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研究
2015-03-17谭志勇
谭志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研究
谭志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人才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而学校则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校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初步论述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站在教育管理视阈的角度上提出建设和谐校园的举措。笔者认为,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建立首先需要转变相关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确立正确的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其次还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再次还需要优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最后,和谐校园的构建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
教育管理视阈;和谐校园;构建研究;学习环境;人际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能够为民族凝聚力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在我国,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而教育是提高一个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校园和谐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必须重视的重点问题。本文中提到的教育管理就是学校的管理团队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管理的组织、内容、职能、理念和措施等,这些方面能够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型社会,人类对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因此怎样建设和谐的校园是一个集理论、实践于一身的重要问题,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站在教育管理的角度上对和谐校园的构建进行初步研究,希望能够给实际的工作带来启示。
一、和谐校园相关论述
所谓的和谐校园就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以校园为纽带,集各种教育要素于一身,具有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特点,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桥梁,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整体效应的集中体现。
(一)和谐校园的概念
在社会学的角度上来看,和谐校园主要表现在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这样能够使社会各界均处于一个较为融洽的环境之中;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上来看,和谐校园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平衡;站在内部环境的角度上来说,和谐校园体现了教育的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站在外部环境的角度上来看,和谐校园能够使学校与社会各界和谐共存;站在教育本质的角度上来看,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健康发展。
(二)和谐校园的特征
和谐校园的建设符合人性和教育的规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开放性。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科学性就是指和谐校园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主性就是指和谐校园实现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打破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发生;人文性体现了和谐校园文化价值的核心;开放性这一特点打破了单一的课程教育模式和观念,真正实现了课上与课内、校园里与校园外、学校与社会等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促进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它是一种办学的理念,是一种管理的模式,更是一种人文之光,是目前教育管理视角下校园建设的目标。
二、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构建的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世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教育改革措施不断深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需要将其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文本拓展到教育管理之中,而和谐校园的建设则满足了上述的要求。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教育转型的重要方式
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阻碍,和谐校园的构建则能够促进传统教育和思想转型。
(三)和谐校园的构建能够为社会输入更高质的人才
和谐校园的构建在培养人才方面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情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入更高质的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构建的措施
(一)管理者需要重视和谐校园的构建,并且需要明确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
上文中论述了和谐校园构建的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校园建设的情况上来看,相关领导者对这一方面的重视还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笔者认为想要落实和谐校园的构建,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和谐校园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校园建设的目标。有了思想观念的引领, 管理层的领导就会加大和谐校园资金的投入,适当地增加校园的相关设施和设备,为学生、教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转变教育管理的理念
所谓的管理理念就是指相关组织对活动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种行为观念,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本质的属性情况进行管理、对管理的权利进行管理、对管理的智能发挥情况进行管理、对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等。在校园构建的过程中,教育管理涉及到日常事务的方方面面,管理的体系较为庞大,因此,人际隔阂、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利益驱动、追求物质享受等不和谐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系列的不良情况的产生与老旧的教育管理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管理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带来了启发,简单来说,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的主要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的相关要求构建和谐的校园。按照科学发展的相关要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这一方面延伸到和谐校园构建的过程中就是在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和教师的利益放在首位,维护其合法的权益。2.需要强化相关领导为人民服务的仪式,做人民的公仆。这样能够将服务观念落到实处,弱化相关领导的权利,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真正做到尊重。3.需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能够深入了解教师与学生的真正需求,能够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排除忧难,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另外,在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文化,做到洋为中用。
(三)营造一种和谐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管理氛围能够协调各个管理系统,使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实现均衡,这样能够更加顺利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想要在校园构建的过程中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管理氛围就需要将教师、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建立和谐的管理机制为目标。笔者认为,在营造和谐管理氛围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强化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格,不断完善自身的形象,这样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师生进行一定的影响。另外,和谐管理的气氛需要贯穿于校园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在整个校园之内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遵循精简原则和效能原则,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促进人才的流动,完善管理的体系。
在和谐校园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体现民主意识,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机构的设置等方面,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其主人翁的意识,还能够促进和谐氛围的建设。
另外,在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这样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和谐”这一理念。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改变人际关系。改变师生人际关系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体育活动等方式进行。
(四)优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管理过程中,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当属教育管理的人才队伍。教育管理人才队伍是特殊的一种群体,其肩负的任务极为艰巨,因此相关管理者的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均是和谐校园构建的影响因素。但是,从目前的局势上来看,对人才的队伍的建设还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在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管理队伍未来的规划不足;(2)管理队伍的人数较为庞大,管理的观念较为陈旧;(3)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4)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这一情况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仅仅对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的知识,但是却不具备管理方面的知识。
因此,需要对管理人才队伍进行优化,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目标。另外,在用人方面需要加入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提高办事的效率。
(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同时,管理制度也能巩固保证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
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首先需要不断地完善干部聘任制度,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岗位责任机制的确立能够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1]王蓓颖. 谈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 教育探索,2012,(11):111~113.
[2]党永军. 教育管理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 成功(教育),2013,(23):173~174.
[3]黄明娣,徐芳丽. 论社会资本理论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7~101.
[4]肖光军.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8.
[5]刘林. 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8):124.
[6]杨筱. 大学教育管理机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36):17.
[7]孔卫萍. 公共管理视阈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内容体系的构建[D].沈阳:东北大学,2009.
[8]鲍幸. 和谐校园视阈下高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关系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3.
2095-4654(2015)03-0096-03
2014-10-09
G6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