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的特点及采写要求
——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
2015-03-18刘保全
□刘保全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及采写要求
——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
□刘保全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它被称作媒体的利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当前媒体上呈现的一些调查性报道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精、调查不深、批评监督没有威力,致使利器不利,成为无查处结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与改进的烂尾新闻。如何使调查性报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呢?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调查性报道应遵循选题的新闻价值要高、调查要深入、叙事要完整、逻辑更缜密、言辞要有度五大方面的采写要求。
调查性报道;特点;采写要求
一、调查性报道的起源与发展
调查性报道是西方新闻界经常采用的报道体裁,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它最早产生于美国新闻界。揭丑是美国商业性报纸的传统。19世纪末叶,调查性报道在美国诞生,其倡导者是当时的报业大王普利策。1883年前后普利策在经办《圣路易快讯报》《纽约世界报》时,就主张通过报纸来揭露社会黑暗和贪官污吏的丑行促进社会进步。他说:“什么是报纸的特色?就是斗争和揭露罪恶,为社会谋福利,发表独家新闻。”1883年5月11日,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创刊号上发表《告读者书》,指出:“在这个日益发展的大都市里,这样的一份报纸是有用武之地的,它不仅便宜,而且明白易懂;不仅明白易懂,而且容量巨大;不仅容量巨大,而且真正有民主精神——忠于人民的事业,而不当有钱有势者的奴仆;……揭露丑恶的欺诈现象,鞭挞一切社会罪恶和弊端;真诚地、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和战斗。”
100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影响巨大的调查性报道。例如《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对“水门事件”的追踪报道,西摩·M·赭代对“美莱大屠杀”的揭露等;《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长达三年的调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对“渤海二号”事件的披露,《南方都市报》对“孙志刚事件”的揭露等等。
二、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特点,从下述对它的定义略见一斑:
美国学者大卫·安德生和皮特·本杰明早在1975年就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对外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
美国的另一位新闻学者罗伯特·格瑞斯认为,调查性报道 “一般是报道某些人或某个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学者皮特·戈拉博斯基和波尔·威尔森也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 “揭露一种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新闻”,而且这种报道“常聚焦于不义、丑闻和违法活动”。
《新闻日报》记者鲍伯·格林则说“调查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你自己挖掘出来的”。
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编写组的意见是:“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调查性报道的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调查性报道的: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此为西方新闻学术用语,中国新闻界类似的提法为“批评性报道”。因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中国的批评性报道不同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批评性报道的宗旨不在于“揭丑”,而在于“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批评报道时,记者应从正确的立场出发,客观地提出问题,全面分析,公正报道。调查性报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也称“传统揭丑式”;另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也称“新型调研式”。前者重在揭露政府和公共机关某些人的违法活动及腐化丑闻,最典型的如对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报道;后者重在分析研究政府和公共机关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
如果按照以上比较“正统”和权威的定义,调查性报道的全部宗旨就是关注社会上一切蓄意掩盖的丑恶和不道德的新闻并加以无情揭露。若仅以此来约束调查性报道,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的调查性报道,那么它的视阈和活动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也与我们奉行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有所悖逆。更何况,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事件、人物和话题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新闻价值,同样需要进行深度报道,需要发掘和调查。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调查性报道是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它在表现非揭露性题材,即中性、正面题材方面同样可以大显身手,这也是调查性报道中国特色的体现。
由上述对调查性报道定义的解释可见,它的特点可概括为:(1)它的内容是以揭露性为主,旨在暴露政治、经济、司法领域的问题,揭露社会弊端;(2)它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有深度、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3)它不是依靠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材料,而是依靠记者或编辑部发现新闻线索并进行调查而写成的报道;(4)它是一种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报道,发表后往往能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5)它是一种风险大的报道。在“中国新闻奖”中,调查性报道有时单独立项,如第24届,其余1-23届有时归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类,有时又归深度报道类。
三、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要求
(一)选题的新闻价值要高
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十分广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无不存在需要调查的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那么,如何把握好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关?总的原则是要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的心声;要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从新闻规律上说,就是要遵循选择新闻价值高的题材来进行报道。
1.选择具有反常性的问题
这里的反常性并不是指在社会中常见的奇闻逸事,而是指某个人或某个机构做了或没做什么,破坏了此人或此机构就其社会责任对社会的承诺——无论这种承诺是明确表示的还是不言而喻的,都辜负了公众对其赋予的信任。所揭露的问题一定要有冲击性,事件波及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高。“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绿色染料炒制全国名茶》(第16届三等奖)、《上千“体育竞赛优胜者”是水货》(第17届三等奖)、《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第20届三等奖)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2.选择具有显著性的问题
它是指人物、地点、事件是著名的、突出的、重要的。记者往往会对造成轰动性影响的人或事进行调查,因为其具有显著性,也易引起受众的关注。“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西安市儿童医院医生收回扣现场被抓》(第17届三等奖)、《宋江明求职验血记》(第22届三等奖)、《别让网络水军成为网络打手》(第21届二等奖)等,都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3.选择具有时效性的问题
与日常新闻报道不同,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事件在前,调查在中,报道在后,因此报道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不能就此而降低调查性报道的时效性。所报道的人或事不能距现在太远,单纯地报道多年前的事情会让受众满腹疑云。增强时效性的一个方法就是说明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还存在什么影响,或暗示这种事情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千里追果蔬,只为探运价》(第15届三等奖)、《拎着凳子,打着手电,点着蚊香——这儿的人上厕所需全副武装》(第22届三等奖)、《社区电梯“生存”状况调查》(第20届三等奖)、《谁动了渔民们的救济大米?》(第20届三等奖)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4.选择具有真相可以探寻的问题
无论是内幕调查还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都可进入调查性报道的选题范围。所谓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有的被权力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有的被我们狭隘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所遮蔽。如果仔细分析,这些真相往往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通常所说的内幕和黑幕,那是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那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第一种状态归结为对假象的揭露——揭露性题材;把第二种状态理解为对真相的再现——非揭露性题材即属于这个范畴。中性、正面题材中,调查性报道更适合以下几类题材:有曲折过程和复杂背景的重大事件,有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遮蔽真相的题材,有被我们狭隘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真相的题材。“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香蕉有毒谣言重创海南香蕉业》(第18届三等奖)、《问诊“阳宗海污染事件》(第 19届三等奖)、《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第21届三等奖)等,都是以探寻事件真相而取胜。
(二)调查要深入
新闻的力量来源于事实。挖掘事实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力量来源。通过调查一步步深入推进,不断呈现更深层次的事实,就会产生“聚变”反应,形成威力。调查性报道采访的主要特点是在“调查”二字上,其重点又在“查”字上,即要查清、证实事实的真相。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性调查和社会调查。一般的新闻采访、工作性调查与调查性报道的调查采访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是获取内容的性质上存在不同。前者一般是要了解掌握正面或正反面都需要的事实情况,后者是要了解掌握隐藏的问题。采访一般性新闻和进行工作性调查,与事实有关的人员一般都能积极配合并提供资料,而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因利害关系,一般是不愿意主动配合、不肯提供真实情况的,甚至还要竭力隐瞒、掩盖真相,千方百计地给采访者设置困难,阻碍记者了解到真实情况。可见,一般的新闻采访、工作性调查与调查性报道的调查采访在获取事实的难易程度上差别极大。因此,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一定要深入深入再深入,获取多源印证,要“素材链”,不要“单信源”,防止片面与孤证。
以第24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二等奖作品《学生午餐费,咋变成老师泡脚盆》(原载《新华日报》2013年1月31日)一稿为例,据作者陈道龙撰文介绍,开始,他在南京10余所学校门外观察、采访,还去了数名学生的家中,很多学生和家长讲了学校午餐收费高却质量差的情况:“学校午餐七八元一份,还不如外面五六元一份的快餐。”在一些学校门口看到一种奇景,中午12时刚过,中学校门口就拥出大量学生,扑向周边小卖部、超市等购买食物。小学中午不允许学生出校门,奇景出现在下午放学后:一群群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走出校门,拥进汉堡店、小吃铺……问他们对学校午餐的看法,也是怨声一片。
他把采访到的材料向报社编辑部汇报后,部主任认为:“现在获得的仅是 ‘道听途说’范围,应该在学生吃午餐时到学校里观察采访,才算眼见为实。”
于是他进入4所学校暗访,目睹了学生吃的午餐:7元1份的,大荤是梅干菜烧肉,仅有两三块拇指头大的肉块,小荤是雪菜炒干子,仅三四片干子,都切得薄如纸片;冬瓜排骨汤,不仅见不到排骨,连冬瓜片都难见到。还发现上第四节课的老师不愿吃免费送的学生午餐,看到许多没吃饱的中学生丢下餐盒就跑向校外买来包子、烧麦,回到教室里狼吞虎咽的情景。
《新华日报》2013年1月31日A6版
他走出教室,又奔向学校食堂,并进入操作间,拍摄下仅供厨师掌握的一周食谱。以后又在其他学校拍下两周这样的食谱,拿到了此次调查中最关键的证据之一。食谱上标明了学生就餐人数、每餐配料数量,有的还注明了给老师加菜的名称与数量。
作者向部主任提出进一步设想:把获得的食谱送给食品专家分析,由此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这样会更有说服力。由于采访调查深入,文中的现场场景、账目数据、典型事例等都真实可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报道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随后,江苏省教育厅也向各市县教育局下发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通知,严禁把学生伙食费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否则严肃查处;还将学生食堂水电气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降低伙食成本,保证学生饭菜质量。该报道一经见报就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叙事要完整
调查性报道要通过调查记者的采访和报道使一个被掩盖的事实展现在受众面前,如果记者的报道相对零碎、散乱,这则调查性报道就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将被掩盖的事实呈现在受众面前,有时候还会导致受众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所以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必须相对完整。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包括:事情的开头或者起因,事情的发展,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哪些事实被掩盖或者忽视,事实的真实面目怎样以及事情最后的结果。和一般新闻报道不同,调查性报道更注重那些事实被掩盖和记者对此的追踪与剖析。
以“中国新闻奖”作品《政府软件采购问题追踪》一稿为例,据推荐材料介绍:2004年底,在我国政府软件采购中出现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部分省、市的主管部门,置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于不顾,大规模采购国外软件,不采购或只是象征性地采购部分国产软件。这些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政府采购法》,而且会对我国自主创新的软件产业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11月17日,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引发巨大争议。《科技日报》在第一时间开始了解事件真相,并通过快速和大量的采访调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披露,如文中写的:国产软件为何屡受冷落?谁在阻碍国产软件的大规模使用,国家利益需要用政策和法律来保护。报道完整地叙述了事情的起因、发展,并剖析了深层原因,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营造了发展民族软件产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发挥了正确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
(四)逻辑要缜密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带有分析性的报道,通过分析调查的事件逐步逼近事实的真相。调查性报道的结论,就是分析的产物。因此,在写作调查性报道时,应该对事实进行缜密地分析。记者要运用逻辑思维考量采访对象,并且在文章中严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留有余地、埋伏笔,切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推理,否则容易引发新闻官司。
以“中国新闻奖”作品《橘子洲凭啥要收百元门票》(第20届二等奖)一稿为例,记者通过民间观点、官方观点、专家观点、网友观点的缜密论述,报道了这起“百元门票”事件。最终由于报道的逻辑缜密性,促使政府接受记者的观点和想法,宣布“橘子洲全面免票”。由于报道秉持了媒体的独立思考,还原了媒体的公共价值和舆论监督功能,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传达了民意,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言辞要有度
拥有充足的采访证据和素材,并不意味着写作就可以随意发挥。写作就像做菜,“过淡”可加盐,“过咸”则很难补救。调查性报道要多用事实及当事人的直接言辞,减少主观主义论,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绝。
调查性报道揭露的多数对象并不是犯罪分子,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改进工作,共同进步。像劳资关系、干群关系、服务质量、工作作风等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逐步解决,绝不能上纲上线地下结论,更不能使用“人渣”“贱货”“泼妇”“无赖”等侮辱性词汇。即便是犯罪分子,文章的写作也不能背离调查性报道启发、警示的主旨。
以第24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一等奖作品 《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一稿为例,这篇报道内文小标题均为问题式标题。这类标题一般只问不答,因为常常答案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而是蕴含在文中。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为:一问老百姓看病便宜了吗?二问门诊急诊人次为何少了?三问住院患者为何猛增?四问医护人员积极性高了吗?五问医院的收入少了吗?这些小标题,言辞准确有度,让人读来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报道没有过分渲染情感,记者只用对新闻事实全面、细致、准确的叙述,运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感染和打动受众。报道重塑了医患关系的新形象,承担起塑造和谐社会的责任,受到受众的普遍好评。
从事调查性报道是一项艰难而光荣的任务,责任与梦想同在,苦恼与喜悦同在。经历过一次次调查性报道的采写后,记者会明显地感觉自己从个人小我的天地,走到了民族的、人类的大我之中,在一回回战胜了艰难困苦之后,觉得内心充满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精神变得丰富而充盈,而个人的素质与技能也会不断得到提高,由此可以走向更大的空间,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