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秋雨散文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风行的原因分析

2015-03-18孙铭泽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戏剧之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大众

孙铭泽(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余秋雨散文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风行的原因分析

孙铭泽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余秋雨散文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领域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主要从传播学当中异常活跃的大众媒介、文本生产者的创作态度、文本消费者即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文本生产者与大众传媒的联姻等角度来分析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风行的原因,进而论述余秋雨散文创作的风行为知识分子走向市场所提供的借鉴。

散文创作;大众传媒;余秋雨

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特别是学者散文,开始冲破传统散文的桎梏,走向了一条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独特道路。其中,余秋雨作为学者型作家,走在了市场化作家道路的前面,他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具有很明显的市场化倾向。

余秋雨将文学与媒介结合,通过抒情主题和文化主题的双重表达,燃起了当时大众对散文的阅读热情。于是我们看到,从《文化苦旅》开始,到之后的《山居笔记》等,诸多散文精品闯入了人们的阅读生活。余秋雨携带着他的这些文化散文,在这个纯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时代里,意外地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但同时也引来了很大的争议。毋庸置疑,他的散文创作的风行与当时日渐开放的话语氛围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余秋雨本身的创作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传媒的狂欢达成了某种契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众生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时社会的市场化和传媒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感知世界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样也使作家的文学创作取向发生了改变。作家们开始用大众媒介来激活市场、激活大众。人们惊诧于当时大众传媒的活跃状态,这为余秋雨的散文得以刊行和出版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取与大众媒介合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

传统作家的创作,从某种层面来说,属于一种封闭式的创作。作家与市场、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可以说是较远的。很多文学作品,包括古今中外的很多名著在内,绝大多数是在作家本人去世多年之后,才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才得以在市面上畅销。而当今大众媒介的出现,使得文学传播出现了新的形势。作家对市场、读者和媒介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余秋雨由戏剧理论领域转向散文创作领域之后,积极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需要和喜好,适应市场的要求,把精英文化与一般社会文化相融合,对人生大命题进行全面思考,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引领喧嚣时代里不愿思考的人坐下来认真打量我们这个时代,并满足了广大读者长期以来对散文文采和厚重感的双重要求。同样地,他也不排斥与报纸、电视媒体等大众传媒合作,为自己的散文作宣传。

就其身份而言,余秋雨当时已是著名戏剧理论研究者,同时还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这种文化优势使他能够将在戏剧理论研究中积累下的文化感悟与读者的市场需求相糅合,把戏剧理论解读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思考相结合。可以说,余秋雨作为作家,不仅找准机会主动寻求与报社等媒介的合作,并积极主动地向优秀作家、作品靠拢。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余秋雨名声大噪。

可见,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媒介化取向是当代知识分子在市场冲击下的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余秋雨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的转制、社会文化诉求的强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使得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必然要建立在丰富的学识和厚重感的文化底蕴之上,同时还要兼顾到媒体的认可并且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

客观来讲,当时知识经济时代的大众传媒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文学与传媒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代文学时空的关系场。从传播学立场出发,一种新的文学关系——“作家(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媒介传播)-受众(文本消费者)”应运而生。换句话说,就是作家从世界获取信息,写成文学作品,再通过媒介传播到读者手中。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媒介作用能不能实现,关键是读者需不需要、期不期待,由此就涉及到读者的“期待视野”的问题。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简言之,“期待视野”就是读者在以往的鉴赏活动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但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多元的时代,这种活跃,既体现为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体现为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市场开拓的多元性、大众阅读的多元性。而在文学创作领域,真正能打开读者市场的文学作品并不多。由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多元形态表现,使得受众特别需要介于纯文学和俗文学之间的文学样式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恰好迎合了读者这种品位的变化、这种期待视野的变化,将旅行与思考相结合,把感性的才情融入到理性的思维中去。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传统散文或艰涩或通俗的弊病,作品既有强烈的议论又有深度的思辨,它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不乏历史的厚重感,是雅和俗的结合体,典雅中平易,通俗中有才情,这很好地迎

合了读者的需求。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成功的,他最大的成功就是与媒介的无缝对接,与广大读者美好阅读欲望的良好对接。事实上,大众传媒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的作用下,大众媒介成为文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平台。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纸质传媒开始向电子传媒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完全进入信息时代,大众媒介被高度重视。而大众媒介的异常活跃,使得文学作品传播形式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如许多畅销书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同时也有很多热播电视剧、电影转化为纸质文本在市面上发行。

随着文学与大众传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视等媒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影像阅读逐渐取代了文字阅读,无形中使得文学作品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得以广泛传播。于是,站在文化前沿的余秋雨很快找准了表达自我的平台,成为文化名人、学术明星,正如后来的易中天、于丹等。余秋雨深谙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于是积极主动寻求与媒体的合作。1999年,凤凰卫视邀请余秋雨作为主打嘉宾,一起拍摄纪录片《千禧之旅》。这种散文创作方式很独特、很新颖,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由于品牌效应,再加上全国知名电视台同全国学者的关注,余秋雨的名声大大提高,凤凰卫视也获得了高收视率。文化学者主动介入传媒,把散文创作与大众传媒相对接,面向大众,通过媒体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使自己名利双收,显示了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文化的巨大影响。

客观来讲,余秋雨在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的确具有开拓意义,他能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化,自觉地与市场相结合,把文学置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下,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抓住时代脉搏,走文学创作与传媒相结合道路的典范。

知识分子与市场和媒介本身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与大众媒介联姻,并不意味着文学从此走向了世俗,文学与市场、与媒介相结合是文学关注社会、走向大众的市场化尝试,能激发文学的内在活力,创造更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文学形式,也是文学走向市场化繁荣的有效道路。

[1]余秋雨.文化苦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2]余秋雨.借我一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3]韩敏.《收获》的90年代[D].成都:四川大学,2004.

[4]古远清.余秋雨现象大盘点[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

[5]张扬.《文化苦旅》的走红于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1).

[6]赵勇.学者上电视——以《百家讲坛》为例[J].文艺争鸣,2008.

孙铭泽(1994-),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I210.6

A

1007-0125(2015)02-0171-02

猜你喜欢

余秋雨散文大众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余秋雨投其所好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余秋雨投其所好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