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

2015-03-17郭令飞葛华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时机肠梗阻胃肠

郭令飞 葛华

摘要: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提高外科治疗肠梗阻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外科医师对肠梗阻的认识及认知。方法 选取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因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9例好转出院,其余的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鉴于目前医患矛盾及其紧张,而胃肠外科中尤以肠梗阻病情最为风险及难以把握,所以严格把握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干预应该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时机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该病病情复杂多变,变幻莫测,来势凶猛,尤其目前是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及伴随基础疾病较多,或隐匿性心肺脑疾患不易术前查出的情况下,诊治不当或延误诊治,将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死亡。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把握、以及术后再梗阻、再加重粘连及或再手术一直是困扰普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而目前各项检查如血检报告及器械检查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急诊患者在有时不允许搬动的情况下,术前检查不能及时有效反映肠梗阻病情变化,导致延误手术,导致误诊率和病死率偏高。现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100例肠梗阻患者及其中手术治疗的80例的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18~86岁,其中有腹部手术史者55例。

1.2肠梗阻病因分析 25例肿瘤性肠梗阻中直肠肿瘤15例,右半结肠肿瘤占8例,回场尾部肿瘤2例;25例嵌顿疝性梗阻中5例为腹内疝,10例为股疝嵌顿,8例为腹股沟斜疝,2例闭孔疝;10例肠扭转患者中小肠系膜扭转8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肠穿孔后腹膜炎1例;粘连性肠梗阻均有腹部手术史,保守治疗治愈20例,手术医治20例。

1.3方法 60例持续腹痛且阵发性加重并伴有腹膜炎体征,或症状与体征极不相符,腹部可扪及异常包块,均采用急诊手术治疗。20例保守医治无缓解,实施开腹手术,保守治疗时间12~72h。手术方式:腹外疝松解及修补术、肠切除及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回场末端肿瘤切除及造瘘术、结肠和直肠癌根治术及造瘘术、肠穿孔修补术等。关腹前均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盆腔,术后放入术尔泰等防治肠粘连,并放置引流管1~2根腹盆腔引流。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78例,19例好转出院,3例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讨论

3.1病情分析 肠梗阻是一种病情危重、变化莫测,难以及时把握手术指征的常见急腹症,尤其在经济不发达,思想尚未完全解放、文化有差异的本地区,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不认识及理解有误,以及医护人员以往对肠梗阻采取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手段有一些争论,手术治疗时机的及时有效掌握还未完全达成统一认识,而且腹部手术后没有一种有效的防止粘连的方法,术后还会发生新的或更加严重的肠粘连,因此在将要及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时,应尽早确定手术治疗方案,排除再手术、再粘连、再梗阻的观念。

随着近年来腹部CT在胃肠外科当中的飞速发展及进步,我们对100例患者全部行腹部CT检查,均显示肠管扩张积液、管壁增厚等肠梗阻征象,并且对肠梗阻点的指示及梗阻原因、肠管有无绞窄等给我们提供及时有效信息,并结合临床指导患者是否需要手术干预治疗。我们认为出现下列情况后髙度凸显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①腹痛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加重及无明显缓解,部分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②呕吐频繁,呕吐物及排泄物可为血性或粪便样,或腹穿液为血性,注意穿刺适应症;③体温升高,脉搏增快,血象白细胞增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增高更据临床价值;④早期出现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腹式呼吸减弱、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体征;⑤腹部体征及症状不一致,腹部出现异常肿块;⑥病程进展快,早期可出现休克症状,经抢救休克医治效果不佳;⑦肠梗阻经胃肠解压,禁饮食等保守治疗12~72h后无好转,病情迅速恶化, 即可果断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手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在体弱及髙龄患者、并且具有高血压及或糖尿病、肺部疾患、脑梗塞等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虽然有部分即使已经发生肠绞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体温可不升,血象可不增高,腹痛也可不十分明显,应特别引起重视,临床观察必须仔细,不可盲目认为是病情好转及平稳的迹象。

3.2手术时机分析 在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中要重视病情的演变过程,分析腹痛的部位、程度和性质,明确梗阻发生时有无肠缺血或坏死,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检查技术,及时掌握好手术时机,解除梗阻并防止肠绞窄发生,单纯性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后更为凶险,单纯性肠梗阻如在早期(病情发生后24h内)手术(开腹或腹腔镜),死亡率则明显减低,甚至预后较好;如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增高至10%~30%左右。所以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行手术医治。在积极医治的基础上,应认真观察是否有肠绞窄的发生,一旦出现,手术争分夺秒,不应考虑其他原因,除不能承受手术例外,均应手术尽快解除梗阻病因。

3.3结论 综上所述,应密切动态观察肠梗阻病情的演变,一旦有肠绞窄的早期征兆或不能排除绞窄可能者,均应尽早进行手术,避免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反复发作的肠梗阻,应该在早期或缓解期行手术治疗(开腹或腹腔镜探查),排除再手术、再粘连、再梗阻的观念。鉴于目前医患矛盾及其紧张,而胃肠外科中尤以肠梗阻病情最为风险及难以把握,所以严格把握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干预,尤其是腹腔镜在胃肠外科中的广泛应用,应该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宁.重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689-691.

[2]彭宝岗,梁力健,胡文杰,等.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5):474-476.

[3]Ogata M,Imai S,Hosotani R,et al.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strangulation in small bowl obstruction[J].Br J surg,1994,81(3)∶421-441.

[4]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2-1495.

[5]Iain D.C,K,Mervyn A,Kroeker HM.Biphasic CT with mesenteric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3,229(1):91.

[6]陈军,何晓东.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国医刊,2002,37(6):20.

[7]伍晓汀,周勇.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

[8]杨荣京,付双印.193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2):119.

[9]李好朝,王成义,冯书梅.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治疗[J].中国普通科杂志,2005,14(10):767.

[10]沈孝利.剖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07例治疗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1):54-55.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时机肠梗阻胃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