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文化当代建构的中国路径——«型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评介

2015-03-18孙德忠熊晓兰

关键词:建构特色科技

孙德忠,熊晓兰

(1.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2.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科技文化当代建构的中国路径——«型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评介

孙德忠1,熊晓兰2

(1.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2.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日益全面而深刻的重大影响.科学技术不断走出学术研究和工艺开发的“象牙塔”,它在融入社会生活,重塑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效应,其自身也正在成为一种广泛而普遍的文化现象.由此,科技文化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科技文化理念的兴起,意味着一场新的文化革命正在生成.”[1]那么,究竟什么是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包括哪些要素、层次和结构?如何厘定科技文化在文化系统和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定位?怎样切实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等?这些问题,关涉到对于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新理解,关涉到对于文化结构和功能的新认识,甚至关涉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武汉理工大学高建明教授新著«型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颇有新意的探索.

关于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的性质,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是客观的、普遍的、中性的,它们与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非科学的文化形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与反科学的迷信、禁忌、巫术等划清严格的界限,能够超越民族、地域和意识形态的藩篱,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超越不同时代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正由于此,科学技术才成为不同文明在相互交流、冲突中彼此借鉴、共享的基点,也成为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另外,自“李约瑟问题”提出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中国古代有精巧的技术而无真正的科学,近现代中国则一直处在“师夷长技”的科技匮乏状态.因此,与正在形成并逐渐显现其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比,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谈论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科技文化.

然而,稍微深入思考就不难发现,尽管科学知识具有公共性,技术发明可以较为便利地转移或迁移,但科学知识、技术发明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氛围和土壤.高建明教授认为:“虽然科技文化具有普适性的特点,是一种全球文化,可以被不同的价值主体所接收,但是在不同地域中生长发展的科技文化还是有自己独特的特色.”[2]有学者还进一步指出:“数百年来风靡世界的科学其实指的是现代西方科学,这是一种极具工具理性的科学,它是西方特殊文化的产品,是西方社会某个特定时期——现代时期的产物.”[3]一些有远见的当代科学家如普里高津、卡普拉、拉兹洛等,曾经对于作为西方科学文化基石的物质和实在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怀特海、玻尔等表达过对于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蕴含的科学观念的热切期望和真诚向往,哲学家海德格尔也从西方文化根源处的主客二分观念入手,揭示了“世界之成为图像”的知识论根据和现代技术之“座架”本质对于人类生活世界的钳固.最近,被誉为“英国最具创见的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鲁珀特ű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在其一系列著作中,还集中分析了流行于当前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诸多幻觉或教条.[4]如此看来,高建明教授提出的“中国特色

科技文化”范畴,体现了立足于中国风格、中国底蕴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回应了西方学术界关于科学技术在发展与革新、划界与融合、机制与动力、功效与局限等问题上的探讨,也深化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内涵,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形象,在科技观、文化观的重塑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该书分为八章,“导论”对文化、科技文化、中国科技文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剖析,第二章总述中国特色的科技观,其它章节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的科学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的科技政策、中国特色的科技体制、中国特色的科技教育、中国特色的科技人才观和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等问题,以历史型塑与时代创新为基本思路,呈现了一个建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框架体系.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重视:

首先,中国特色科技文化源流的古今对比.毋庸置疑,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其中当然包含博大精深的科技文化,它们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创新必须珍视的宝贵财富.但中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实在浩如烟海,文化史家、科技史家对这一课题也展开过分门别类的研究.该书削繁就简、提纲挈领、直入主题,避开了先史后论的常规做法,围绕当代中国科技文化系统建构的主要方面径直撷取古代、近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资源加以对比.例如该书分析了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近现代中国科技观的变革与演化,从民国至当今中国科技政策、科技教育、科技人才观的演变等.通过专题式的纵向对比,总结了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历史经验.

其次,中国特色科技文化资源的中西参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需要眷顾民族传统,却不能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只有充分包容、接纳异质的元素才能保持文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科技文化建设尤其如此.与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道德理想化色彩相关,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形成了重实用轻理论、重技术轻科学、重统一轻对立、重整体轻分析、重思辨轻实验、重直觉轻逻辑等特点[5],具有实践、民生和德性的关切但缺乏超验、超然的探究维度.该书在比较中西传统科技观、中西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花较大篇幅梳理归纳了科技发达的美国、欧盟和日本在科技政策、科技体制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相关措施,努力从中探寻对于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构的有益启示.这种中西互参的视野暗合了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最后,明确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系统建构的创新方向.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系统建构,不是拿来主义、食洋(古)不化的现成堆积,其关键是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建构中体现创新,在创新中完成建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古今对比、中西参照,都是为这种建构中的创新或创新中的建构铸基塑魂,该书的主题——“型塑与创新”,恰是规定了这一命意.通览全书可以看出,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创新方向的前瞻是作者始终关注的焦点和落脚点.例如关于“当代中国科技观的创新发展”、“中国科技政策的新转向”、“中国科技教育的现代转型”、“美国欧洲日本科技教育发展动向”、“中国科技传播的发展方向”等.这些不同的方向汇聚成一个总的目标——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系统建构,它们是建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体系的脚手架.

当今世界,与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相伴而生的,是文化多元化、本土化诉求的不断高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科技文化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基频”[6],是文化软实力中的硬指标.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构,对于以文化复兴为本质和标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J].中原文化研究,2013(6):59G64.

[2]高建明,孙兆刚.型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8.

[3]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456G464.

[4]孙德忠.现代西方科学教条主义批判[J].国外社会科学,2012(5):143G149.

[5]高建明,孙兆刚.型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1G23.

[6]何亚平.科技文化: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基频[J].科学学研究,1997(4):11G17.

(责任编辑 文 格)

作者简介:孙德忠(1971-),男,湖北省襄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熊晓兰(1982-),女,湖北省孝感市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G12G05

猜你喜欢

建构特色科技
特色种植促增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中医的特色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美的特色党建
科技在线
建构游戏玩不够
科技在线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