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二人转戏剧语言的口语化

2015-03-18刘大权

戏剧之家 2014年21期
关键词:口语化淑芬唱词

刘大权

摘 要:与其他艺术作品的语言相比较来说,二人转的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不失艺术张力,是东北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这种独一无二的 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超越的。而且在二人转艺术的带领下,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如小品、戏剧、电视剧等,也深受其影响,将二人转的元素加入其中,使艺术形式的表演效果大大增强。二人转语言中夹杂着很多东北方言词汇,造成强烈的听觉效果。演员十分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语音修辞(押韵、谐音双关、歧义 等)、词汇修辞(熟语、歇后语的仿拟、引用,语音偏离与变异等),增强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带来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二人转;地方语言;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J8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15-01

二人转语言是直接供广大观众欣赏的口头语言,产生于农民之口,流传于城乡之中,扎根于东北大地。它在口语化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和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带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口头语言。如把找东西说成“掏登”;把最小的说成“末末渣儿”;对人不好说成“糟践人”;把损失说成“白瞎”;什么地方说成“哪疙瘩”;不相信说成“真事儿咋地”;不成熟说成“半拉架儿”;马上不叫马上“立刻亮儿地”;为了不叫为了,叫“图希”等等。这些语言直朴、明快。

说口语化鲜明就是指它的词义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在二人转唱词里描写人物时,由于运用了鲜明的地方口语,因此,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也就十分鲜明地得以体现。比如《新村佳话》中金秋霞骂她丈夫的一段唱是这样写:

金秋霞脚踩门槛双手把腰插,/骂一声没长心的田春发。/当个小破村长就不知官儿多大,/两元钱开小店你这顿究踅达……/谁显着你的的嗖嗖、蹿蹿达达、咋咋呼呼、摆摆划划、虎了光叽瞎扑喳,/我问你究竟图希个啥。

这五句唱词,口语就用了十几处,一听便可知道是一个直言快语、泼辣洒脱东北农村妇女在数叼人,由于语言直朴鲜明,人物性格也明显地突出了,这样的唱词既土又哏,既有鲜明的东北地方语言个性,又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

再如《倒牵牛》中勾丽秋骗来周老六的牛,骑在牛背上唱她幻想发财的心思,也具有上面的特点,她唱道:

人生在世谁怕钱咬手,/有钱干啥都自由,/吃鱼肉,/喝啤酒,/骑“屁驴子”,/住洋楼,/买个立体声,/再把“摇摆”扭,/四十来岁咱也品品那是啥劲头。

这段口语化的唱词,“屁驴子”不用说那是指摩托,特别是这里说的“洋楼”却是一句地地道道的东北庄稼院的土话,勾丽秋幻想发财,想享受点现代化生活,想“洋”的东西都用土话说了出来,语言新鲜明了,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心理也坦露无遗,性格鲜明突出,从字面上看反映现实生活有深度,有时代感,观众听了也觉得格外亲切,别有风味。

口语化二人转地方语言的朴质性,是说它纯真而没经过修饰。

比如二人转的“说口”绝大部分都很纯朴真实,因为它本身就是口语的语言艺术的加工与提炼,在剧情发展中有承上启下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言简意赅、生动感人。《悔亲合亲》中柱子妈郑大娘要别黄儿子的婚事,郑大爷不同意,他说了这么一段话:(说口)“咋的,这事儿咱柱子还不知道,回来一听呵,准得炸庙儿。他和淑芬好的没着没落儿,真要给别黄,怕你架不住他那顿闹,今儿个要寻死,明儿个想上吊,死不了也落个疯疯张张五迷三道,等到那前儿呀,就怕你哭都找不上调儿!”

这段“说口”口语化特点非常强,自然流畅,毫无雕饰之感,特别是“没着没落儿”这句口语用的妙极了,只四个字说出了柱子和淑芬的感情程度,究竟好啥样?没用那些海誓山盟的语言来形容,而是用了这样的一句土语“没着没落儿”,在农村遇事毫无办法往往说“没着没落儿”这里用它形容柱子和淑芬感情好的没法再好了,语言直朴、自然、亲切余味无穷。真是“不言似有言,妙在不言中”这样的口语观众爱听、受益非浅,有台上一语、绕梁三日之感。

运用地方口语写出的二人转还非常纯美,如前所举,《新村佳话》里,虽然是金秋霞骂她丈夫的唱词,但并没有丝毫的脏话出口,正面骂丈夫,侧面却起着夸她丈夫的效果,夸她丈夫大公无私,一心为群众着想。语言鲜明、纯朴高洁。而《悔亲合亲》郑老汉说服郑大娘也没有半个不健康的字眼出现。但是我决还不能不承认,在过去的个别作品里确实有些不健康的口语,还有糟粕存在。所以,人民大众的口语经过作家的加工、提炼用到二人转上是很具有纯洁性的,它并不是生活语言的照搬,这样能使二人转语言富于口语化,更有其新鲜性、生动性,纯洁性,而且富有表现力。这样的二人转语言观众还易于接受。

猜你喜欢

口语化淑芬唱词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我要读一年级了
下课时间
明代戏剧唱词“白”范畴非原型颜色词研究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邢非的诗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