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心
2015-03-17翁秀美
翁秀美
从先民最初的刀、斧、锥等生产工具,到用于祭祀、礼仪、丧葬的璧、圭、琥、璜,及至为器皿、奁具、耳杯、观赏器物,做头饰的笄,脚饰的钏,衣上的坠饰,佩戴的串珠,玉的形象千姿百态,品貌俱佳;玉的内心清澈光洁,莹润细腻。
传世美玉,宛如仙品。无论是红山文化中的蜷曲成“C”字形、龙体刚劲的《碧玉龙》,良渚文化里外方内圆、形体宽大的《玉琮》,还是长裙曳地、长袖漫舞的舞女玉佩,丰硕饱满、生动写实的碧玉车马人,均为无数中国古代艺术工匠们的智慧与汗水凝结而成,一道道刻痕或宛转或粗犷,构造细腻,精细入微,风格尊贵典雅。
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焉墓出土一件玉琀蝉,美质良工,俊逸挺拔,用新疆顶级羊脂白玉制成,通体洁白晶莹,光滑轻巧,直欲振翅飞去。明代苏州陆子冈,被称为“吴中绝技”。其《茶晶梅花花插》,以腊梅老干为瓶体,茶晶上一绺白色为梅花,巧色琢出白梅和褐色的枝干,构思巧妙,宛若天成。细观之,虽不曾临水留疏影,却似有暗香隐隐浮动矣。
泱泱华夏,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生生不息,玉在其中,已走过漫漫千年。
玉,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丝绳上端为绳结。《说文解字》注解为:“玉,石之美者。像三玉之连。│,其贯也。”是说,玉,美好的石头,像三块玉连接起来,中间的竖是穿玉的绳索。
这美好的石头不仅是装饰,还有以之作为修行树德的教示。孔子曰: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其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忠、信、德等君子的品节。《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佩玉正如这“玉”字所示,往往不只一玉,一走动佩玉便发出叮咚的响声,是以君子佩玉,只有心中坦荡无邪,行走时从容端庄,玉佩才会随之发出有韵律的悦耳的声音。周代奴隶主还以玉衡量人的品格。《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玉饰佩件多为情人之间表达爱情的信物,只因它晶莹清澈,表里如一,任时光荏苒,不变其心。民间有玉饰,一石二品,成双成对,有凤凰、狮子,一公一母,当情人一散一聚,玉饰也一分一合,见物如见人。在此意义上,这样的信物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女驸马》中冯素珍与未婚夫李兆廷花园分别时,将一对玉麒麟分开,彼此各存,后为救夫君,不辞劳苦,万里行,求功名,终得“麒麟成双人成对”,人玉两团圆。
春来秋去,日月更迭。千年以后,已是信息时代,通讯发达,恋人定情时、分别时,难以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那种幽深低徊的情意,或许很少用传统的方式以玉制饰物分而赠之,不过网络与手机的沟通变天涯为咫尺,感情的交流也更简捷方便,只是,渐渐的,少了一种有质量的深情与相思,和一份庄重典雅的情怀。
但放眼周围,佩玉者却不在少数。人常说玉有灵气,佩玉不仅增其美质,还可健身、辟邪、保平安。时见有女子腕上戴着玉镯子,耳边悬着玉坠子,通透细腻,翠色鲜艳,白如凝脂,看她举腕托腮时,看她抬手取物时,身形折转,玉饰生辉,相映着人也如玉,别样的婉约风情盈盈漫开,古典与现代的美在不经意间已融为一体。
身边有串小小的玉蝉手链,墨绿,六只,双翅收起,雕刻精致,在腕上盘成一圈,蝉儿们首尾相连,玉质温润,乖巧可爱。还有一年,游至洛阳一寺,因缘凑巧,于三十人里被点出,香火缭绕、钟磬声声中,请回一枚白色玉佛坠子,形象端正,润泽动人。遂戴于脖颈,从未取下,至今已十年。心中深信与此玉有缘,久之,也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愿彼此皆平安。
将玉,在眼前,细细凝视,由象而入境,渐觉深邃空灵。这玉,从何而来?它最初的混沌为谁人发现,最终的生命形象又为谁人赐予?看每一条线,每一缕皱折,无不生动舒展,神致如飞,心与之碰撞、渗透、交融的同时,其物态形象又被精神所化,真切感受到对面时空中那个琢玉人的身影,他的凝神,他的期待,他的任情恣性,玉的每一处痕迹都是他心灵一霎那的情感体验,经他的妙手,经时光的传送,落在我们手中的,是令人惊叹的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品。也许,这便是玉的原貌,沉于蒙昧之中,为待知音;当我们与某种玉器一见钟情,莫名喜爱,焉知不是与创造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是玉的知音,亦是另一颗心灵的知音呢?日月轮回,尘世辗转,不早不晚,恰恰遇见,握在手中的,是线条里流动着的生命情感,同时更承载了百年千年前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质朴敦厚的操行与品质,这样一种缘份的适时抵达,如清风揽明月、流水落空山般的恬淡清和,我低头,怦然地,心动心喜,甚至该深施一礼;抬头,却是谁在轻轻颌首,微微而笑……
托玉于掌心,晶莹饱满之外,有一种美妙的感觉慢慢抵达内心:优雅,和美,安宁。这样的感觉,竟恍如那日,黄昏,喧闹渐远,有玉般的寂静,老天多情,又为我添上古朴的小镇,小镇里的人,或从窗里探身,或轻声软语相问,使人如行画里,欢喜不尽。
上小桥,桥下水埠边,有一老一少正在浣洗,阿婆斜襟小褂黑布鞋,收拾得干净利索,脑后发髻插支玉簪,衣袖卷起,不紧不慢地捶衣裳,手腕瘦小,青玉镯不时垂下,阿婆的头微微摆动,玉簪发出隐隐光芒,岁月揉搓里,不失色,不失真。镯与簪,在阿婆身上轻轻晃动,晃得眼花,恍似进入另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里阿婆泻玉流光的花样年华。年华里时光翻转,玉与人始终为伴,不言不语,却慰藉了多少喜乐悲辛。静静看着,温良素朴的老人举手投足透着不一样的宁静秀润——那是玉饰的灵气与精神么?老人转头和孙女说话,微微而起的笑意让她原本安静的神态漾起圈圈涟漪,女孩一边弄水,一边仰脸咯咯笑,皓齿明眸,如花似玉的清秀啊,此一枚好玉,倘用心雕琢,精心养护,假以时日,定为佳品。一老一少相牵离去,仍在痴想,不妨有风过,悄悄地,乱了衣裳。
说不清,这最美的石头,有怎样清雅的身影,迷人的气场,低调里蕴着华美,华美中又显淡泊,自身有品有格,对人有始有终。尘世之中的娟好静秀,烟火之外的莹润冰心,成就她无法形容的高贵与唯美,让繁华苍凉的光阴,也有纯净的清亮,让平常人的日子,美好,如意,吉祥。
期待——玉的性情,融入我的气息;我的心灵,得到玉的滋养。不论是观赏还是饰物,都望能不弃不离,直到老去。人生纵短,也短得千回百转,光华灿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