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的管理建议

2015-03-17张为俊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慢性病危害建议

张为俊

摘要: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群体,通过分析我所存在的患病率高、用药情况复杂、用药依从性差等现状,分析原因、危害,提出合理化的管理建议,以进一步改善现状,更好的为老干部服务,让他们安度晚年。

关键词:慢性病;现状;原因;危害;建议

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往往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

我所现健在老干部59名,年龄为82~94岁,平均年龄86.9岁,依照年代年龄划分,他们都属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及心理因素的长期积累最终形成疾病形态的损害,他们成了慢性病的高发人群。

1 现状

联合用药在某些疾病是可取的甚至是必须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就强调[2]老年人降压治疗应为多种药物联合、逐步使血压达标;但对于冠心病、脑梗塞后遗症等慢性病,辅助性的活血类用重复用药现象严重。

我所现有遗孀81户,合计共138户(其中有2户为双军人),其中购买并且正在使用无药准字标志的保健品的有98户,比例达到71.01%;每次购买金额最多达到2万元。大多数商品成份不清、作用不明,功效被片面夸大。我所曾发生过1例老干部因自行服用该类商品后,出现意识丧失的严重低血糖反应。保健品逐渐占据了治疗的主导地位,与正规治疗的必须药物主次不分。

1.3依从性差:用药依从性(drug compliance,medication compliance)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老干部的疾病复杂、合并症多,联合用药普遍,且他们的认知、辨别、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治疗方案的复杂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我所实行的是每月送药上门服务,除了住院之外的口服药物过程都是在家中完成的,大多数老人是独居,子女疏于照顾,不能很好的辅助老人完成服药,这就极易发生用药不当问题,容易造成悲观、消极情绪,不利于他们坚定治疗信心。

2原因

2.1心理期望值高:离休干部属于老年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上级对"两高期"老干部保健要求的不断提高,军地可利用的优越的医疗资源不断丰富,这就增强了老干部医疗优越感、治愈疾病的信心,对延长寿命的心理期待也随之增强。

2.2追求新、贵药:新药的推出代表了医学的发展进步,但对个体疾病而言没有必然的联系,许多价廉的经典药物是经受了临床检验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与药效并不成正比关系。

2.3药物调整不规范:市场上同类型的药物选择面很广,同一种药物,厂家、商品名、剂量、剂型、包装、是否进口都可能有差异。同样是高血压药,对每个人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服药后短期内不见效或未达到心理标准,就急于换药,完全违背用药调整原则。根据药效动力学,药量的增加达到最大效能后,再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也不会增加,增加的只是副作用。

2.4监管不到位:现在医院对于疾病的诊疗十分注重专科专病,由于病情需要,老干部常需多方会诊,医疗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诊疗意见不完全统一。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不能恰当的取舍并及时调整,就必然导致用药情况人为的复杂化。

3危害

3.1导致医疗副作用 年龄的增长导致生理条件发生变化,这会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多重用药加重肝脏负担,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及其代谢物清除率下降。据报道约1/3使用5种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每年都会发生药物间不良反应。

3.2浪费了医疗资源,增加了医疗费用根据我所2011~2013年逐日药品消耗统计,有1种慢性疾病的老干部药费支出为4156.8元/年,患2种的为5724.90元/年,而≥3种的达17962.55元/年。单纯根据患病的数量合计计算,患有≥3种慢性病的老干部花掉了整个药费开支用的91.37%。

4建议

4.1加强用药知识宣传 用药的乱象很多来源于对用药的安全性认识不够。通过教育提高老干部的认知水平,调整用药心态,指导他们正确区分保健品、药品,明确主次关系,不轻信广告宣传,不滥用偏方、秘方,合理使用保健滋补品。用药知识的宣传要以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力求能让各年龄段的老年患者理解,并要建立定期随访制度。

医生可以参照《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重点对一些药物的禁忌症、药物搭配等方面讲透;及时纠正服药方式、时间上的错误:如阿卡波糖在吃第一口饭时嚼服,这样才能最好抑制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很多人迷信中药、中成药没有副作用,文献中也有大剂量吃中药后出现高钾血症,引起严重心脏不良反应。

4.2提高用药依从性 研究表明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老年慢性患者治疗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并发症,从而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医药资源,减少药物浪费。提高依从性是除了传统的医疗保健服务和随访干预措施以外探讨完善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慢性病干预体系的新要求。比如可以用排药法帮助服药[3]:这主要是针病情稳定,我们为老干部发放了专用的排药盒,标记清楚服用时间早、中、晚,将需要服用的药物摆放在站立的小格中,服用完毕后,将小药格推到,表示已经服用了。

4.3丰富保健内容 根据澳大利亚药学会(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PSA)的老年人用药指南[4],若遵循以下步骤用药,将会提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风险。在使用一种新的药物前,健康护理人员需要提出的基本问题依次是:用药是否必需?正在接受治疗的病症是不是正常老化的一种表现或某药的不良反应?如果合适,是否有非药物治疗手段供考虑或尝试?药物治疗的益处是否大于风险?

4.3.1建议建立慢性病人药历[5]药历类似病历,是专门用来客观记录患者用药史的,这就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慢性病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转归及时调整,药历书写可防止药物相互作用,还可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药物安全性、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4.3.2建议建立个人家庭服药卡式样

建立个人服药卡用并教会老干部正确填写、使用。将他们所服的全部药物连同卡片一起放在一个固定容器内,容器置于醒目位置,便于提醒服用,并指导每次服用后在卡片上填写上服药时间。

4.3.3建议使用ADE(药物不良事件)记分卡提高用药安全性2013年9月,在线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表明,应用ADE记分卡可以有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虽然该评估表未明其未显著减少ADE发生率,但ADE记分卡可以改善专业人员对ADE相关问题的认知,参与的医生、护士和药师均认为它有助于改善患者安全并减少ADE发生率。

4.4加强医务人员管理 基层干休所大多缺少专业药师,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合理减少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之外一般都应尽量少用药物,一般合用药物应控制在3~4种;非药物治疗,可减少混合用药的机会:如物理疗法或身体锻炼对肌肉骨骼疾病是有效的,并且没有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毒性;放松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焦虑症,并且能够替代抗焦虑药;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而且可能不再需要抗高血压药和降脂药[6]。

多数老年慢性病人都联合用药治疗,除西药外还会有中成药、中药饮片等,药理药效机制复杂、各不相同。应用时要遵循的是避免配伍禁忌,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效果。

总体来说,老年人所需的药物剂量较小,特别是一些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尤其需要重视,生理的多样性要求按个体反应调整给药方案,并及时重新评估。

5结论

干休所离休老干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让他们安度晚年,身心健康最重要。随着全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针对慢性病的发生规律,卫生部等部门已经着手"上海长风研究"等较大规模的慢性病规律的跟踪调查。作为干休所的保健医生,我们任重道远,一方面立足自我,通过完善丰富自身的保健内容,使老干部从中受益;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关注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借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政府决策依据,为老干部提供更加充实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鹰主编.老年医学进展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23-27.

[2]李小鹰主编.老年医学进展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384.

[3]刘玉芬.社区老年慢性病服药的护理.中国社区意识·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13):201.

[4]彭晓晔.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用药特点与对策[J].中国执业药师,2010,10:13-16.

[5]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Australia Pharmaceutical Formulary and Hadndbook[M].20th ed.Canberra: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2006:209-211.

[6]彭晓晔.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用药特点与对策[J].中国执业药师,2010,10:13-16.

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慢性病危害建议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药+酒 危害大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酗酒的危害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