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15-03-18杨炜明
杨炜明,廖 书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大数据是近一年来十分流行的关键词。大数据权威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2013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这标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在教育领域,对统计学而言,大数据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其数据关系之间的紧密联系给统计学的教学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大数据改变了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在传统教学中,判断教学质量的好坏,一般是通过教学专家现场听课进行主观判断。在大数据时代,辅助一定的设备,大数据可以一一反映出学生在哪一道例题上逗留的时间最长,在哪些时候翻开书本,提笔演算时间有多长,有多少次和老师进行主动交流提问等。这些数据的整合才是真实反映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是统一给全班的学生进行一样的授课,布置一样的作业,没有任何针对性。而使用大数据技术,能真正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多元评估,从而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布置难易度不一样的作业,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大数据新形势下对统计人才的新需求
在大数据新形势下,对统计人才需求更加趋于复合化、实用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要求统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对大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
传统的统计学理论是在小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其原因在于:首先,我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收集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海量数据;其次,在对数据的分析上,我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成本全部进行处理,只能采取随机样本进行分析。这样就局限了分析结果的精确性。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再加上一些新的辅助设备和技术,使得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成为了可能。这是一个全新的视野,在新的环境中,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已经无法应对。因此,新型的统计学人才必须要具备大数据方面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1.2 要求统计专业的学生具备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统计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尤其是要具有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寻找数据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能力。处理大数据,需要运用云计算技术,并利用Matlab、Mathematica、Maple等辅助软件进行处理。这就要求统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很强的运用计算机处理的能力。
2 当前统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合理,课程设计不当
目前统计学的教学还是处于基本概念阶段,与科研前沿脱节。教学目标大多只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学会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其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很强,而忽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对最新最前沿的统计软件的应用更新很慢,学生基本没有考虑到样本数据是如何取得,数据是否真实有效,数据与方法是否匹配等重要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符合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统计教学,通常只会使学生感到统计课程枯燥乏味,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2.2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统计学实验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传统统计学实验课是学生人手一机,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给定的数据,学习各种统计计算方法。当学生真正开始统计调查和研究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挖掘数据,怎么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等。因此,在大数据实验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能力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对统计课程的教学作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紧扣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需求,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背景的优秀统计学人才。
3 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3.1 要改革和创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
要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为多样化的启发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统计学产生浓厚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原有统计方法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有的放矢地增加计算机、金融统计、SAS软件、数据挖掘、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加强统计软件的讲解和学习,增加统计分析方法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2 改变实验课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
采用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数据、团队合作分析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大型项目进行模拟计算、设置大样本数据,学生组队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设计算法,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直到最后撰写出分析报告,整个流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数学/统计建模、大学生数学/统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活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3 搭建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线教育平台的开放,学生能在网络上直接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视频、课件等,进行在线学习。因此,对现在的大学生而言,大数据的到来,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学生由原来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吸收各种信息,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高校而言,也可以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关信息平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换,促进高校管理的信息化。例如,重庆工商大学对校园一卡通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之后,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包含学生的所有信息,学生不但能在食堂、图书馆、超市等各种地方使用,还可以在搭乘公共交通设施时使用。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各种方便,也有助于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数据库,更好地管理学生,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也可以做到更加精细化。
在大数据来临之时,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当前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学滞后于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的现状,积极改革创新,促进统计专业教学的发展。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姜奇平.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J].互联网周刊,2013,(1):34-37.
[3] 游士兵,张佩,姚雪梅.大数据对统计学的挑战和机遇[J].珞珈管理评论,2013,(2):165-171.
[4] 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前沿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