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5-03-18陈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传统

陈娟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陈娟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蕴含于各种文化形式中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说到底就是文化认同的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对文化认知的固化、认同的弱化和选择的异化等三重困境,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既要加强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又要与时俱进,勤于实践,不断创新文化载体。

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自信;文化载体

一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联

“认同不是发生在理解之前,甚至也不是发生在理解之中,而是发生在理解之后”,[1]理解本身是主观判断,因此,认同不是中立的,鲜明的个人好恶倾向直接通过价值观的选择得以体现。这决定了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密切关联。

1.文化认同。

人的劳动实践是以群体为单位存在的,他们对“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共同体的肯定性体认”,[2]这种受自身发展和进步影响所产生的的族体归属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区别的显著特征,它会随着客观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动或更新。

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就文化自身来说,它既有承认与赞同,又有基于群体归属的自我批判;就自文化与他文化来说,文化认同则主要表现为在与他文化的交锋中积极交流、主动融合并合理规避,从而寻求自文化立足的源点。这种特质决定了文化认同的优先地位,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细微环节,又贯穿于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首先,指引个人成长。人具有双重属性,其社会属性是在同社会实践的磨合中不断习得的,文化的感染不可避免。只有对自文化持有良性认同的态度,个人才能主动学习、理解并接受,自然而然地形成相对稳定的,与社会主流文化趋于一致的价值判断标准。由此,个人在面对复杂难辨的文化冲突时,能够积极自觉地应对。其次,推进文化发展。文化认同是思维意识的体现,它对于文化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对内,发挥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对外,塑造感召力,增强吸引力。最后,构筑国家认同。个体对国家认同的依据并不尽相同,但无论民族的融合还是制度的变迁,植根于人们内心的文化观念是稳定的。历史的演进,正是因为有文化认同的胶合,国家才能在风云变化的国际舞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2.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蕴含于各种文化形式中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说到底就是文化认同的教育。一方面,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对社会公认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进行传播并渗透,从而达到价值引导的目的。它的实质是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主张并传递社会主体文化中的“核心”。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与文化认同出现交叉和重叠,如前所述,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文化认同都以参与体验的姿态贯穿始终,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凸显自身的重要意义——只有成为文化认同的手段,才能对个人和国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文化认同的实践形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或零星或系统地灌输表层的内容,也不是机械地教导和指引价值分析的理性培养,而是使个体真正成为有文化意义的人,[3]它担负着价值共识和文化共存的重任,也由此见证着文化认同的力量。

二 文化认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现实困境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联,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可能,二者相携共进也是可行的。但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未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个性特质,反而陷入现实的困境。

1.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固化。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延续的内在基因,是文化认同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遗憾的是,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摒弃了国学经典,对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误解以至隔膜,二者恶性循环,态度的疏离激不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郁兴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以偏概全。重等级轻民主、重迷信轻科学、重古法轻开拓等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至今没有完全消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们往往一叶障目,将传统文化的缺陷扩大化,视其为社会进步的“最大敌人”。二是妄自菲薄。这种自卑心理是在文化交往异常活跃的背景下,对民族文化漠视,却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所形成的。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制度设置的力度,引领完善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要改变轻慢肤浅的固化认知,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持久润化,绝非一日之功。

2.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

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但无论存在多少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应占统治地位,这既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内斗争愈亦复杂和激烈,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抑或是“历史虚无主义”,都藉由自由民主的大浪潮,试图挑战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扳倒中国”的决心,相比较以往生活价值观的倾销和兜售,如今的意识形态心战则更加隐蔽和险恶。以基督教传播为例,它看似只与上帝打交道,却是披着宗教信仰外衣,给信徒们洗脑,从而最大限度地颠覆民众对党执政权利合法性的认同。很显然,这种意识形态的渗透更系统深入,也更具迷惑性,人的思想认识极易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动摇和迷失。

3.对多元价值取向选择的异化。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阶层分化等等环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又有腐朽落后的负效应。此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得价值取向愈发多元。二是当前文化传播的方式的开放和快捷,网络在意识形态宣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载体和平台,亦是空间和桥梁。信息交互的无碍性扩大了社会群体认知的范畴,他们不再简单被动地接受追随,而乐于在虚拟世界中表达自身诉求,争取话语权,诚然,这是公民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志,但“鱼龙混杂”的乱象为西方强势的文化输出开辟了新的土壤,这无疑增加了国家政权对意识形态管理和把控的难度。

三 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路径

文化认同是一项长期且异常艰辛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既要主动学习,加强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了解,在梳理历史演进的脉络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又要勤于实践,用点滴行动感召汇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1.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的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还需要精选活修,在此基础上认同并接受,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要有面对纷杂信息不盲从不流俗的坚持和信念。

(1)认识民族文化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固本中实现。

首先,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第一,生命力旺盛。在人类历史上,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哈拉巴文化都曾盛极一时,但没有哪一种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绵延至今,即便经历了自我革新和外族冲袭的惨痛坎坷,它依然以吐故纳新的顽强姿态影响着世人。第二,兼具政治和伦理的类型。无论是在社会范围还是自然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其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其主要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亦即“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黑格尔对此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4]第三,多元的结构。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儒、道的地位起伏跌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其他仅作为补充。第四,人文倾向的属性。这一特征是相对于西方科学倾向的文化属性而言的,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更为注重道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轻慢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五,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里的集体主义不同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而是以宗族、封建国家作为参照系的集体主义,就是说,个体在日常事务中,要同时受到二者的双重约束,直接表现为由此派生出来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其次,谨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多样,本文仅列举影响最为深远的核心价值。其一,道治的思想。就是奉行道家的教义,在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问题上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讲求“顺势而为”。其二,德治的思想。德治,就是自始至终将“人”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权力阶层要“用好人”,更要“为人用”,应以“仁爱之心”实践“民本”,这是以德治国方略的文化源头。其三,法治的思想。早在战国时期,商鞅就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出法治国家就是“治不听君,民不从官”,主张权力集中和民众自治的并行。[5]道治、德治和法治,对当

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些经历了历史洗礼、日久弥新的精华理应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石。

最后,抛弃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传统文化诞生形成于封建社会,必然包含专制集权、宗法迷信等荼毒心灵阻碍发展的落后残渣。以迷信为例,它是科技落后的衍生物,之所以在传统社会盛行,一是当时人们的认知无法解释许多不可知的现象,神化各类事物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二是统治者出于维护旧政权的目的,极力压制新思想新事物的产生,必然迷惑民众以自圆其说。如今,科技昌明,迷信却有沉渣泛起之势,神棍巫婆毫无根据地诅咒或预言,让许多人趋之若鹜并为之信服。这显然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传播当代中国文化。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现代转型,积极主动地与异质文化进行沟通交流,打破种族、地域、国别的局限和偏见,为民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并在融合中加强文化认同,实现文化复兴。

其一,做好传播的顶层设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党历来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一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是整体谋划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措施,是教育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使深层次、多元化的传播成为新常态。青年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既是主体又是受众,因此,提升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使他们由内而外地担负起文化传播的重任,是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选长效途径。

其二,提升传播的文化品质。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仅限于笔墨、陶瓷等物化的器件,或者是孔子、功夫等具象的符号,它还有着更为深邃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这是其比肩世界各国文化,与之平等交流的基础之所在。比如,和谐。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反映的是人在实践中所追求的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依存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人处理与天地万物关系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的心理认同与“人类和平、共同繁荣”的全球国际政治伦理完全吻合。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奋勇搏斗的中国,定要将“自身文化的伟大精神提炼为一种全球认同的伟大理想”[6]作为使命,坚定文化自觉,切忌褊狭武断,提升文化输出的品质,在建设新的世界秩序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创新文化载体。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适时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换,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更新,又要利用一切新技术创造出新的文化载体。

首先,实现传统文化载体的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倒不如说这是它在西方文化侵蚀和冲击下的自我蜕变的现代化历程。全社会都要正视并理解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始终以开放的心灵吸收各种资源。

对于教育者来说,一是借助大学生能够普遍接受的群体活动样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阐释和融合,以此作为切入口,引导他们的社会实践;二是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纽带和契机,培植更多符合主流文化的载体,形成良性联动效应。这里尤需注意的是,全社会范围内都应将创新文化载体作为己任,竭尽所能地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外在条件,做好服务工作。社团是大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它可作为助力传统文化载体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其次,运用新兴文化载体。此处仅概述以手机文化为代表的新兴载体。智能手机融合了通信、媒体和网络等当下许多新技术,移动4G技术的诞生,使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透过手机接收传播形形色色的文化,目前最惯常的途径就是微信。较之QQ,微信耗用的流量更少,沟通方式更为立体,朋友圈的私密性更有保障,推送信息更加精准,凭借这些优势,大批大学生成为它的拥趸。这一现实既给当前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却也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者与大学生群体间的信息鸿沟。

因此,抓住机遇拉近距离是移动多媒体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新的重要目标。其一,提升教育者的文化素养。高校教师的任务是传播文化,个人渊博的文化知识是其文化素养得以养成的前提和基础。要勤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努力做到专业“精”知识“博”。在驾驭学科教学的同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文化理念,并实施于具体的育人环节,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正是文化“润物细无声”独特魅力的体现。内在修养的锤炼固然重要,外在技术的掌握同样必不可少。唯有熟练操作手机,得心应手地使用微信,才能内外结合,达到最好的效果。其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大学生多为“90后”,活跃跳动的思维和血气方刚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甄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和深入分析判断的理性。“书痴者文必工”,是说多看;“学而不思则罔”,是说多想。文化就是能量群,哲学、数学、艺术等等,都在它的范畴之列,宽泛涉猎确为强化青年学生文化意识的必经之道。

[1]彭启福.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信仰培育——一种基于西方诠释学的考察[J].江淮论坛,2013(1):66.

[2]沈壮海,王绍霞.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4(3):13.

[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21.

[4]黑格尔,西方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65.

[5]叶自成,赵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4):87.

[6]毛峰.中国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J].对外大传播,2005(11):26.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Chen Juan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ning,Hubei 430071,China)

The core of cultural identity lies in the values of different cultures.The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the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The core values education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solidifying of cultural awareness、the weakening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foreignizing of multiple choice.For the educators,they should understand the ethnic culture,enhanc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innovate cultural carriers continuously.

cultural identity;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cultural carriers

G641

A

1672-6758(2015)08-0001-4

(责任编辑:宋瑞斌)

陈娟,硕士,讲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2014B518)。

Class No.:G641 Document Mark:A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传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