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来小说研究综述

2015-03-17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生代

袁 层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戴来小说研究综述

袁层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000)

摘要:戴来作为日益崛起的“70后”小说家之一,其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意蕴,目前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文坛学者们对戴来小说创作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成果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局面,整体而言主要可分为宏观整体的探析以及经典作品的个案探讨。

关键词:新生代;戴来;小说研究

戴来,1972年10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95年远嫁河南,在河南过着十余年相对封闭、简单的写作生活,2010年10月从河南迁回苏州。戴来作为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的新生代女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成果颇丰,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60余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2部,其中部分小说已被译介到国外。戴来曾两度获得河南文学奖,2002年荣获首届“春天文学奖”,2008年荣获“庄重文文学奖”。戴来带着对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生存境况的深度思考,关注边缘男性的心灵挣扎,以其节制、理性的语言个性,勇敢地突破经验的束缚和固化的尺度,孜孜不倦地观照着“男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处,呈现出一个荒诞、边缘化的生存图景,展现了庸常生活中男性的生存病相和心灵挣扎,开创了“男性叙事和荒诞写实”的艺术风格,从而确立了其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艺术。

李敬泽于2002年在南方文坛发表的《短论戴来》是学术界第一篇探究戴来创作的评论性文章,他称戴来是一位“不写女人的小说家”,其叙事姿态残酷、冷峻。在《失败者和他们的城市——戴来短论》中,他明确地指出“戴来小说中到处都是失败者,生活对他们而言就是与时间的战斗,所以他把小说中的人物概括为‘存在与时间’的抽象模式”。李敬泽是发现戴来小说潜质的首位评论家,他的研究视角以及新颖独到的观点,为后来者拓宽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同样对戴来小说创作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的还有白烨。白烨对戴来寄予了长足的期望,在《没意思的意思——关于戴来和<鱼说>》中,他认为戴来把都市边缘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以隽永的语言表达精到的感悟,以精到的感悟表现微妙的心态”这一别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毋庸置疑,前期中肯的评价扩宽了戴来小说的研究视角,推动了戴来小说的传播并提升了其小说的关注度,成为研究戴来小说必不可少的资源。

戴来这位处于成长期和上升期的小说家,其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特性,从学界对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研究戴来小说的文献资料相对稀少,但学术性论文成果颇丰。目前研究戴来小说的博硕士学位论文1篇,期刊论文60余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戴来的研究主要分为整体宏观的把握和单篇文章的微观研析,前者主要从主题、语言、叙事风格和艺术个性等几个方面呈现,后者主要通过采用文本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析戴来小说的叙事特色和审美意蕴。

一戴来小说整体俯瞰

戴来自创作以来,所奉世的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辨识色彩:边缘人物形象的打造、婚恋主题的另类书写、节制理性的语言特色、超性别和窥视的叙述视角、荒诞写实的叙事风格、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深入挖掘等等,都使得戴来具备迥异于同时代小说家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而这些特质也逐渐成为研究者探究的热点,他们的论述角度层层深入、不断延伸,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人物形象的塑造。

戴来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种类繁多,有自由写作者、编辑、公司职员、退休工人、艺术家等等,但这些人物形象皆可以可归纳为边缘的失败者和“有病的人”这两大特质,而这些主人公几乎都是男性。李敬泽在点评戴来小说中的人物时曾说,“戴来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男性”,[1]在《失败者和他们的城市——戴来短论》中一文中说,“小说里到处都是失败者:老人、中年人、年轻人,人无分老少,都是失败者”。关于小说主人公的设定,戴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所谓边缘人小人物是我们社会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2]此外,戴来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有病的人。刘涛在《我们都是有病的人——戴来论》中指出,“戴来喜欢写‘有病的人’,她笔下的人物没有稳固的性情,不能循礼而动,常常陷入苦闷的情绪中,做出荒诞的事,有的甚至杀人。”他从精神状态层面和荒诞的行为举措层面论证了戴来小说中人物的病态。

2.婚恋主题的深层内涵。

婚恋主题的书写是透析都市男性生存和心灵境况的一扇窗口,戴来用冷静近乎冷酷的叙述方式,穿透婚姻恋爱生活的表层,洞察男性生存和心灵溃烂的肌里,揭示了消费时代道德伦理沦陷和真爱缺失的局面。柯贵文的《婚恋题材的新拓展——读戴来小说<亮了一下>》,从戴来小说对爱情的消解、性的消解以及对作家女性身份的超越三个方面论证了其在婚恋题材上的新拓展,他认为戴来的叙述还原了生命的本相特征,对当代的婚恋关系具有启迪意义。于波、吴义勤在《沉潜在生活深处——戴来小说论》一文中指出,“离婚、爱情等是戴来小说的“符码性”主题词汇,戴来将它解构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无聊行为”。至此,我们发现,戴来小说中的爱情似乎已然沦为道德伦理沦陷的陪葬品,真爱难觅已成为当代婚姻难以挣脱的困局,而爱情的缺席则成为审视当代人生存困境和人性异化的绝佳视角。

3.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是戴来小说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又一特质,戴来小说的语言拒绝了华丽和感性,呈现出简洁、理性、游戏化的特质。“戴来小说的语言具有一眼就能辨别的品质,她的口语化的标题具有象征性,简洁明快却带有戏谑的质素,语言灵动幽默却不乏深度,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哲学意蕴。”[3]苏晓芳在《戴来小说创作刍议》一文中指出,“戴来的语言功力在70后小说家中是出类拔萃的,语言具有冷静、克制的特色,文字简练却不失隽永,带有蕴藉雅致的意味,这种意味与小说中人物苦闷压抑的生活状态形成一种张力,具有现场感和鲜活性。”

4.叙事艺术的探究。

戴来作为“70后”最具潜力的小说家之一,其两篇处女作《要么进来,要么出去》和《你躺在那儿干什么》的发表,成为她进入文坛的显性标志。自出道以来,戴来小说的创作已渐入佳境,作品的数量逐年增加,在文学刊物上发表的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同时也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纵观学界对戴来小说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的角度逐渐从人物形象特点、主题内涵、语言特质等层面逐渐延伸到叙事风格和审美意义领域的探究。“戴来的小说创作具有荒诞写实的风格特征,她以写实的方式传达寓言的意味,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病态人格的解剖表现得入木三分。艺术上,没有新生代习见的那种夸张的叙事,一切含而不露,对艺术的把握和细节的捕捉极有分寸,显示了较成熟的艺术心态。”[4]刘丽红的《论戴来小说的独特性》,是一篇研究戴来小说独特性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从“无性”的尴尬男性、多趣味的叙事表达及繁复丰实的叙事技巧等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审度了戴来小说的艺术特质和审美意义,此篇文章是研究戴来小说特性较全面的综合性学位论文。

5.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

戴来小说关注的焦点是社会小人物的边缘生活,她透过对边缘生存表象的书写,揭示的则是对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叩问。“戴来可以说是有着对生命和命运进行思索又不乏审美力量的写作者”。[5]“戴来小说致力于揭示小人物的生存病相,以其灵动细腻的笔触,对当下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境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呈现出当下人恍惚、孤独、焦虑的精神外貌的同时叩问存在的价值意义”。[6]戴来曾说,生活是严酷的,甚至是残酷的,她把这些远离于主流生活的边缘人抛置于残酷的现实世界,让他们在无法抗拒的时间里沉浮,或是接受生活的恍惚,或是愤然反抗,却唯独挣脱不了失败的宿命,戴来正是通过揭示边缘人的诉求与现实之间巨大矛盾冲突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存在价值意义的终极拷问。

二戴来经典作品研究

1.短篇小说个案探究。

戴来的短篇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的设置灵动巧妙,文本中巧设伏笔、悬念起伏、戏剧性的结局,都使得戴来的小说带有一种高超的游戏化情节架构色彩。目前研究者对短篇小说《亮了一下》和《茄子》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和挖掘,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研究观点看法。张学昕在《无法打来的纽结——读戴来的短篇小说》一文中首先给予了戴来高度的评价,“戴来是一位能够保持自己写作理想和叙事伦理的作家,她对短篇小说的驾驭娴熟、老到。”其次,他指出短篇小说《茄子》的叙事特点在于,作者试图穿透生活的表相,挖掘人心的沉沦、彰显人性中隐藏的虚假和黑洞。梁造禄的《情归何处——品读戴来的<亮了一下>及<茄子>》,从戴来叙事的不同视角和手法出发,探究出两篇小说的特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抒写了当代语境下的婚外恋现象,形象地展示了婚恋中人们的复杂心理和情感,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婚恋中男性权力的消解及女性权力的确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代婚恋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2.“70后”作家的创作比较研究。

20世纪末,“70后”作家群日渐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而作为“70后”的杰出代表戴来、魏微、荆歌、叶弥等女作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魏微和戴来因其作品在情感表达上都写有对当下都市人生活的精神困惑和痛楚而引人注目。两部小说都与当下人的生活困境息息相关,它们就是要撇开表面的一切真假现象,挖掘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7]刘蓓在《“后陆文夫时代”苏州作家朱文颖、戴来小说创作比较》中,主要从她们对生活中“障碍”的书写、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语言特点以及城市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进行了同和异的比较,她认为戴来较朱文颖而言其小说中的地域特色严重缺失,其更多呈现的是表征个人存在的具体事件。

纵观戴来小说研究的相关资料,成果甚丰,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针对戴来的中短篇小说,或者说主要针对中短篇小说中的部分代表作,如《亮了一下》和《茄子》等,呈现出对作品扎堆研究的现状,而对于戴来长篇小说的关注度则处于低迷状态,以至于戴来几部优秀的长篇鲜有人问津。此外,关于作家作品比较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通过与同年代作家的横向比较,比较的角度单一、作品固定,缺少贯穿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纵向比较。最后,精细的研读这些期刊文章,会发现研究者的角度、观点处于循环趋势而鲜有上升趋势,研究的角度局限与主题、叙事风格等方面,而带有突破性的、建设性的观点匮乏,这些隐藏的问题不容小视,亟待后来者一步步的改善。

戴来作为“出道”近20年的“70后”小说家,其小说创作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目前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肯定。近几年来,戴来的小说创作进入蛰伏期,小说面世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戴来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小说创作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她自己也表示小说创作需要“停一停,看一看”,期待目前处于“充电期”的戴来能够“厚积薄发”,再次为我们奉出证明其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的力作。

参考文献

[1]李敬泽.短论戴来[J].南方文坛,2002,2.

[2]戴来,姜广平. 把平庸的现实上升到文学视野——戴来访谈录[J].西湖,2008(10).

[3]孙建茵.超性别与艺术的多趣表达——评戴来创作的审美特性[J].文艺评论,2009(4).

[4]吴义勤.论新生代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1).

[5]于波,吴义勤.沉潜在生活深处——戴来小说论[J].时代文学,2003(1).

[6]方志红.别一种灵魂的叙事——戴来小说的叙事伦理[J].南都学坛,2014.

[7]魏蓓,张春红.推开隐蔽之门——解读魏微的<化妆>与戴来的《亮了一下》[J]. 名作欣赏,2010(5).

Class No.:I206.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The Review of Dailai’s Novel Research

Yuan Ceng

(School of Liberal Art,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Abstract:Dailai is one of the writers living in the1970s, Her works have specific characters and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Recently, She is popular among academicians. Most scholars studied her works and have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As a whole, The research have been done from two aspects , the overall analysis and the classic study.

Key words:new generation; Dailai; research of novel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12-0130-3

作者简介:袁层,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新生代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
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进退有据
新生代“双35”09式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变化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