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2015-03-18康晓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康晓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浅谈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康晓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高校民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重新整理和补充,既可以充分发掘和整理宝贵的民歌财富,又可以加强高校民歌教学的质量,切实提高高校民歌教学的水平。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以拓展、丰富高校民歌教学资源为重点,以繁荣我国传统民歌、民俗为目的,以创新精神、改革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相互配合,三管齐下,将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变成一项惠及多方利益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精神
传统的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为高校民歌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土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民歌教学任务都是以对资源库的挖掘、学习、研究工作为轴心,其他各项工作渐次展开。可以说,高校民歌的教学已经离不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换言之,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的重新开展,也是扩展和创新高校民歌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虽意义重大且惠及多方,但并非可以纸上谈兵、简单易行,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要谨慎,而要细致,由于资源库的选择和制定直接影响到高校民歌教学的质量,同时还会间接影响到我国民歌发展的水平和进程,因此,对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需要十分谨慎地进行,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民歌民乐资源的发掘上要慎之又慎,不可轻易遗漏任何一种民族形态和文化形态下的民歌代表作品,更不可忽视新近产生的“新民歌”团体的优秀民歌作品;另一方面对民歌资源的编订上要慎重,选择能切实起到教育意义的优秀民歌代表作品,既不能有所遗漏,更不可滥竽充数。
一、对民歌教学资源的拓展和丰富是工作的重点
建设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首先一定要涉及到最直接的眼前利益,即丰富和拓展高校的民歌教学资源,这是此项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最初目的和直接目的,也是此项工作的动力发出点。将拓展和丰富高校民歌教学资源作为工作重心,一方面有利于工作力量的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力,便于工作的统一开展和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最大程度团结和发挥高校知识分子和优秀民歌专家的人才资源,以丰富、拓展高校民歌教学资源为工作出发点,对于一门心思钻于教学教研工作的一部分高校专家学者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这种工作重心所带来的向心力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要做到教学资源的拓展与丰富,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有时代意识,这包括对民歌时代发展的敏锐认识和前瞻,对民歌最新发展脉络的梳理和总结,对民歌未来出路的探索和展望,将这些时代意识融入教学资源的拓展和丰富工作中去,便可以使我们高校的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具有先进性和长远性,从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更为科学合理。其次,要有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拓展和丰富,是一项长期的学术任务,是需要良好的民歌方面的学术功底和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作为支撑的。第三,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由于民歌仍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因此对于民歌的选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认清前路漫漫,做好战线过长、持久作战的准备,才能应对今后而来的挑战。
除高校优秀人才资源的努力外,其他外界因素的努力也应为教学资源拓展和丰富提供必须的支持,首先,政府部门应为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完善工程开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高层入手,直接解决一系列对高校人才而言相对棘手的困难;其次,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民歌保护和宣传工作,为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提供良好的原生态资源;第三,各地民歌创作者要努力创作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敢于尝试新作品,从根源上丰富我国的民歌资源宝库,创造更好的人类财富。
对民歌教学资源的拓展和丰富,是我们进行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直接目的和直接出发点,只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其相对应的措施,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高校民歌教学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从而为其更进一步实现这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繁荣传统民歌民俗是主要目的
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是繁荣高校教学和拓展民歌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则是繁荣我国传统民歌民俗,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浓缩到这一学术、社会活动中去。传统民歌民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一些民族聚居地区的传统民歌和民俗中,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精神,这无疑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对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对资源的发掘和整理,重新探索、研究、考量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因子,在繁荣民歌教育的同时,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保护做一份必要的工作。
在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将繁荣传统民歌民俗作为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和国际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我国面对国际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所准备的一项重要砝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民歌教学发展的需要,将繁荣传统民俗作为其研究目的,会极大增强民歌教学过程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将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做到最好。同时,将发展我国的传统民歌和民俗作为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目的,也会使整个建设和选编过程有一个明确的导向和指引,从而使得整个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不致走弯路、走错路。
要将繁荣传统民歌民俗切实作为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我们的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资源库所选的素材和作品,要有民族代表性和文化厚重感,在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语系下的特色、类型相近或相同的民歌作品,要在其中选择最有文化包孕性和文化代表性的作品选编入库;其次,已入库的作品要强调其所附带的文化烙印,并不能单纯地从声乐教学和民歌教学的方面来学习和研究入库作品;第三,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要贴近文化源头,在文化的源头处理清每一种民歌所产生的文化根源,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做到真正的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思辨性地看待入库作品。
以繁荣我国传统民歌民俗作为主要目的来开展高校民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是在前一部分所讨论的繁荣高校民歌教学工作的基本目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体现这一工程重要意义的实质体现。明确了这一重要目的,我们的民歌库建设工作便可做到有的放矢,不失最基本的方向和路线,也使得这项工作更加具有民族意义和时代价值。
三、创新精神与改革精神是矢志不移的指导思想
我们现下处于的时期,事事都要求创新,事事都需要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作为指导,创新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形态下永不淘汰的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重量级砝码,有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作为指导的工作,无论成败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都不能称为虚度光阴,因此,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在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上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是我们需要矢志不移贯彻的最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我们的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受其指导、围绕其展开、评介其自查。
创新精神与改革精神之所以对于我国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因为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归根结底属于一项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最终要的特质便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质和改革特质,具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文化形态,不仅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而且会帮助其在整个文化领域发展壮大,帮助其形成它特有的文化特色,形成其特有的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在这种文化生命力形成后,这种文化形态——无论是何种文化形态,都会具有其独立生存的资本。回到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来,民歌的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民歌的演唱形式需要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不断繁荣的民歌形态,才会有其在众多歌唱形态挤压下的生存空间,才会被世人所注意、所喜爱、所重视、所研究,因此,无论从大方向还是小方面来讲,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都对于我国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在资源库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作为矢志不移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必须讨论的问题。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要将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渗透到其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去,在做各项工作之前,都应用一种怀疑和尝试的态度去重新思考,试图找到一种可突破的创新之路和改革之路,例如对于一首民歌的教材编写,传统的教材编写思路是先介绍其文化背景、产生原因、艺术特点、表演方法然后配上几个代表作的展示作结,而用改革创新思路重新审视其编写,便会发现还有很多种可使用的编写方式可以尝试,从多种编写方式中找到最好的,最适合于体现该曲目特点的,更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虽然内容一致,但由于创新性的大胆思考,敢于变革形式,敢于尝试形式,敢于推敲各种新形式的优劣,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文化意义便会产生天壤之别。
将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融入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中去,并不是喊口号的纸上谈兵,而是涉及到这项工作每一处细节的重要指导思想,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贯彻好这一指导思想,那么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小处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先进成果,往大了说则是为我国新型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高校民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以高校民歌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为重点,以发展繁荣我国民歌、民俗作为主要目的,以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民歌教学的发展、我国民歌民俗的繁荣,也是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一块敲门砖,对于这项工作来讲,虽然道路仍有许多曲折,但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1]张永芳.“五河民歌”特色声乐教学的实践认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杨传中.浅谈《安徽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4]王海龙.青海地方音乐“打搅儿”[J].民族音乐,2008(02).
[5]黄雅,张馥娟.研究性学习在地方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6]肖燕.试析合肥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梅戏艺术,2011(03).
[7]陈明阳.繁荣冀东地方音乐,打造唐山文化强市[J].大众文艺,2012(12)
[8]王学仲.汉语规范化与地方音乐风格的淡化[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02).
[9]田咏媛.浅谈高等师范院校传承地方音乐的优越性[J].音乐大观,2014(01).
[10]余雯.将地方音乐融入当地普通本科院校歌曲写作课程教学的探究[J].艺术教育,2014(01).
本文为一般课题,项目编号:XJK014ctw010,项目: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2014-2017)。
J652.2
A
1007-0125(2015)02-0153-02
康晓丹(1971-),女,汉族,湖南省新化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