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的南海问题研究走向
2015-03-17徐兆梨
李 锋,徐兆梨
(1.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211100;2.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南海作为我国南部的陆缘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积300 多万平方千米,包含200 多个岛屿。自20 世纪初,不少国家就开始贪婪掠夺我南海丰富的资源,以多种借口挑起争端,并企图占领我南海。20 世纪60年代后期,科学家发现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加之南海在国际航运方面的显著作用以及重要的军事价值,使得南海争端越演越烈。目前南海争端主要涉及的六国七方是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南海问题主要是由于领土领海划界(包括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归属)、资源开发等引发的国家间的矛盾争端,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的战略博弈,其本质是关于能源的争端,同时也涉及到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要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01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所作的2 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着眼全球、顺应时势提出的战略构想,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的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港口向南出发,首先经过南海,南海争端将关系到我国能否和争端国家达成建设共识,如果南海局势恶化,必将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随着国家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学术界对南海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升温,基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南海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也有利于从新的视域研究南海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途径。
一、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
多年来我国学者重点研究我国对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以下简称南海)拥有主权的历史地理依据,通过法律视角深入分析我国的南海主权法律依据,并排斥他国非法诉求以维护我国主权。同时以全球发展视角审视美、日、印以及东盟国家对于中国南海问题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明确中国的南海争端态度,而且为进一步解决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1]。以下就是基于史地、法律、政治和经济合作四个角度对我国南海维权研究成果做出的梳理。
(一)史地视角
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史籍、地图、文物等是南海争端史地维权方面的有力证据。李金明通过史籍记载进行考察论述,确定南海疆域的界限和范围。作者认为自宋元至明清,我国南海疆域的范围与界限已有了明确的划定,西沙和南沙群岛自宋元以来就属于我国疆域内[2]。张耀光在《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中使用地图这一国际认可的证据来解释南海的主权问题。作者将九段线的形成过程划分为雏形、形成、成型期,以此说明九段线是我国海上国界线,线内岛屿归属我国[3]。另外,黄盛璋在《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中通过大量的水下、地面出土文物有力证明了中国人民是最早发现、开发和建设南海诸岛的唯一真正主人[4]。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等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通过地区馆藏中有关南海档案的搜集和应用已经成为应对南海问题“司法化”的有力武器[5]。
中国人民在开发和建设南海的历史过程中遭到了许多国家不同程度上的干扰和侵略,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抗击。早在商周时期,南海就和祖国大陆进行联系,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都对南海进行管辖和开发治理。到了近代,外国商人和政府垂涎于南海丰富的资源,挑起争端企图吞占南海,中国政府为维护南海主权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措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针对南海问题的演变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新中国成立到20 世纪70年代初期,实行主权宣示战略;20 世纪70年代初期到20 世纪80年代末,实行军事维权与行政管辖并举战略;20 世纪90年代之后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近几年国家比较注重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6]。从整个斗争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未放弃对南海的管理和开发,南海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视角
1. 我国对南海拥有主权的法律依据
在这一研究方向下,学者们多从“发现”、“占有”等法律视角来论述中国的主权。朱坚真、刘文宗、马涛等都从“发现”和“占有”法律视角出发提出中国主权,如朱坚真在《多视角下南海争议岛屿权益问题及对策研究》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的国家,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对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的连续管辖,享有主权,符合国际法的发现原则要求。我国的《皇清各直省分图》、《南海岛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等历代官方地图的绘制;1946年国民政府按照《开罗宣言》的规定接收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1984年设立海南行政区,将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改由海南行政区管辖表明了中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等都满足占有原则[7]。除此之外,刘文宗强调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明确“关键日期”问题[8]。而菲律宾单方提起仲裁将我国法律维权推上顶峰,我国目前必须亟待加强国际条约和“实际占领、有效控制”方面的准备工作[9],同时不要忽略有效控制理论是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重要国际法依据,而其他争端国家非法占领岛礁获得的领土主权都不符合有效控制理论[10]。
2. 驳斥他国的非法诉求
驳斥他国的非法诉求主要途径有:使用的国际法中的“承认”、“禁止反言”等原则以及揭示他国曲解法律的不轨行为。针对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出尔反尔的行为,王可菊认为按照国际法上的禁止反言原则,越南当局虽然自食其言,但仍要受其原来的立场约束。作者还指出越南当局置过去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的事实于不顾,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并以武力蚕食许多岛礁,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践踏[11]。从1947年我国正式出版标注九段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后,在很长时间内争端国家对此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有些国家出版的地图也将九段线内的海域标绘为中国的海域[12]。学者们还指出了有的国家对于法律的曲解。李金明通过国际海洋法分析菲律宾的借口(黄岩岛与菲律宾的某些岛屿相邻近、黄岩岛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之内),认为这是基于菲对海洋法的单方面解释,简单地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为200 海里,而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西约130 海里,就是在其专属经济区之内。而事实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只是一项弹性条款[13]。
另外,自联合国公约产生以来,南海争端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复杂化,一些学者对于国际公约或者国际仲裁是否适用于南海问题提出了质疑。赵理海在《关于南海问题的诸多法律问题》中对以下问题提出质疑:(1)群岛制度能否适用于远离大陆的南海诸岛?(2)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121 条的规定如何适用于南海各岛礁[14]?另外,中国政府选择不应诉“南海仲裁案”,深刻体现了《海洋法公约》特有的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与例外规定之间的矛盾[15],仲裁法庭不得对中菲争端岛屿的主权问题作出仲裁,否则是对我国国家主权的侵犯[16]。
(三)政治视角
1. 大国的围堵
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从苏联解体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整个过程从中立、明显倾向到介入,而且介入强度不断增加。对于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入的形式、目的、政策演变、影响等方面。张学昆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他认为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形式有军事演练、贸易和海上油气开采活动。基于限制中国海洋地缘战略空间的拓展和海权的发展、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支点等政治动机,美国不断加强南海问题介入。同时,美国的介入使得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破坏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加剧了中美对抗,改变了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秩序,最终导致南海地区的地缘力量分布不利于中国[17]。总的来说当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与国际航行自由问题叠加在一起时,它就不再是一个“第三方因素”,而是要实现重返亚太战略以遏制中国[18]。未来,美国会继续干预南海争端、深入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且日益重视“软介入”方式[19]。
日本、印度等国家也加大了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原因是美国加强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并大力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才导致区域外国家公开介入南海问题,从而使得南海问题的解决面临更多的障碍[20]。郭渊认为冷战初期日本对南海的侵扰主要由于日本的南海情节、国内资源紧缺,而当前日本对于南海的种种干扰主要是基于攫取地缘利益,拉拢有关争端国家与中国对抗,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等因素[21]。冷战结束以来,印度通过改善和深化印度一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协力美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印度在南海问题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显著的角色。随着印度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对南海的政策进一步调整,这种调整不仅由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同时也受到了其强烈的大国情结和战略追求的推动[22]。未来,印度对南海问题的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关注和评估[23]。
2. 东盟的制衡
东盟的很多国家和我国在海上、陆上临近,东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在南海问题上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东盟针对南海争端的态度由呼吁集体和平,转为促进各方达成政治协议,现阶段主要推动争端各方走法制规则约束之路[24]。在东盟国家中,越南和菲律宾与我国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葛红亮认为越南、菲律宾是东盟成员国中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矛盾相对突出的国家。东盟介入这一问题客观上也只是维护了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基于东盟机制的作用其有可能沦为越南菲律宾等国推行南海政策的工具[25]。2013年10月,中国政府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表明中国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理念。葛洪亮、鞠海龙认为这是向东盟国家和区域大国传递了一系列积极信号,促进中国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畅通的沟通渠道,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转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26]。然而,南海问题中越南的民族主义[27],菲律宾的“南海逻辑”[28]等都使得南海问题困境重重。同时,学者们注意到东盟对于南海问题的介入已经超出其能力边界,这对其已经构成了潜在风险,东盟应做好自身定位工作[29]。
(四)经济合作
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前些年学者们大多认为可以通过法律、政治谈判甚至军事手段来解决,郭渊列举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种方案:搁置主权争议,各行其是;采用多国谈判机制以谋求解决南海争端;通过诉诸国际法院或其他国际仲裁机构的方式,通过分析否定了这几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得出合作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然选择,因为双方都力求和平发展环境,合作既符合新型安全观又符合相互依存理念[29]。尤其是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仲裁程序事件,进一步显示了呼声最高的司法途径并非解决南海争端的最优选择[30]。
20 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思想以后,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学术界从经济合作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研究的越来越多,在南海问题上合作开发、资源安全和岛屿管理、南海国际大通道建设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吴士存等认为南海地区油气开发活动敏感,容易引起冲突,风险大、成本高、投资合作难度大,有效的合作开发模式是明智之举,争端区开发模式必须由各方就合作机制与冲突处理机制达成协议,并且要提供必要的政治保证和资金支持[31];虽然中国具有先进的技术、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军事实力,但是目前的能源合作开发存在开发整体水平较低、多层管理、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南海资源开发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努力主导和控制南海局势的发展方向,妥善处理南海问题[32]。针对石油合作开发的复杂性,我国亟须制定针对性法律法规鼓励多主体独立开发和对外合资开发相结合的合作路径,努力构建政府保护、有效保障的石油开发机制[33]。
在能源安全方面和岛屿建设方面,虽然南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丰富的能源能解决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但是我国岛屿建设面临岛屿范围小、油气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综合管理能力薄弱、基础建设滞后、补给困难等问题,马志荣对此提出协调主权和资源开发关系、加强合作开发、增强开发技术和装备、建立基地等政策建议[34]。同时需要注意渔民是直接参与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与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更应多出台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发挥渔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踊跃参与到能源安全维护和岛屿建设中[35]。
在南海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方面,朱坚真认为南海国际大通道建设可以搭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的战略平台,是有效应对和解决南海问题的立足点[36]。蔡鹏鸿认为,面对南海问题引发的挑战,应思考如何利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把南海建成和平发展、稳定安全之海。应该思考建设区域过渡期秩序的南海海洋合作机制。利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利用区域机制搭建南海合作平台[37]。
二、国外南海问题研究综述
随着南海问题逐渐升温,越来越多国外媒体与学者也开始关注南海问题。在这方面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在南海问题的原因方面,能源、国家战略原因的讨论成为热点。在对南海问题产生影响的国家方面,很多学者将矛头指向中国,对于美国干涉行为的解释却带有一定片面性。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解决途径和前景预测方面。
(一)南海问题的原因
南海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争端产生原因以及争端复杂化的原因。1968年“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对南海进行了勘测,发现南海蕴含丰富的资源,自此东南亚的南海争端国家便大肆侵占南海岛礁和相关海域。到20 世纪80年代环南海六国七方卷入南海争端中,引发国外学者对于南海问题产生原因的探讨。Isaac B. Kardon 和Alan Hunter 都认为南海争端的首要原因是能源。Alan Hunter 认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预计到2030年,中国每天进口的石油高达1000 万桶,中国急需从南海开采石油并排斥他国对南海石油的所有权。由于南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争端国家都极力加强对于南海的主权声称[38]。Min Gyo Koo 认为南海发现的海洋资源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弥足珍贵,南海给中国大陆提供了天然的战略立足点和海上缓冲区,南海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9]137-166。Joshua P.Rowan 认为,虽然中越南海争端与石油等资源关系密切,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争夺对东南亚的影响[40]。Timo Kivimäki 甚至认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旨在通过海洋控制东南亚,中国的海军政策依然打着“积极预防”、“新时代下人民的战争”的旗号,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地对台湾和日本造成威胁[41]。随着1982年公约的颁布,南海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Quang Minh Pham 认为南海问题复杂性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南海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2)1982年公约中有关海洋法律不同国家有不同解释,各国都朝着有利于自己国家方向来解读公约。(3)缺少管理机构,南海问题如此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各个国家主权声称没有公认正式的程序,即使ASEAN 和ARF 都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4)最重要的是南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边问题[42]。
(二)对南海问题产生影响的国家
对南海问题产生影响的国家主要包括中国、美国、东盟有关国家、印度以及日本等,通过阅读外文文献,作者发现关于对南海问题产生影响的国家方面,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的主要是中国和美国。中国是南海问题中实力最强大的争端国,而且与其他争端国家都存在争议;而美国重返亚太,深刻地影响着南海问题,所以两国普遍受到国外学者关注。
1. 中国
中国作为南海问题争端国家之一,一直备受国外媒体和学者的关注。国外很多学者对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提出质疑。Hans Scheerer、Patrick Raszelenberg 认为中国出版的地图宣称U 形线、考古学家发现的2000年前的文物等都没有很好的解释中国的主权,尤其是对九段线的解释,中国政府和学者无法给出九段线的正确解释[43]。
同时,面对中国的崛起,很多学者认为南海问题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中国,发出了中国“威胁论”,将矛头直指中国。McMahon,Ryan Kelley 认为随着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强大,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在东亚地区会积极应对领土争端国家,意图主导南海地区能源,破坏地区安全[44]。Renato Cruz De Castro 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实用政治正在威胁着争端国家。中国使用历史证据声称对南海的主权;使用双边策略削弱东盟力量,中国一直在阻止东盟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中国固执地认为南海问题需要双边谈判来解决;依靠海军实力威胁来解决南海问题[45]。面对中国为解决南海问题而提出共同开发的合作态度,S.ŢuŢuianu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中国政府对待领土非常珍惜,不愿意割舍任何一点,中国不会轻易的放弃未解决的领土争端问题,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才本着睦邻友好、和平解决争端的态度来解决争端问题[46]。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Boten,Laos 认为中国在自己国家边境看似和平的崛起都会被看做是对南海地区的威胁,不管中国是通过何种渠道推动丝绸之路的,其目的都是促进地区主导地位[47]。但是也有学者对中国的评价比较客观,新加坡学者Li M.J.认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过去一直坚持双边会谈,现在已慢慢接受多边机制。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表明中国接受了来自外部的制约以及与南海有关问题的规范。《宣言》的签署和“共同开发”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在南海问题解决上展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另外,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从法律上承诺不对东盟国家使用武力。这两个文件的签署对中国特别具有约束力[48]。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对东盟展示了“友好”:在越南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投资数十亿建设石油开采站,中国使用武力打击越南的救援船只,这不仅与自2013年中国政府对东盟国家友好的态度相左而且违反国际法[49]。Clint Richards 的文章充分表明中国在南海以及印度洋周围的港口建设过程中,其他国家对中国在南海争端方面担忧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进行丝路构建明显为缓解由于其海军实力猛增而带来的地区恐慌[50]。
2. 美国
国外学者对美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是否介入南海问题、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原因以及美国能否很好调和南海问题。Ian Storey 发表的文章宣称美国并未直接介入南海争端,美国只是表明自己的“国家利益”,即在南海的航行自由[51]。美国对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以旁观者身份持积极态度,鼓励争端国家尽快达成协议,愿意为促进互信措施贡献力量[52]。然而现实中,美国协助菲律宾组建一支专门防御部队,保护菲律宾的南海“主权”[53],与菲签署《加强国防合作协议》,实质性增强美在南海区域的军事存在[54],支持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等行为[55],无不显示出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直接性和方式多样性。
在介入原因方面,Min Gyo Koo 认为当前的制约结构无法有限控制中国威胁,中国对未来的东亚领土争端问题怀有地缘政治和领土占领的野心,美国对于争端问题的干涉起到平和作用,其目的是防止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直接冲突[39]1-19。随着中国在南海的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外学者就开始关注美国的军事实力是否能和中国抗衡。E. Thomson,K. Booluck 认为在南海地区唯一可以和中国海军抗衡的是美国海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拥有多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逾千架歼击机,这支舰队只关心南海地区是否受到威胁,美国是在为地区和平稳定做贡献[56]。Robert D.Kaplan 认为虽然中国海军实力发展迅速,但是和美国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不必过于激烈[57]。针对目前的争端问题,美国究竟要持何种态度呢?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由声索国自己去解决,美国不应该主动介入,至多扮演幕后协调人的角色[58]。
(三)南海问题的解决
南海问题的解决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解决的途径以及解决的前景。国外学者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法律解决方案和共同开发方案。Mark J.Valencia 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法律角度来解决[59]。Bergin,Anthony 针对南海航海自由以及其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呼吁通过法律约束来减少干扰航海安全的因素,并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机制[60]。目前很多学者呼吁通过合作方式促进南海问题的缓和并进一步解决,合作主要体现在环境方面和能源方面。在环境方面,Shelley M. Lexmond 认为南海各争端国家没有履行保护南海的义务,南海各国关于海洋保护的法律规定通常与自己国家政策不协调[61]。基于此种情况,作者提出了解决南海地区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合作机制和模式,并认为政治承诺直接决定新的南海环境合作机制的有效性。SA. Ebbinetal 针对南海的鱼类资源管理呼吁南海争端各国重视公约中的合作条款,并建立区域组织实施必要监督,只有这样,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62]。在能源方面,Becker -weinberg V.Hamburg 认为达成共识和强制性手段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亚太海域争端国家寻求合作的做法具有创造性,可以缓和局面,这种合作是在经济驱动力下的产物,是法律解决争端所不能实现的[63]。
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前景,很多学者保持乐观的态度。菲律宾学者Renato Cruz De Castro 认为,中国不可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执行单边主义政策。中国将继续其“共同开发”政策[64]。Y. -h. Song 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关于公约的相关内容还存在一些曲解,但是如果中国和其他争端国家都能够遵循公约,那么地区稳定和互信将会加强,作者期待双方在考虑国际形势发展的条件下能够做出让步,共同发展[65]。新加坡学者Zhao Hon 认为南海争端国家在能源方面合作的作用为下一步的合作建立了信心。从经济角度来看,能源合作开发有利于勘测南海地区能源的储存量和价值,合作有利于南海地区能源项目的投资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安全角度看,南海地区能源的合作开发机制有可能为争端的解决提供规范准则,同时也能减少能源相关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更高层次的合作[66]。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尊重历史,重视法律维权,注重国际政治环境变迁,为我国南海问题解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国外学者在南海问题的原因、影响国家以及问题解决方面做出较多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看法存在很多扭曲,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南海是中国不可分割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通过分析现有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史地政法等视角研究较多,涉及其他学科较少。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单一学科理论的使用,涉及交叉学科文章较少。(2)在南海问题研究中定性分析较多,缺少定量分析,当然这主要于南海问题的性质有关。(3)宏观视角解读较多,微观研究不足,最终落实到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问题的研究较少。
我国政府提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以后,南海问题会再一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那么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针对南海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 现状研究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状问题,包括推进进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问题,尤其是在南海地区的推进和研究现状问题,从中发现推进出现的问题或者研究空白,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2.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由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人文、环境等多因素,所以对其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比如:从理论基础上,在南海地区进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研究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进行。
3. 海上丝路建设研究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政治互信等角度实现对其总体规划,那么在南海地区怎样具体进行每一阶段的实施,南海地区的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运行模式,面临的挑战或风险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4. 海上丝路建设对南海问题的影响研究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战略,那么它的建设对南海争端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利用好国家战略实现区域问题缓和?对应的国家战略、地区方针政策调整问题等都可以成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李国强.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2.
[2]李金明.我国史籍中有关南海疆域的记载[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 (3):28 -36.
[3]张耀光.从地图看中国南海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进——中国南海九条断续国界线[J].地理科学,2012,32 (9):1033 -1040.
[4]黄盛璋.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J].东南文化,1996 (4):81 -91.
[5]宋继伟.台湾地区馆藏档案在南海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83 -88.
[6]温小平,符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南海战略演变的历史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4 (8):17 -20.
[7]朱坚真.多视角下南海争议岛屿权益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3 (12):4 -13.
[8]刘文宗. 我国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之二[J].海洋法苑,2002 (1):52 -56.
[9]袁白沙.从菲律宾提起仲裁谈我国如何解决南海争端[J].法治与社会,2015(1):162 -163.
[10]王玫黎.论有效控制理论在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中的运用——基于国际法院裁判案例的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4(5):77 -84.
[11]王可菊.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领土主权——兼评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出尔反尔的行为[J].法学研究,1990 (2):70 -78.
[12]田昕清.历史性权利在国际习惯法中的地位及效力——由中菲南海仲裁案引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1):15 -17.
[13]李金明.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1(4):71 -78.
[14]赵理海.从国际法看我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3):30 -41.
[15]张华.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中的“不应诉”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4(12):1 -12.
[16]马伟阳.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中菲南海争端解决[J].中州学刊,2015(3):64 -67.
[17]张学昆.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分析[J].国际论坛,2013,15(6):21 -26.
[18]周琪.冷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和根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6):23 -46.
[19]楼春豪.美国南海政策新动向及其政策两难[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71 -92.
[20]郑泽民.大国因素对南海问题发展的影响[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23 -25.
[21]郭渊.冷战初期日本南海政策及东南亚战略取向[J].史学纵横,2014,28(170):50 -60.
[22]葛红亮.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探讨[J].南亚研究季刊,2012 (1):6 -13.
[23]刘阿明.南海问题中的印度因素浅析[J].南洋问题研究,2014(4):8 -17.
[24]聂文娟.东盟在南海岛礁主权争端上的立场分析[J].国际关系研究,2013(2):126 -134.
[25]葛红亮.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评析[J].外交评论,2012 (4):66 -80.
[26]葛红亮,鞠海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下南海问题的前景展望[J]. 东南亚论坛,2014(4):27 -36.
[27]李春霞.南海问题中的越南民族主义[J].太平洋学报,2014(7):39 -48.
[28]姚莹.中国破解 中菲“南海困局”的路径选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30 -38.
[29]郭渊.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由之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19(2):127 -135.
[30]毛俊响.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的政治与法律分析[J].法学评论,2014(2):107 -116.
[31]吴士存,任怀锋.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南海争议区的油气开发[G]∥中国会议. 上海: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12 -15.
[32]廖维晓.南海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J].理论与改革,2014(6):100 -103.
[33]胡晓红.中外合作开发南海石油资源法律制度之不足与完善路径[J].兰州学刊,2015(1):95 -104.
[34]马志荣,林苏红.南海资源开发与岛屿管理政策建议[J].开放导报,2013 (1):29 -31.
[35]郑泽民.越南南海侵渔政策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41 -46.
[36]朱坚真. 南海国际大通道与海陆产业统筹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54 -56.
[37]蔡鹏鸿.启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海和平之海[J].当代世界,2015(2):28 -31.
[38]Alan Hunter. 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genda[M]. London New York:Springer,2000:839 -854.
[39]Min Gyo Koo. Island Disputes and Maritime Regime Building in East Asia——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Vinod K. Aggarwal,2010.
[40]Joshua P Rowan. The U.S. -JAPAN Security Alliance,ASEAN,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J]. Asian Survey,2012,45(3):424-425.
[41]Timo Kivimäki (ed.). War or Pea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M]. Copenhagen:NIAS press,2002:213 -215.
[42]Quang Minh Pham. The South China Sea Security Problem :towards Regional Cooperation[J]. Asia Eur J,2010(8):429.
[43]Hans Scheerer,Patrick Raszelenberg. China,Vietnam und die Gebietsansprüche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M]. Hamburg:Institut für Asienkunde,2001:292 -293.
[44]McMahon,Ryan Kelley.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J]. Asia Europe Journal,2007,8(3):271 -277.
[45]Renato Cruz De Castro. The Risk of Applying Real Politick in Resolving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Implications on Regional Security[J].Pacific Focus,2012,2(8):262 -285.
[46]S Ţuţuianu. Towards Global Justice:Sovereignty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M]. Netherlands:Asser Press,2013:177 -215.
[47]Boten,Laos. The New Silk Road Stretching the Threads :Impoverished South-west China Seeks to Become an Economic Hub[EB/OL].[2014-12 -29]. 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635061 -impoverished-south -west -china -seeks-become -economic -hub -stretching-threads.
[48]Li M J. Pan-Beibu-Gulf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Security:Focusing on South China Sea[J]. Around Southeast Asia,2008,1(1):14-20.
[49]Nguyen Hung Son. China’s Oil Rig Move:Casting Doubt on Neighbor Lines[J]. RSIS Commentaries,2014(087):1 -3.
[50]Clint Richards . THE ISSUE:the Maritime Silk Road:Cooperation vs Expansion[J].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2014(3):1.
[51]Ian Storey. Ian Storey:南中国海:危险地带的强硬角力[EB/OL].(2011 -08 -01)[2014 -12 -09].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1080242283.html.
[52]Hillary Rodham Clinton. Press Availability at the ASEAN Summit [EB/OL].[2009 - 07 - 22]. http://www. state. gov/secretary/20092013clinton/rm/2009a/july/126320.htm.
[53]US-PH Defense Sea Force Eyed[N].Manila Standard Today,2013 -04 -18(4).
[54]White House Briefing on Obama Philippines Visit,Other Issues[EB/OL].(2014 -04 -27)[2014 -05 -12].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texttrans/2014/04/20140427298357.html?CP.rss=true#axzz3fNqUrRU6.
[55]Philippines: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Case Filing[EB/OL].(2014 -03 -30)[2014 -04 -02].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4/03/224150.htm.
[56]E Thomson,K Booluck. The Role of Co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ltic and South China Sea regions[J]. Asia Eur J,2010 (8):399-412.
[57]Robert D Kaplan. Resetting the US-China Security Relationship[J]. Survival,2011,53(2):89 -92.
[58]Li Xue.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the Eyes of American Scholars[EB/OL]. (2014 -02 -03)[2014 -12 -09].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JFDTEMP&filename=GGXY201402009.
[59]Mark J Valencia (ed.). A Maritime Regime for North-east Asia[M]. Oxford Univers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8 -129.
[60]Bergin,Anthony. The Proliferation Security Initiative-Implications for the Indian Ocean[J]. 20 Int’l J. Mar. & Coast. L.,2005 (9):85-91.
[61]Shelley M Lexmond. Review of the Legal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Gulf of Thailand[J]. Ocean &Coastal Management,2013 (85):257 -267.
[62]S A Ebbinetal. A Sea Change[M]. Netherlands:Springer,2005:136 -149.
[63]Becker-weinberg V Hamburg. Studies on Maritime Affairs 30[M].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14:141 -165.
[64]Renato Cruz De Castro. Exploring the Prospect of China’s Peaceful Emergence in East Asia[J]. Asian Affairs,2006,23(2):99 -100.
[65]Y-h Song. Codes of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aiwan’s stand (2)[J]. Marine Policy,2000,24(24):23 -37.
[66]Zhao Hon. Energy Security Concerns of China and ASEAN:Trigger for Conflict or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Asia Eur J,2010(8):413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