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旋律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及审美要求
2015-03-18佳木斯职教集团技师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李 妤(佳木斯职教集团技师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音乐旋律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及审美要求
李妤
(佳木斯职教集团技师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音乐不但能够有效帮助舞蹈弥补缺陷,指引舞蹈的节奏,界定舞蹈风格,同时也有助于舞蹈主体思想的表达,被称为舞蹈的灵魂伴侣。因此,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注重舞蹈与音乐的有机契合,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
音乐;舞蹈;审美
一、舞蹈与音乐旋律的契合
首先,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旋律除了是人类感官最为容易接收和记忆的信息之外,同时与人类语言之间在音调形式方面还具有直接联系,所以音乐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与听觉方面的注意。旋律在舞蹈风格特点、音律行进及舞蹈形态方面的引导作用都对人类的视觉感官造成了直接影响。例如,在舞蹈作品《东归英雄》中,中部和呈示部的连接位置出现了一段马头琴旋律,其速度音调和抽泣节奏极为相似,若该旋律和母亲的抽泣动作成功重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抽泣动作,同时还能加强母亲哭泣和观众情感之间的有机联系,丰富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其次,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走向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旋律定向而言,一般情况下,若该旋律线向上进行,主要代表加强紧张度和增长情绪;而如果该旋律线向下进行,则代表情绪正处于逐渐松弛的阶段,力度也逐渐减弱。例如,在舞蹈作品《天鹅之死》当中,其音乐由钢琴和大提琴演奏。这部舞蹈作品表现出一只忧伤的、抖动着双翅的天鹅在湖面上随着忧伤的旋律舞蹈,其曲式结构以单三部曲式的结构为主,且呈示部和再现部在旋律与乐思方面都大致相同,而再现部在第二乐句中有连续四个小节的旋律为下行轨迹,该下行旋律和舞蹈当中天鹅屈身倒地、缓缓闭上双眼、沉默死去等一系列舞蹈形象有机地重叠在一起,充分营造出一幅悲伤、心酸、忧愁的画面。
最后,在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中,旋律分类发挥着重要作用。旋律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器乐旋律与声乐旋律。器乐旋律和器乐性能特征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同的乐器的演奏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舞蹈作品当中,通过对人声旋律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舞蹈更具民族性,同时还能加深观众印象。除此之外,声乐旋律通过对各个民族语言的合理呈现,也能够赋予舞蹈以民族属性。
二、舞蹈审美形式特征
舞蹈的形式丰富多彩,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舞者用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将舞蹈的内容充分展现出来,达到舞蹈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舞蹈动作是舞者在舞台上呈现的人体动作的造型和旋律,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才能掌握规范的舞蹈动作。首先,舞蹈动作要讲究规范性。尽管舞蹈是艺术家某种艺术风格的体现,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但舞者并不能凭空来创作舞蹈动作。不同风格的舞蹈具有一定的共性,体现出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例如舞者在表演时要做到动作简洁、干净、利落,动作整体分明、不生硬板滞等。二是舞蹈动作要有节奏感。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等实际上都是对节奏的掌控,所有舞蹈动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节奏呈现出来。正如我们上文所叙述的,舞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生活,舞蹈动作也是从生活中的动作提炼出来的,但生活中的节奏不太鲜明而且较为零散,为了增强舞蹈的节奏感、体现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者会对生活中的节奏进行抽象化和形象化处里,使其更适合舞台演出。例如中国古典舞《踏歌》,就是将生活中的踏足动作进行形叠化处理,舞者用敛肩、含颌、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等舞台动作,创造出整体划一的节奏感,带给观众美的体验。
三、结语
情感是所有艺术形式的核心组成部分,艺术的根本特征就是情感的表现。一部舞蹈作品只有饱含情感,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才能获得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舞蹈表演本身并不仅仅是人体本身和舞蹈动作的展示,更主要的是通过人体和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舞蹈动作,还要充分体会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内在情感。舞蹈演员不能离开舞台角色去炫耀自己的舞蹈技巧,也不能在舞台上随性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要进入到舞蹈作品的情境中去,以作品角色的定位去把握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不是自己的情感,而是所演绎的角色的情感世界。
G613.5
A
1007-0125(2015)02-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