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足迹时序研究
2015-03-17郭雁
郭 雁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99)
安徽省生态足迹时序研究
郭 雁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99)
生态足迹模型紧扣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涉及系统性、公平性和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本研究根据2001年至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了2000年-2010年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了各个分量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各个分量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安徽省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赤字数额将逐渐增加,供应缺口将越来越大。安徽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足迹的增加是生态足迹在增大的主要因素。随着近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分量人均常住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的趋势。政策启示是,在发展中必须兼顾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安徽;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如果要将这种发展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定量测量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在众多定量测量人口容量的模型中,生态足迹模型是已经被普遍采用的方法。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里斯(William Rees)和他的博士生魏克格内(M·Wackernagel)于1992年首次定义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并在Wackernagel等人的完善下,进一步发展为生态足迹模型。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国内外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人口容量进行了测算和研究,对于安徽省近几年的人口容量研究很少,关于安徽省2000年-2010年的生态足迹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口容量比较研究几乎为零。安徽省是全国人口大省,2010年户籍人口为6 862万人,常住人口5 950万人,安徽省森林总面积5 70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3%,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水资源总量约68×105m3,境内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本研究采用了自2001年至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生态足迹的变化情况,并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整理
本项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资料,主要来自安徽省2001年至2011年的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汇总》,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得到以下几类数据:
(1)人口数据:根据安徽省2001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资料,整理出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的常住人口数。
(2)生态足迹数据:根据统计年鉴整理出这十年生物资源消费量、化石能源消费结果。包括粮食、食用油、蔬菜、肉类、水产品、木材、煤类、油类、气类和电力等资源的消耗数据。
(3)生态承载力数据:根据统计年鉴整理出这十年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产量结果。主要包括对应年份的安徽省耕地面积、草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建成地面积等。
(4)生态赤字数据:利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差值计算生态赤字数据。
(二)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测定人类对自然的利用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即一个区域中实际生产任何区域人口所消费和吸纳人口所产生的人类排放废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与该区域能提供的最大生物生产面积比较,从而定量的判断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压力。
(1)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当人类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系统环境内,其自身所消费的物质资源等同于从生态环境内取得的生物资源,也就是说此时可以用区域资源消费的情况来反映生态足迹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各省份贸易数据的缺失,包括安徽省也是如此,而无法准确地测算出各省份资源能源输入输出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在这里删去贸易调整的数据,而采用以某区域实际产出的生物产量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计算区域生态足迹。
计算生态足迹需求基于两点基本属性:第一,人类能够明确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和所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第二,该资源和废弃物可以被折算为对应的土地面积。其计算公式(1)如下:
EF=N×ef=N×rj×∑(aai)=N×rj×∑(ci/pi)
(1)
式中:EF为粗总生态足迹(gha);N为实际人口总量(人);ef表示人均生态足迹(gha/人);rj为均衡因子(全球该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全球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平均生产力的比值);aai表示人均第i种交易商品所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gha);i表示消费商品的类型;ci表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消费量(kg);pi表示第i种消费商品的全球平均生产力(kg/gha)。
在通过对世界普遍采用的均衡因子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来源不同的各种估算值,各组均衡因子之间的差异较大。以往国内的绝大多数研究者,为了和其他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普遍采用了第一组均衡因子,即Wackeragel(1997)最早计算52个国家和地区时采用的均衡因子,耕地、草地、森林、水域、建设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均衡因子分别为:2.82、0.54、1.14、0.22、2.82和1.14。而本研究,则采用最后一组均衡因子,即耕地、草地、森林、水域、建设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均衡因子分别为:2.39、0.51、1.25、0.41、2.39和1.25,考虑《Living Planet Report,2008》是最新公布的数据,均衡因子的计算应该更加科学、可靠。
(2)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
由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不同,不仅单位面积上不同类型的土地生产能力差异较大,而且,单位面积相同类型生物生产土地的生产力也有较大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同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不能直接比较的,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所代表的局部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可用“产量因子”(yield factor)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某类土地的产量因子是其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如某地区耕地的产量因子为1.66,表明该地区耕地的生物产出率是世界耕地平均产出水平的1.66倍。考虑到我国农牧业发展水平近十年较为稳定,本次研究产量因子来自2000年杨开忠等在《地球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文章,分别为:土地1.66、林地0.91、草地0.19、水域1.0、建筑用地1.66。
生态承载力又称生态足迹供给,其结果是由统计年鉴中提供的各类生产性土地的单项人均面积乘以对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衡调整后再扣除12%的物种多样性保护面积得出。因此,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EC=N×ec=N×∑aj×rj×yj
(2)
式中:EC表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gha);N为区域总人口数(人);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gha/人);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gha/人);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
二、实证分析
(一)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利用2001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2000年至2010年安徽省常住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赤字,显示了安徽省常住人口在过去的十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计算结果看出,在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常住人口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在扩大,常住人口人均生态赤字在不断的增加。常住人口人均生态足迹最低值为2000年的1.52 gha/人,最高值为2010年的2.81 gha/人,尤其是到2004年以后增加迅速,到了2010年常住人口人均生态足迹较2000年扩大了84.87%,生态赤字增加了121%。
(二)安徽省各个分量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人均生态足迹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资源的平均消耗程度,人均生态足迹越大,对于资源的消耗就越多,而生态环境对于资源的支持能力就相对较弱。从安徽省常住人口2000年-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构成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水域足迹和化石能源足迹均在总生态足迹中占比例较大。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所带来的粮食消费量增加,因此耕地足迹总量始终较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禽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所折算的草地和水域足迹便会增加。第二,化石能源足迹不仅在总生态足迹中占较大比例,这10年还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化石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325845973 gha/人上升到2010年的1.30935654 gha/人,人均增长约0.98 gha/人,增加了约4倍,表明安徽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足迹的增加是导致生态足迹在逐步扩大的主要因素。第三,林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总体变化不大,说明人口增长(户籍人口)对于林产品和建设用地的需求相对稳定,需求较小。
(三)安徽省各个分量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与分析
经过计算出各个分量的常住人口生态承载力,通过近十年的分量常住人口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0年五种人均常住生态承载力均呈现略有上升的趋势。一个原因是近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森林面积由5 401.05万亩增至5 706.3万亩,增绿逾30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63亿m3增至2.17亿m3,增长33.5%;森林覆盖率由26.06%增至27.53%,增长1.47个百分点。全省现有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三项生态效益货币计量价值达886.4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长33%。全省林业产值由229.3亿元增至715.4亿元,增长3.12倍。另一个原因是安徽省常住人口数基本保持稳定,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也是流动人口大省,户籍人口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10年间由6 245.26万人增加到6 862.0万人,增加了616.74万人,但是由于人口迁移与流动等因素, 2010年常住人口为5 950万人,2000年常住人口5 900万人,10年仅增加50万人。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81 gha/人,超过全国2007年的2.2 gha/人的平均水平,2010年常住人口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 gha/人,低于全国2007年的1.0 gha/人,表明安徽省人口消费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从纵向时间看,2000年-2010年安徽省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不变,其中生态足迹不断增长,导致生态赤字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11年里,安徽省的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安徽省出现了严重的生态人口超载现象,人口对生态系统中环境的需求大大超出了生态环境的供应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赤字数额将逐渐增加,供应缺口将越来越大。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政策启示:(1)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和迁移。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后,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人口数量仍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和迁移可以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2)提倡低碳生活,加大资源节约型社会宣传力度。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才能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3)科学规划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人类社会发展依靠资源消费,尤其是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摒弃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4)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5)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增绿造林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改善措施,增加生态承载力。
[1]李玲,沈静,袁媛.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樨圆,方芳,刘勇.人口容量是一个历史范畴——对人口容量范畴的再认识[J].西北人口,2005,(3).
[3]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
[4]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球学报,2000,(5).
[5]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5).
[6]彭希哲,刘宇辉.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
2095-4654(2015)04-0040-03
2015-01-05
X22;C92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