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济学范式研究政治过程和政府行为

2015-03-18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财政监督 2015年3期
关键词:最大化体制收益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学者点评:

用经济学范式研究政治过程和政府行为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布坎南之前,思想界似乎存在一个约定,“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用经济学范式研究政治很少见。个中原因,或许人类思维上相当长期存在着盲点。笔者认为:这个思维盲点的形成与先贤们留下的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是“仁慈的政府”思维定式和预设有关,也与统治者的自我标榜和宣传有关。这个思维盲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经济学家布坎南发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形式上颇为美观、对称的“最大化”行为模式: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公益最大化(所以政府是“守夜人”,是“仁慈性政府”,中国历史上也有皇恩浩荡的预期,哪怕时常出现最混蛋的皇帝)。布坎南的发现是,这种形式上对称实质上完全不对称,个人和企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只有政府追求他人利益的最大化。难道处江湖之远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居庙堂之高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布坎南点出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会问:凭什么?为什么?布坎南的回答是:政府利他预设靠不住,在理论上,政府官员与常人没有两样,政府也是经济人。

布坎南的这一发现,不只是在学术界开创了新的门派,公共选择学派他是开创者,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新公共管理学无不依赖政府也是经济人的预设,更在政治实践中、制度创新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经济学家冯兴元解释说:“他(布坎南)的意蕴在于,他并不是说人只有自利取向,人是复杂的,人有时候也有利他取向,他不否认这个。但是他的公共选择和宪政经济学选择自利的、效对用最话大化汤的贡‘经济亮人:’假以设时,最代有利精于我神们关制定注好的财规税则。体知道制经改济人革会怎么行为的时候,我们根据他们的行为特征制定一套规则。这种人能够约束住,那么不管什么人就都能约束住了。这个政策意义非常大。”可以说抛却皇恩浩荡的幻想和对国家主义的轻信,面对真实世界存在的政治过程和政府行为的系统性分析自此开始,人们对政府和政策的把握也更符合实际。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政府作为“经济人”,要最大化什么?布坎南强调两个方面:预算最大化和政治收益最大化。预算最大化是追求经济收益,想多花纳税人的钱,或扩大政府规模多管事多捞权多捞钱,多雇人多偷懒(布氏理论发表稍后,英国学者帕金森发现的帕金森定律揭示了政府规模不断膨胀的行政顽疾)。这一理论可视为对财政本质性问题的揭示:如果社会对财政体系控制不力,政府就会寻求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规模和权限,以自己的利益为据扩大财政支出。政治收益最大化是追求选票,获得民意支持,想在位置上坐稳,“再活五百年”也不嫌多吧。沿着这一思路,不难产生如下推理:预算最大化的追求与政治收益最大化的追求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老想多花钱多捞权多偷懒,老想在政府安插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就会冲销民意支持,要想“再活五百年”就难了;要想职位安全就得克制预算最大化的冲动。当然有序的权力更替要以官帽和执政者挑选权掌控在公民手中为前提,否则,统治者也面临着太过贪婪而官逼民反受到无序清算的压力。第二,不同政体下,政治收益生产模式存在差别,西方民主体制下,为什么易于产生高福利甚至不惜债台高筑也要讨好民意,与政党竞争下追求政治收益不无关系;独裁体制下,可以通过暴力控制、思想垄断和愚民宣传来获得支持,存在着更大追求预算最大化的空间。这两点继续下去,似可作出不同体制下预算规模和政治收益的替代关系模型,寻找两者之间的均衡点。民主体制下,均衡点会趋于政治收益一边,专制体制更可能趋于预算规模一边。

在上述预设基础上,布坎南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界定资源在公共品中的分配,也是一种用非市场方式解决公共行为过程。公共选择是相对于分散的个人选择而言的,后者是指具有经济理性的个人和厂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对经济活动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作出利益最大化选择;而前者提示了政府如何通过公共政策的形成、制定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方法和过程。由于所有的人,包括政治家和官僚都是按照成本收益理性计算追求个体收益最大化,人都有利己主义倾向。同时,公共选择理论还认为与经济市场相对应,人们在生活中还存在一个政治市场。与市场公平交易不同,政治存在着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威下的政治家和官僚们的个人选择,可能导致政治腐败,诱发权力寻租。因此,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在政治权威制度下,会导致与公共利益相悖的严重后果,这就是政府失败,如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政府职能和机构膨胀、政府权力的滥用以及政府官员寻租活动等。政府失败论也是布坎南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就是怎么办的问题。民主体制下有多数人侵犯少数人利益的可能,也有如上所述追求不切实际高福利讨好民众的民粹主义弊端,独裁体制则有少数人搭多数人便车,侵犯多数人利益的弊端。所以要建立“规则的规则”,即建立民主+宪政+自由的市场经济的体制,以这一体制来解决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民主和宪政改革,强化体外监督,限制国家权力的增长;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实行财政货币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张减少政府职能,缩小政府规模,政府选择只有在市场选择无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方法论上,布坎南秉承自由主义的传统,坚持以个人主义方法论挑战国家主义的轻信,坚信许多方面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解决得更糟。尊重个人选择是布坎南一以贯之的主张,而市场是实现个人追求最好的制度,“潜在的参与者们只有当他们进入过程时才知道他们自己的选择会是什么。”“在市场过程中产生的秩序可以称为或划分为是‘有效率’的。”我想,在政府与公民、与市场的关系上,需要警惕政府对个人选择的过多干预,对市场行为的不当影响,在市场上制造“噪音”,这也是“个人法无禁止则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宪政经济学主张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最大化体制收益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