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小说《马丁·伊登》中探寻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2015-03-17李晓凡
李晓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从美国小说《马丁·伊登》中探寻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李晓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提到美国批判主义现实文学,就不得不提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以及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大都源于现实生活,《马丁·伊登》同样如此,甚至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同作者杰克·伦敦的成长经历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也同样以相似的悲剧结局收场。
《马丁·伊登》 ;杰克伦敦;人生悲剧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也是其为数众多作品中最为成熟也是最具有批判性质的一部。杰克·伦敦被称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先驱,在《马丁·伊登》这部作品中,作者出色塑造了文学长廊中的经典角色:马丁·伊登。同时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也是作者个人奋斗史的一种再现:早年的悲惨经历、刻苦求学、发奋写作、最终成名,这也是杰克·伦敦本人所经历过的,然而马丁·伊登的命运却是以悲剧收场,正如杰克·伦敦的最终结局类似。本文正是通过对于《马丁·伊登》这部作品进行分析来探寻作者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一、透过马丁·伊登影射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
在《马丁·伊登》这部传世著作中,小说的题目便是以主人公马丁·伊登来命名的,并且通过小说主人公同作者杰克·伦敦的各自经历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在马丁·伊登十一岁的时候母亲便不幸去世了,这就意味着小马丁开始了自主自立的生活,为了生计,马丁·伊登一边卖报纸一边上学,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对于马丁·伊登而言,活着是首要做的事情。后来,马丁·伊登年纪轻轻就去海上做了一名水手,甚至还做过一段时期的洗衣匠,这些经历对于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极为糟糕的经历。而小说作者杰克·伦敦同样也是在其十一岁的时候便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之中,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并且,杰克·伦敦也和马丁·伊登一样,一边求学,一边卖报纸赚钱补贴家用。在杰克·伦敦十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劳动者,此后他便以出卖自己年轻的劳动力来谋生,在杰克·伦敦成名之前,他出海做过水手,这也是小说中马丁·伊登所经历过的。杰克·伦敦曾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求学,但是迫于生计不得不退学,后来杰克·伦敦进了一家洗衣店做苦力,这也是主人公马丁·伊登所经历过的。杰克·伦敦在定居奥克兰期间,时常出入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开始了自己疯狂充电学习的历程,杰克·伦敦求知欲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图书馆的书在杰克·伦敦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件件无价珍宝,当然,它们所蕴含的价值也为杰克·伦敦好好利用。即便是杰克·伦敦在严寒的东北亚做“蚝贼”捕猎海豹的时候,他也习惯了将自己锁在船舱中看书,在知识的海洋中,他结识了众多出色的小说家如福楼拜、左拉、托尔斯泰以及麦尔维尔等等。杰克·伦敦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经济学、哲学、文学还是生物学,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就使得杰克·伦敦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博学家,为了读书,他可以一天仅仅休息五个小时,这也充分体现在了小说中马丁·伊登的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作品中马丁·伊登同罗斯之间的爱情同样是杰克·伦敦自己真实经历的一种写照。作品中的罗斯原型便是杰克·伦敦的初恋情人,这个叫梅布尔的女孩仅仅比杰克·伦敦大三岁,并且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攻读英语。杰克·伦敦同梅布尔可谓是一见钟情,梅布尔长相甜美,性情温和,为此杰克·伦敦将其称作是细茎之上的金花。两人之间的爱恋终因梅布尔母亲的强烈反对而结束,这同小说中马丁·伊登同罗斯之间的爱情经历何止是相似。可以这样说,正是作者杰克·伦敦的个人悲惨经历,才会有马丁·伊登相似的成长经历,马丁·伊登不过是杰克·伦敦的一个翻版。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一个生活在文字之中,他们一个是身形,一个是倒影,两者的关联不言而喻。
二、透过马丁·伊登影射杰克·伦敦的思想观念
其实纵观作家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不难总结出,他在成名之前一直为基本的生计而奔波,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杰克·伦敦对于下层社会中贫苦大众的疾苦生活可以说是十分了解,为此,1907年杰克·伦敦在其回忆录《我在社会底层的生活》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流浪乞讨经历,文章是这样痛诉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的“当我还是一名标准的街头流浪汉的时候,曾经有多少次在山上的大厦门前遭到无情的拒绝,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在沼泽地或是小溪旁的窝棚中寻找吃食,我还能清晰记得那里的破旧窗户中塞着烂袄,那里孩子的母亲面容消瘦。”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著名的作家竟然有着如此不幸的经历,杰克·伦敦对于社会的无情与残酷感触极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众无法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甚至连自身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这使得有着同样经历的杰克·伦敦对于现实社会充满了痛恨与愤慨,而对于那群可怜的人则倍感同情。小说中的马丁·伊登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同样是极为不满,正如文中写道:“马丁·伊登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憎恨,憎恨社会中的一切一切,为此,他总是觉得自己美好纯净的心灵被这个肮脏的社会玷污欺骗了。”马丁·伊登后来终于成名,摆脱了原本痛苦的生活方式,然而他曾经热恋的情人,那个资产阶级的小姐罗斯却在此时要求两人复合,马丁·伊登断然拒绝后终于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与腐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看似有价值的事物其实都是虚伪庸俗的,所以说这种虚伪与庸俗构建了资产阶级的文化与教养,我必须要承认这种庸俗是无以复加的。”马丁·伊登对于资本主义上层社会所谓的文明十分痛恨,因为他明白那些东西其实充满了虚伪与欺骗,他宁可以自己的死来表示对于社会的厌恶,也不愿“潇洒”活在这种虚伪之中,可以看出,主人公马丁·伊登这种思想蕴含着杰克伦敦的影子,从他身上能够影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思想观念。作为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的忠实信徒,杰克·伦敦对其哲学思想大为追捧,正是在斯宾塞的作品中,杰克·伦敦学习到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因此他对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深信不疑,同时由于涉猎广泛,杰克·伦敦对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大加赞赏。同样,小说中的马丁·伊登对于斯宾塞的哲学思想深信不疑,在马丁·伊登个人看来,“如果放弃了斯宾塞就相当于航海员把航海针与罗盘统统扔到了大海之中。”另外,马丁·伊登对于超人哲学也是笃信不疑,可以说小说中马丁·伊登正是在超人哲学的思想意识引导下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超人”,“你们是假装相信强者治人,我可是绝对相信!”
三、透过马丁·伊登影射杰克·伦敦的个人命运
其实杰克·伦敦在生前曾计划为自己写传记,而且将自传的题目都拟好了即《马背上的水手》,可以看出,这样形象的书名能够向广大读者表明作者既是一个热爱海上生活的劳动者,同时又是高跨于马背之上的生活强者,两个关键词汇点明了杰克·伦敦的一生。作者的大半生都是在社会底层中度过,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成熟,直到最终的成功,可以说杰克·伦敦的大半辈子吃尽了苦头。成名之后的杰克·伦敦将大部分的版税用于修建别墅与购买游艇,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有的时候为了筹集更多的钱,他甚至会向出版社预支稿费,而后又不得不写一些文学质量不高的作品充数。步入上流社会的杰克伦敦并没有因此而释怀,酗酒成为他的家常便饭,这也使得他经常出现酒精中毒,期间还得过忧郁症,发病周期愈发频繁紧密,自己的新别墅又惨遭火灾,子女的夭折,对政党的不满使这个生活中的巨人沦为了精神极度空虚寂寞的孤独者。小说中马丁·伊登在历经千辛万苦一举成名之后,不再为衣食所烦忧,并且有了金钱与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真正步入了上流社会之中。很多社会名流都开始愿意同这个名人交往,甚至一贯看他不顺眼的市侩商人,也就是马丁·伊登的姐夫希金博森也主动请这个小舅子吃饭,还有当初弃他而去委嫁他人的前女友罗斯也希望能够重新回到马丁·伊登的怀抱。这些人反常的举动使得马丁·伊登充分认清了社会的浮华与人性的虚伪,他终于认识到这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不过是戴了伪善的面具,在端庄的外表下深藏着龌龊的嘴脸,自己心目中纯洁高尚的罗斯也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虚伪与贪婪,人人都幻想着能够有朝一日不劳而获,看破红尘的马丁·伊登最终投海自尽。尽管小说中的马丁·伊登是看透社会本质后自己的美好幻想随即破灭了,现实中的杰克·伦敦却是在成名后又写作了近五十部作品后走完人生,但作者同主人公之间的悲剧命运却是极为相似的:杰克·伦敦为马丁·伊登设计了七年之后投海身亡的结局,他本人也在七年之后服食吗啡而死,相似的经历,同样的结局,可以说这绝对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四、透过马丁·伊登影射杰克·伦敦的悲剧人生
尽管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在小说中所虚构的人物,但是在他的身上始终能够发现作者的影子,并且在两个人的命运结局上来看也是惊人相似:马丁·伊登由于悲观消极而跳海自尽,而作者杰克·伦敦却最终因为服用大量吗啡而亡。马丁·伊登在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之后赢得了成功,跻身于上层社会中,他拥有了大量的金钱,也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使得他摇身一变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名人,众多的名流都开始巴结他,甚至昔日的初恋情人罗斯也恳求回到自己的怀抱中,希望两人能够尽快完婚。这些人种种的反常行为起初令马丁·伊登难以理解,而后他终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自己之所以这样受追捧不是他的个人魅力,也不是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如今令人羡慕的名利。为此,马丁·伊登十分失望,面对罗斯的求婚,他断然拒绝。马丁·伊登想要离开这个虚伪的社会,便乘船前往泰西提岛,希望这样可以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然而还未到达目的地的马丁·伊登却因为过度抑郁投海自尽,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者杰克·伦敦将《马丁·伊登》视作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的作品,并且在作者看来,主人公马丁·伊登之所以会抑郁自杀就是源于他的极端个人主义。这种人往往将自己看得十分重要,而对于其他人的需求却置若罔闻。因此,当马丁·伊登仅有的幻想最终破灭的时候,“就没有了能够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的任何理由。”杰克·伦敦将作品最终写成悲剧,体现出他对于个人奋斗哲学的质疑与否定。并且更为不幸的是,作者本人也未能摆脱悲剧的命运,小说中的马丁·伊登跳海身亡,七年后的作者杰克·伦敦也以一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生命。马丁·伊登与杰克·伦敦的自杀都源于对生活失去信心,他们心中的希望不复存在,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深恶痛绝,而自我反省却加速了他们的死亡进程。他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的本质与生存的价值,在一切希望不复存在之后,自己的人生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此时,死亡反倒成了一种最好的解脱方式。毕竟,生活是复杂又不完美的,更多时候糊涂活着反而要比头脑清醒更安全,然而对于马丁·伊登和杰克·伦敦而言,没有了生存的价值,没有了美好的幻想便相当于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可以说,马丁·伊登悲剧结局也是对于杰克·伦敦悲惨人生的一种绝好影射。
[1]许太梅. 深沉的自我写照——评杰克·伦敦及其代表作《马丁·伊登》[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梁玉兰.马丁·伊登的毁灭源于个人主义?——读《马丁·伊登》[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4).
[3] 侯静论.马丁·伊登的信仰[J]. 大众文艺, 2011,(21) .
2095-4654(2015)03-0058-03
2014-12-10
I0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