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钢琴学派对新中国钢琴艺术指导的奠基和影响
2015-03-18邵铁夫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邵铁夫(牡丹江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苏联钢琴学派对新中国钢琴艺术指导的奠基和影响
邵铁夫
(牡丹江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在钢琴演奏艺术、钢琴音乐创作、钢琴教学等方面,苏联钢琴学派都有着世人皆知的魅力,吸引着音乐爱好者们。在苏联钢琴学派的影响下,我国的钢琴艺术也逐渐地发展壮大。下文以对苏联钢琴学派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地说明了它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时期的历史关系以及它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指导意义。
苏联钢琴学派;中国钢琴艺术
俄罗斯的钢琴演奏艺术的起步,是从西欧进入了浪漫主义钢琴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开始的。虽然起步时间比较晚,但是俄罗斯的钢琴艺术家们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辛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地学习和研究西欧的优秀钢琴演奏技巧,艺术表演的天地得到了开拓,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国际的艺术舞台上就树立起了苏联钢琴学派的旗帜。深受苏联钢琴学派的影响,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却并没有和俄罗斯钢琴艺术一样在世界上成为一个独立的派别。但是,苏联钢琴学派毫无疑问地对构建本民族的钢琴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苏联钢琴学派的发展体系进行研究对于我国钢琴教育的繁荣也有着推动作用。
一、苏联钢琴学派的形成
十九世纪初期,西欧近代钢琴被沙俄的皇宫引进,外国的钢琴家担任了教师,教授贵族的子女如何进行钢琴弹奏。在皇宫逐渐兴起的钢琴音乐就这样不断地吸引了很多国外钢琴家的目光,数量庞大的外国钢琴音乐的引进和西欧独特的教学方法奠定了俄罗斯钢琴教育发展的基础。自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俄罗斯的钢琴家们开始了走访各国进行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一名出色的俄罗斯钢琴演奏家安东·鲁宾斯坦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1859年,他开始创办了彼得堡音乐学院,这也是俄罗斯的第一所音乐学院,同时俄罗斯音乐学会也建立了。安东·鲁宾斯坦对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钢琴演奏作品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因此而创立的俄罗斯钢琴演奏艺术流派,对世界钢琴演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进行了改革,俄国的训练方法和欧洲的音乐文化也得到了普及,正因如此他也成为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奠基人。1859年,尼古拉·鲁宾斯坦也就是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创建了俄国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1864年建立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然后成为了院长。作为俄罗斯音乐人才的培养基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被鲁宾斯坦兄弟创建了,也变成苏联钢琴学派的发源地。他们从西方的音乐文化中吸取知识,却并不一味地照搬德奥的音乐传统,吸取斯拉夫文化土壤上的营养,俄罗斯崭新的音乐风格就这样形成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在不断继承德、奥、匈、法钢琴演奏风格的过程中,形成了苏联钢琴学派。
二、苏联钢琴学派的特点
苏联钢琴学派始终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的原因,就是继承了斯拉夫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热心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也可以通过反映民族艺术天性的艺术观来表达,充沛的情感以及丰硕的艺术成果极具个性地反映了时代以及民族的特点。
(一)丰富的民族钢琴音乐作品
俄罗斯作曲家们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合了非常多的元素,如:风俗习惯、本国诗歌、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民间音乐、戏剧、自然风光等都被变成了音乐元素,然后用俄罗斯特有的音乐语言,深情地加以表达。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家从格林卡的创作一直到十九世纪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的音乐创作。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对一年中每个季节的自然风景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且融合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情感、思想等元素,升华了作品的内涵,是俄罗斯民间音乐语调的真实反映。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是作家运用了大量的音乐语言,再现了俄罗斯画家哈尔特曼的部分作品中的内容,深刻地体现了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
拉赫曼尼诺夫、普罗柯菲耶夫、斯克里亚宾是二十世纪初期的三位著名的钢琴家兼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作品正说明了俄罗斯的钢琴艺术踏进了世界乐坛。继俄罗斯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之后,拉赫玛尼诺夫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的音乐家。晚期的浪漫主义风格是他作品的主要特色,作品形象明显、织体繁复、和声色彩浓厚、表现力强、音响厚实,悲剧性和情感色彩都非常浓郁,是民族音调的回响和俄罗斯大自然气息辽阔的真实体现。另外,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和卡巴列夫斯基等人在十月革命后渐渐地成长起来,他们的作品为世界钢琴乐库添加了全新的财富。
(二)优美而具有歌唱性的民族音乐风格
歌唱性是苏联钢琴学派的主要特征,在演奏层面上,要追求奔放的浪漫主义激情、细腻明朗的抒情,音乐表现力要尤其丰富。在创作层面上,钢琴的音色是通过声乐的观点描绘出来的,将技巧与旋律完美地进行结合,旋律的发展强度和音乐线条的开阔是值得注意的,琴声更要有像人声一样的饱满的情感。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理性、对作品的分析理解、完美细腻的演奏处理等方面,使之和谐、形象、具体。
三、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
教会学校和新学堂的兴起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促进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学堂乐歌”在促进钢琴音乐的引入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在清朝政府和中国民国政府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之后,变得模式化、正式化。西方音乐教育体制通过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音乐课的介入,对中国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中国的钢琴音乐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教师在中国刚刚诞生的音乐学校中出现了。1929年,鲍里斯·查哈罗夫还被萧友梅请来主持学校的钢琴教学工作,同时他也是我国作曲家丁善德的老师。在这个时期,很多的钢琴教师被我国的音乐学校聘任,为我国专业钢琴教育的起步和最初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频繁的钢琴艺术交流在苏联、东欧国家还有我国出现了,最突出的就是钢琴家的访问表演,中国的观众也为俄罗斯钢琴家的精妙技艺所折服,钢琴艺术交流的局面被打开了。由苏联政府委派的三位钢琴专家迪米特里·谢洛夫、阿拉姆·塔图良和塔姬雅娜·彼得洛夫娜·克拉芙琴柯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培养下,我国老一辈的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刘诗昆、顾圣婴、殷承宗、周广仁等人成长起来了。
以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为着眼点,苏联模式的钢琴教学推动了中国钢琴事业的腾飞,并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演奏上还是创作上,苏联钢琴学派对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钢琴艺术也随着俄罗斯钢琴学派研究的深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样也能够保留中国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并能够与世界音乐文化接轨。
[1]李晓莹.俄罗斯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二十世纪上半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2]王宇靖.苏联钢琴学派给中国钢琴教学的启示分析[J].艺术研究,2012(04).
[3]卞萌.俄罗斯钢琴艺术的精髓——写在穆里娜教授的首次访华之后[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4]吴燕.俄罗斯钢琴演奏教学法简介[J].黄河之声,2008(02).
[5]熊晓辉.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6]王艺璇.论苏联钢琴学派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8).
[7]李沛建.涅高兹钢琴艺术教学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范课题立项,立项编号:2014B112
J624.1
A
1007-0125(2015)02-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