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中的歧义问题探究
2015-03-17罗青
罗 青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歧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自然语言中,歧义现象比比皆是。所谓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意义的现象。究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 是人们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在应用写作中,由于应用写作文种繁多,歧义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辩证地进行研究,区别对待。
一、歧义给应用写作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用于处理事务的应用文体中, 歧义现象存在许多消极影响,主要集中于公务文书与专业文书中,其危害性尤为严重。因为公务文书与专业文书,语义一般必须精确,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比如“估计”“大概”“也许”“可能”“或许”这些表意不确定的词句,要尽量避免使用。由于歧义具有多义性,在写作时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使读者产生误解,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在写作中就必须认真选词造句,避免歧义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必须对歧义保持高度警惕,最困难的是要能发现歧义的存在, 这才是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一)应用写作中产生歧义现象的常见原因
1.滥用方言或俚语等引发歧义
应用写作是实用性写作,用于处理实际事务,必须适合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需要,因此,语言必须务实。所谓务实,就是语言通俗、简明、准确,表达思想能让人人都看得懂、看得明。而方言具有地域性,比如曾有一机关收到下级一紧急电文, 因为下级动用了某一个城市的战略储备,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它紧急进口“活水”多少吨。而“活水”一词,不属于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上级机关不清楚所指何物, 只好根据其所在地区判断可能是广东方言,但查阅广东方言辞典也没有收获,不得已电询对方何为“活水”,答曰煤油。早说“煤油”,何苦又有这番折腾?可见,如果随意使用此类方言土语,难免使阅读者“见仁见智”,写作本意很容易被人曲解。
2.使用不规范的简称引发歧义
不规范的简称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对一对应关系,往往是一对多,所以必须在一定语境中使用,一旦脱离这个语境,必然产生高度不确定性。例如近日南昌大学在其《南昌大学章程》中明确宣布该校简称“南大”,对此,南京大学明显不服。据报道,南京大学已对“南大”这一简称申请了专利商标。其实一说“南大”,很多人有可能想到是南京大学, 也有可能想到同样知名度比较高的南开大学。就区域而言,如果在南京,人们一说“南大”,大家都知道是指南京大学。而在天津,一说“南大”,大家都知道是指南开大学。而在南昌,一说“南大”,当地人指的则是南昌大学。这种一对多的不规范简称,往往会闹出笑话。
3.一字多音或同音异义现象等引发歧义
汉语存在一字多音现象, 同一个词可以理解为几种不同意思。有时在法庭辩论、外交谈判和签订商贸合同时,有人就有意设置歧义句,以引诱对方上当。比如:甲、乙两人口头约定,乙向甲借款五万元,后乙归还部分借款,甲为乙出具一张凭据:“还欠款一万元”。后因乙迟迟不归还余款,甲遂诉至法院,要求乙偿还剩余欠款四万元。乙抗辩称已还四万元,只欠一万元。这张凭据之所以存在两种理解,就是因为“还”字多音,一个音是还(huan),另一个音是还(hai),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同音异义现象,是指同一个拼音,对应好多汉字。比如“订金、定金”二词读音相同,写法却不同,在签订合同时经常被混用。合同上注明是“定金”的,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一方违约时,双倍返还;而对“订金”,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就像2001年11月8日《大河报》刊登的新闻《“订金”非“定金”一字差万金》:南方一家贸易公司与焦作市一家物资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焦作公司预付了3万元定金。南方贸易公司出具了收据,注明的是“预付3万元订金”。事后南方贸易公司未按合同供货,焦作公司起诉。法院审理后不支持原告要求对方双倍返还 “定金”6万元及利息的诉讼请求,只判被告应还原告3万元“订金”。一字之差的歧义理解,最终造成几万元的损失,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4.被限定说明的对象不明确引起歧义
比如:“这张画挂了三天”可以理解为,这张画早就挂上了,挂完已经三天了;也可以表示说,这张画挂了三天还没有挂上;还可以表示“挂”这一行为动作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意思是说,这张画一直挂着,都挂了三天了。又比如:“王师傅的鞋做得好”一句,“王师傅”与“鞋”可以是领属关系,表示鞋好;“王师傅”也可以是非领属关系,表示王师傅做鞋的技术好。再比如:“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此句中,“骄傲”语义可以指向女儿,表示老张女儿很骄傲;也可以指向老张,表示老张为女儿感到很骄傲。以上例句,都是被限定说明的对象不够明确。
5.滥用修辞格引起歧义
应用文体,尤其是公务文书和专业文书,一般不用诸如夸张、拟人、反语、双关等修辞格,因其对语言的庄重准确性有所妨碍。而即使是比喻、借代、对偶、排比、反复、引用等修辞格,也要尽量少用。滥用修辞格,会破坏应用文体的务实平直的语言风格。 请见下面一批复例文:“你校《关于装修招待所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不同意你校拟定的装修方案。其理由主要是目前拟定的装修标准偏低。 请参照国际五星级饭店总统套间的装修标准对这一方案作出修订后再行请示。”该批复没有旗帜鲜明地直接反对某校招待所准备超标准装修一事,而是使用“反语”的修辞格,以戏谑口吻间接表态不同意。只是如此表达,既体现不出批复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而且有可能给对方可趁之机,故意借此曲解,也有可能使其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两者都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6.标点符号引起歧义
标点符号与语义理解有密切关系, 用错或漏用标点符号也容易使人产生分歧。比如据1996年《解放日报》报道:江苏盐城郊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合同案件,原因竟然是合同中的主要条目“货到全付款”中未点一个“必要的逗号”,双方意见不统一而发生分歧。购方认为是“货到全,付款”,销方认为理当“货到,全付款”。
(二)应用写作中常见的消歧方法
1.换用适当的词语、增添或删减词语
有些存在歧义的结构中,更换其中某个词语,就能消除歧义。 如: 这是一个工人的建议。“个” 可以换成“位”或“项”。又如:老李走了。“走”可以换成“离开”或“去世”。有些存在歧义的结构中,增添或删减词语,就能消除歧义。如:她是去年生的小孩。可以改成“她去年生了小孩”或“她是去年出生的小孩”。
2.调整语序以消除歧义
合理调整和安排语序可以消除歧义。 比如:“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下了大暴雨”,可以改成“江苏的部分地区和安徽下了大暴雨”或“安徽和江苏两省的部分地区下了大暴雨”。
3.利用标点符号消除歧义
比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可以用不同的停顿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第一种:“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表示询问“是否愿留我”。第二种:“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表示说话者的态度“不愿意留客”。
4.利用语境消除歧义
当语义和语法关系的制约不够充分时, 排除歧义就要靠语境和上下文因素了。 如:“老赵的戏看不够”,就可以靠上下文来排除歧义:“老赵爱看戏, 老赵的戏看不够”中,只能理解为“老赵看戏看不厌”。而“我们爱看老赵的戏,老赵的戏看不够”中,“老赵的戏看不够”只能理解为“老赵很擅长表演戏”。
总之, 避免歧义的方法并不复杂, 创造必要的语境、 有针对性地对句子成分予以调整等做法都相当有效。
二、歧义给应用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歧义在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 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比如日常书面语交际中很多人常常语带双关,在一些文体中歧义甚至被作者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如在广告作品中, 歧义就常被用来巧妙加深消费者印象,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都可视作为歧义现象的积极应用。
(一)可以增强作品中的特殊效果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歧义可以极大地增强艺术效果,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加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有曹操窃听吕伯奢家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的细节。人家说这话是“缚一猪欲杀”,却让偷听的曹操理解出现歧义, 对眼前情形做出错误判断,导致错杀了吕伯奢一家。通过这段描述,形象地反映了曹操凶狠和多疑的性格特征。
(二)歧义可以增强文体的艺术价值
巧妙灵活地利用歧义,可以渲染氛围,传达各种有效信息,从而增强感染力。例如1944年,日本攻入广西,形势紧张,而时任国民党广西省主席的黄旭初却以要为他母亲扫墓为借口,携家眷仓皇出逃。当时各大媒体纷纷爆炒此事。其中《新华日报》新闻稿主标题中赫然出现一句国骂,竟然是“黄旭初扫他妈的墓”。虽然有粗俗之嫌,但从字面意义上看,传递了黄称为母扫墓的基本事实。加上引题专门强调背景是“桂林危机声中”以烘托气氛,戏谑了黄胆小怕事的懦弱本质,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在一些场合,歧义还可以开拓人们视野,启迪人们智慧。例如,解放前夕,国共两党谈判,会上双方争论相当激烈。国民党代表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叫道:“什么共产党论战?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总理听后,慢条斯理地说:“对,牛弹琴”。让对方无地自容,维护了我党的尊严。周总理利用停顿,将本无歧义的成语产生歧解,给对方猛烈一击。
(三)歧义可以促进商业产品的促销
各类商业广告中常常巧妙地利用歧义,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从中体会到语言的机智幽默和丰富多彩。例如,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商品广告词是“聪明的妈妈会用锌”,这则广告就巧妙利用了“锌”和“心”这一对同音异形词来设歧,增强了广告的艺术魅力,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歧义可以增添生活乐趣
研究歧义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说, 歧义现象的确会引起误解, 给言语交际带来不便。 但是在言语表达中巧妙地利用歧义, 无论是同音词、多义词和多音多义词造成的歧义,还是句法歧义,都可以具有含蓄、凝练、曲折、生动的表达效果,能使听者感到饶有风趣,余味无穷。[1]例如,北宋时佛印和尚在河边散步,苏东坡说:“我出一对哑联让你对。”说罢,手指着河对岸,佛印一看,正有一只狗在啃骨头,就懂得苏轼在挖苦他:“狗啃河上(和尚)骨”。于是他马上把苏东坡手中的诗抢过来,抛在河里,意为“水流东坡诗(尸)”。此两人巧妙运用谐音双关反唇相讥,饶有趣味。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 有利有弊”。[2]凡事都有两面性,歧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既可以丰富语用效果,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润滑剂”,消解矛盾,和谐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会模糊地表达思想,弱化语言的表现力。我们需要全面辩证地去认识它,对待它。在自然语言中,歧义现象的出现当属正常,难以简单地说它好与不好,更不能一概视为语病,全面禁绝。只有全面了解歧义现象的产生规律和消除方法, 才能帮助我们在应用写作中做到趋利避害。
[1]吕叔湘,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书馆,1999.
[2]陆文夫.陆文夫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