、银行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业务培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政策、熟悉新知识、操控新技能,进一步提升财政干部综合素能,适应财政改革事业的新需要。

勇于探索新领域,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数学家克雷·夫曾深刻地指出:在从事任何事业中,思想只占2%-5%,其余95%-98%是行动。可见,实践对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历来重视和倡导知行合一,只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将知识力变成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更好地造福民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财政干部要积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技能、增长才干,全面了解掌握上情、外情、省情和下情,深入基层摸底调研,精准把握财政改革的新动向、精确破除问题矛盾的新苗头、精细制定财政管理的新政策,在依法推进改革中纠偏矫正,做到棒打七寸、连环制胜,确保财政改革取得实效。

三、敢于创新善于监督,打造财政改革的行动先锋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本职岗位,敢于开拓创新是做好财政改革事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写好财政改革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在财政监督战线奋斗5年的一员,我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监督在保障财税政策执行、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3年6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强调,财政监督必须加快工作转型,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节点将监督工作嵌入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并加以制度化。2014年11月,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作出“认真研究完善财政厅嵌入式监督格局”的重要批示。财政监督迎来了重要的改革与发展机遇期。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我们必须紧抓机遇,枕戈待旦,着力推动财政监督转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使监督业务更好地融入财政主体业务,突显财政管理特色。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站稳五个转变的总定位。推动财政监督从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相结合转变,从定点检查向点面结合转变,从静态向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转变,从单向反馈向关联方联动转变,从单机操作向网络操作转变,实现对财政运行的全过程、全口径、全方位、常态化监督。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把握预算监管的内核。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研究建立嵌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大监督格局,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的意见》,单独制定《省级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程序》。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明确绩效监督的突破口。立足财政大局,增强绩效监督工作理念;明确职责分工,构建绩效监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试点,积累绩效监督工作经验;加强基础管理,规范绩效监督业务操作。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扭住内部控制主抓手。研究制定《省财政厅内部控制基本制度》,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和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着重防控法律、政策制定、公共关系、机关运作风险,强化内部监督制衡,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点。把财政管理信息融入到“金财工程”体系当中,建设统一规范的绩效管理与监督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监督管理数据库软件的开发设计研究,逐步形成规模庞大的财政监督管理数据库,为全面推行财政监督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进一步做好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夯实依法监督的保障力。研究制定《财政监督检查操作规程》,严格监督执法责任,严明监督执法纪律。注重监督信息公开,注重监督成果转化,将监督检查与政策调研相结合,将处理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更好地为财政管理改革和中央宏观决策服务。

青年的抱负,青春的梦想,既需要伟大时代背景的造就,更需要自身勇于担当的气魄与坚忍不拔的努力。面对时代的呼唤和民众的需求,让我们用拼搏、汗水铸成的实际行动为财政改革点赞! ■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财政管理财政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财政管理困境与路径探析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现代财政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探讨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