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才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探析

2015-03-18朱文武胡荣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党管话语人才

朱文武,胡荣涛

(1.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2.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才的话语表达和话语体系构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理论要求,发展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需要,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才思想的实践探索。认真梳理习总书记有关人才的话语表达和话语体系思想,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有关人才思想的精髓,对于在新形势下开展人才工作、适应经济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通过“人才为先”、“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等话语,建立高度重视人才的理念

1.以“天下之治者”、“人才为先”等话语,肯定人才对于执政兴国的作用。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1]高屋建瓴地表达了人才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话语关联,指出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2]不难看出,习总书记的人才话语表达透露着对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殷切期待,充分地肯定了人才对于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作用。

2.通过“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话语,建立重视人才的思想观念。正如古语所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科学的人才意识是党政干部成功开展人才工作、科学合理用人的重要条件。简而言之,各级党政干部只有树立了强烈的人才意识,并能在其正确的指引下开展人才工作,方能在选人、用人上取得成效,为共产党自身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产生积极影响。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3]在人才的寻觅、发现、举荐以及使用等四个层面上的话语表达,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形式及国内人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作出的重要论断,也是考量各级党政干部加强人才工作的四个重要维度和话语要求。

二、通过“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等话语,强调人才培育与开发的思想

1.通过“要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等话语,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厚重基石,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做了系列重要的话语论述和思想表达,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要突出教育尤其是国民教育对于人才的培育作用,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视域下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敢于改革一些不合时宜的相关教育制度,健全与当前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有用的人才。习近平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4]“井喷”话语的形象比喻和言简意赅的逻辑描述,体现出习近平对人才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流露出了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在习近平看来,教育事业要为人才的培育作出重要的贡献,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快人才培养的建设,才能实现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2013年10月23日,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习近平表示:“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5]随着近年来大学扩招步伐的加快,中央及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逐年提高,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一种较为尴尬的窘境,职业教育发展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2014年6月2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的话语表述:“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6]习近平对职业教育话语的表达,通过对职业教育的话语认可,为广大青年获取对职业教育的心理认同,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教育观念,使得广大青年明白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视。

2.“创新型科技人才”、“各级各类人才”等话语突出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从时间上或是空间上看,人才培养是一项较为宏观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而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个体或者是集体,在时间与精力上是有所限制的。这种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开展人才培养的工作上没必要在过度追求完美、力求面面俱到、消耗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而是要突出重点。此外,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类型与层次的需求是不同的,人才培养需要突出重点、紧扣时代潮流、结合当前社会现状、有计划地培养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表现在经济生产领域其中之一就是要注重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需要向高端制造业迈进。基于此,习近平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2]习近平通过“科技创新”、“创新实践”、“创新活动”、“创新事业”等包含创新的话语表达了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注重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此外,习近平还特别指出:“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7]可以看出,习近平通过“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的话语,展现出对解决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制造产业转型的思路和途径。改革需要各种人才的努力,时代呼唤广泛人才的响应。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人才培养的工作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各级各类人才”的话语表述,体现出习近平关于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广泛需要的思考。

3.通过“领军人才”、“人才资源开发”等话语,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观念。时代是向前发展的,而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背景下,人才发展观念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要用强大的理论自信突破传统人才发展思维观念的桎梏,而不是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与羁绊而丧失人才发展工作的机遇。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8]朴实无华的人才话语传递着习总书记对地方人才政策的关注,同时也是对地方人才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转变人才发展观念,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体系。人才发展观念的转变,重点在思维的突破,关键在机制的改革,难点在制度的创新。只有通过努力探索出新的人才发展思维、机制和制度,人才发展观念的转变才能真正变成现实。为此,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中的机制改革问题,他曾深刻强调,“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9]通过对“人才资源开发”、“机制”话语的传达,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人才发展机制形成的思考和探索过程。

三、通过“广纳”、“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等话语,树立科学利用人才的观念

1.通过“广纳”、“识才”等话语,注重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思维。习近平在有关人才工作的论述中多次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习近平的人才话语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话语体系,彰显了我国对人才使用上的博大胸怀。从习近平关于人才选拔与使用的话语表达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中的深刻内涵,把握选人、用人的深意。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我们务必要进一步树立与巩固“唯贤是举,选贤任能”的人才观。共产党在历史上就具有选贤任能的优良传统,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重要理念。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扬我党在人才选拔与使用上的优良作风,“不搞论资排辈,不囿于地域之见,真正把立场坚定、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此外,使用人才还要坚持辩证的观念,人才个体之间在具体能力素质及特长偏向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为此,习近平特别强调,对于人才的使用要做到“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2.通过“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等话语,开创引进国外人才的思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在科技、金融等方面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如果仅吸引华人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不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也是在人才使用上的一种狭隘表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汇聚五湖四海的优质人才。为此,在人才的使用与引进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破除一些制约性因素和政策性障碍,引进更广泛的人才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般地,人才的流动尤其是国际人才的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表面上来看,人才的国际性流动是一种地域性的流动,而实质上与人才流出及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密切关联,是源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性的流动。一般地,国际人才不会自发、自觉地流动,当代国际人才的流动在受教育、发展、环境等驱动因素影响方面更加明显。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与外国专家座谈时指出:“要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外国专家实施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9]习近平关于国外人才的话语使用描述,要求为国际人才使用提供良好的国内社会环境,展现出我国对人才利用海纳百川、变国际人才为己用的博大胸襟,这既遵循国际人才流动的规律,又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四、通过“党管人才原则”等话语,完善党对人才的管理方式

1.通过“从严治吏”话语,完善党对干部人才的管理方式。人才资源的管理是一个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工作体系,对党政干部的管理是我国人才管理至为关键的重要环节。在2013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10]习近平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2 周年之际,通过对干部管理、干部修养、干部治理的话语,传达党对干部管理的重要作用。

2.通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话语,巩固党对军队人才的管理意识。对军队人才的管理是我国人才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发表讲话,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11]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12]习近平通过对军队人才管理的话语,表达出对军队人才管理方面党的绝对领导和绝对权威,继续坚定了共产党对军队人才管理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3.通过“党管人才原则”等话语,树立党对各种人才管理的思维方式。党管人才原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经验总结,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管干部原则的提升。人才资源工作重在培育、使用和管理。对人才资源的精心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是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发展人才管理理论与实践,在人才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形成了明显的人才优势。2012年10月前,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党管人才”的内涵,注重党为人才提供大方针、大思路、大方向以及具体的制度环境。2014年8月6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戴河看望参加暑期休假活动的专家,并同大家进行座谈时指出:“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更好地识才、爱才、敬才、用才。”[13]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才的管理工作,曾多次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党管人才的话语,是习近平同志对党管人才原则的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发展的实践思考,对党管人才的基本目标、原则及其意义作出了精炼概括和深刻阐释。

五、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的实践过程中,对人才工作的一系列内涵思考和话语表达,在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积极培育、科学利用和党管人才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话语体系。在习近平的人才话语体系中,党的管理是历史贯穿的主线,高度重视是开展工作的前提,积极培育是实施工作的方法,科学利用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习近平在执政过程中对人才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逐渐完善,形成了具有合理逻辑框架的人才话语体系。

[1]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02).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002).

[3]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6/19/c_133418500.2014-06-19.

[4]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EB/OL].http://www.hkwb.net/nrpd/content/2014- 04/21/content _2215868.htm.2014-04-21.

[5]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N].人民日报,2013-10-24(01).

[6]2014年教育大事记[EB/OL].http://theory.gmw.cn/2015-02/27/content_14934264_5.htm.2015-02-07.

[7]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9/01/c_117178960.htm.2013-09-01.

[8]习近平谈人才政策:地方手脚还要放开一些[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5-03-05/185031573103.shtml.2015-03-5.

[9]习近平: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永做学习大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05/23/c _1110837550.2014-05-23.

[10]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01 ).

[11]胡锦涛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8(01).

[12]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N].人民日报,2013-03-12(01).

[13]刘云山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N].人民日报,2014-08-07(01).

猜你喜欢

党管话语人才
人才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管人才”战略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
声音
“抢人大战”要抓住党管人才的“纲”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