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相刘墉的书法艺术特色
2015-03-18杜凯志
杜凯志
摘要 为了更好地鉴赏刘墉书法的艺术特色,为我们书法创作提供一系列启示,文章分析了刘墉的书法风格,展示了他在书法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创新。通过其书法艺术特点的鉴赏,可丰富我们的书法创作,客观认识其在书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从中更好地获取经验和启迪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刘墉 书法 艺术 鉴赏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别署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之子,是清乾隆年间重臣,曾任职知府、按察使、巡抚、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礼部尚书等。嘉庆即位以后,加太子少保衔,死后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清,入礼良贤祠。刘墉不仅一生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世人共仰,其书法也极具盛名,对于帖学有很大的造诣,被称为清代浓墨第一人。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并称四大家且位居第一。
清代书法以帖学书法为主,而刘墉的书法取法于帖学,通过对各种书体的创作,加以融合,开辟了新一代书风。嘉道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鉴赏家包世臣曾说:“刘文清相国,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百年来书学能自树立者,莫或与参,非一时一州之所专美也。”其书法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道,在清朝嘉庆乾隆时期影响深远。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称他是清朝“集帖学之大成者”。现在看来,自明末董其昌以后截至目前,帖学派书家尚无人能出其右。
一、书艺生涯
赵孟頫和董其昌两位书画大家是中国书法史上值得彪炳的书画大家,也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天才。康熙乾隆时期,康熙帝是董其昌书法的崇拜者,大力推崇董其昌和赵孟頫的书法,另外在当时的科举考试当中,书法作为一项考核内容,风格皆以上述二位的书风为主。少年时期的刘墉因受当时书法大气候的影响,主要学习董其昌和赵孟頫的书法。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书法世家的影响,刘墉是刘统勋的长子,刘统勋书法当时在全国已十分有名,他的书法也是学自赵孟頫,所以刘墉深受其父的影响,主要学习董其昌和赵孟頫的书法。据传刘统勋言传身教对其子要求严格,要求刘墉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取功名,刘墉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在书法上大力学习董赵二人的书法且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
康乾年间科举考试制度对书法要求达到了极端,应试对于小楷书写主要以欧阳询或赵孟頫的书法为基础,要求极严。要求书写小楷时呈现出“黑、厚、圆、光”的特点,刘墉在考取进士以后,逐渐摆脱了这种一成不变的书法,开始注重创新开辟自己的风格,刘墉早期的书法作品比较少,主要有《颜含传楷书册之一》《砚说录存册》《跋兰亭》和《致刘蹲书册之一》等作品。《砚说录存册》是刘墉传世较早的行草作品,作品自然和谐,线条生动,墨色浓淡与线条粗细对比强烈,精致间添了几分洒脱。自古以来书法用笔皆使用硬毫,即狼毫,几乎没有人使用羊毫毛笔。《致刘蹲书册之一》是刘墉四十五岁的书法作品,主要用笔为狼毫,但已经有些羊毫的意思了,这些表明刘墉书法在变化创新当中。
刘墉五十岁以后,其书法风格已和之前大不相同,而且风格涉猎较广,包括苏轼、颜真卿、王羲之和杨凝式等大家的风格,其中受颜真卿和苏轼的书法风格影响最多,在刘墉的楷书书法中,巧妙地将颜真卿书法的铿锵有力浑厚劲道、苏轼书法的饱满圆厚及用笔多变融于一体,脱胎换骨,自成一家。在此时,刘墉的行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丰腴圆厚、貌丰骨劲、刚劲内敛的风格。相比此前,刘墉在书法的用笔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已经能够运用狼毫来勾画出羊毫的线条,很好地表现了他书法的意蕴。临沂市博物馆收藏的刘墉的册页可以佐证。
到了七十岁以后,刘墉书法造诣到达了顶峰,书法风格亦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行草方面,这时期,刘墉孜孜临习,乐此不疲,临帖也较多,创作的作品很多,有《万岁通天帖》《淳化阁帖》《绛帖》和《汝帖》等,这些作品貌丰骨劲、味厚神藏、功夫极深,表现出超常的书法风格和高人一等的书法创作。康有为、杨守敬和曾熙等众家对其行草十分推崇。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称赞刘墉的书法成就:“力厚思沈,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据说,刘墉七十岁以后,潜心研习北朝碑版,但已精力衰弱,不能有所成就,传世作品几乎没有。
二、临摹与创新
刘墉的书法主要取于颜真卿和苏轼的书法,通过钻研将二者的书法加以融合,吸二者所长,又加以创新发展。颜真卿的书法较为严谨,风笔强劲,浑厚大方。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困顿,屡遭贬谪,其书法展现出自然平和,但用笔转折较多,或与其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有关。而刘墉虽官居高位,掌握重权,但是为人谨慎,做人低调。书法虽然学自颜真卿和苏轼二位大师,对于苏轼的书法,变苏轼的方笔为圆笔、折笔为转;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摒弃的则更多,其中包括颜体横竖折,主要是将其精气吸收在字体内,实则有为,看似平淡。刘墉的书法笔挟元气,浑厚有致,以“慢、圆、柔”为主要的特点,经过心灵高度综合,对每一构成要素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加工和改造,每一个点画都是对多种构成要素重新冶炼和熔铸,结合刘墉本人生理心理特征的自然流露、书写时“悠悠不迫”,点画和结字都很“松活”,给人一种“闲适”的审美感受。与儒家中庸的思想相吻合,极显中和之美。清代郭尚对其书法造诣评价较高,赞刘墉的书法看似平淡无奇却貌丰骨劲、炉火纯青。刘墉晚期的行书作品《书杜甫诗卷》以颜体为主,十分正气,毫无媚态,体现了他为官为人正直清廉的一面。从字体的线条来看,粗细相互交杂,巧拙相生,十分精妙。很多人认为刘墉的书法肉多而骨少,显得太肥。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刘墉书法别具匠心不同与常人且超过别人之处。刘墉运用浓墨来表现的行书随心所欲,自由控制,不讲究粗细线条的对称。此外他的小楷用笔折峰取姿,不但有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风格,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姿。
三、书法风格
在小楷方面刘墉的代表作有《大学》和《小楷册》,其中《小楷册》共6本,24行,共计360字,此楷书很好地反映了刘墉的书法功底,讲究用笔折转,味厚神藏,有庙堂之韵;看似平淡但却内藏风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体呈现风雪傲骨的气势,看似平庸,实则“绵里藏针”,功力内聚,刚劲十足。整体洁净,结合紧密,用笔规矩活泼,不难看出和王羲之、颜真卿以及苏轼等大家的书法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刘墉的行书风格常常表现为大小、繁简、左右、急缓、刚柔、舒阻、轻重、粗细、按提等相互交织。刘墉喜欢用狼毫,用墨特点为浓黑,常常有个字甚至如一个黑团,历史上常因了解不够而产生“墨猪”之诮的误解,但是实际上这正是刘墉运笔走字不同于常人之处。刘墉的行草作品《李白苏轼诗卷》,用墨虽然浓厚,但是绝不会粘滞,展现狼亳笔道强劲的同时,又不失天真清新之风,粗与细的交合,笔到意到,常常会制造出一个奇妙的意境。刘墉的《行书送蔡明远叙》轴,是其五十七岁的作品,此作品部分临于颜真卿的《与蔡明远帖》,此轴用笔刚劲,但初看圆润若棉花,细审则内方外圆,刚柔兼备,整体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刘墉书法成熟辉煌时期的典型代表作。
刘墉的很多书法作品没有特定的定位,不但没有矛盾,反而让人感到更加耐人寻味。刘墉的书法作品传世的较多,比较著名的有《苏轼秋阳赋》《行书立轴》《桑林伐鼓酒如川诗轴》等。这些作品的书法特点为笔锋举重若轻,引而不发,老练深沉。沙孟海认为刘墉的大字主要学习的是颜真卿,颜真卿的字体端庄雄伟,但在刘墉的手里却突然变了一种风格,实在令人惊叹!
除此之外,刘墉的奉敕作品也十分有特点,作品《书弘历平定台湾告成文庙碑》册,此作品虽然是沿用馆阁体的标准,但是保留了丰润刚劲、笔法稳健的特点,字体大小一致,用墨比例恰到好处。在当时馆阁体盛行的时代,这种书法创新十分罕见。刘墉的书法吸收了多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北朝碑版、苏轼书法、钟繇书法等。通过“杂融”和“革命”改造了自己学过的前人书法,以帖学起家,被公认为一代书家之冠。清人张维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
四、结语
刘墉在清代一直享有清代书家极少享有的盛誉。刘墉书法由于受到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艺术表现形式是以“和”为主,表现为清新俊雅及貌丰骨劲的艺术特点。他能由远及近,上承宋代书法大家苏轼、米芾,唐朝时期的颜真卿,三国时期的钟繇,其书法笔力内藏,通过研习融合,吸各家所长,又加以创新发展,超然独出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刘墉的书法作品个性化很强,执笔有独到的地方,擅长于点睛法,用狼毫来追求羊毫的效果,使作品呈现独创性。清代帖学大兴的时代,出现了很多书法名家,而刘墉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他在书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曾国藩、张謇、冯君木、谭延闾、乔大壮等近代诸家均受刘墉书法风格的影响。其对于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扬给予了很多启示,便足以奠定他在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