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袁公”考辨
——兼与范子烨先生商榷
2015-03-17左宜华陈祥谦
左宜华,陈祥谦
(1.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世说新语》之“袁公”考辨
——兼与范子烨先生商榷
左宜华1,陈祥谦2
(1.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世说新语》是一部集汉魏两晋的传闻轶事之作,其出现“袁公”的条目仅仅一条。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可知在年龄、身份、地位等方面与《世说新语》所记“袁公”信息相吻合的,是东汉袁氏诸公中的袁汤,而不是袁隗。
世说新语;袁公;袁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记载了一位曾任“邺令”的“袁公”,梁刘峻(字孝标)注曰:“检众《汉书》,袁氏诸公,未知谁为邺令,故阙其文以待通识者。”[1]165也就是说,刘峻未能确定此“袁公”是袁氏诸公中的哪一位,故期待学识渊博的人来补注。范子烨先生在《文史知识》发表《“孤独的”“袁公”——关于〈世说新语〉的一个未明人物》一文(下称范文),通过爬梳史籍,旁征博引,推定此“袁公”为袁隗。[2]但细检史籍所载,觉得范先生的结论颇可商榷。另外,《世说新语》此条所载陈纪(字元方)“候袁公”时的年龄,亦须订正。为讨论方便,兹录《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条如下: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1]165
由上述对话可知,此“袁公”略长于陈纪父。范文以“老父”作“先父”,[2]不知所据为何?若范先生所引为是,则与史实相违。因为陈纪父陈寔卒于中平四年(187),享年84岁(一说中平三年,83岁),陈纪乃陈寔长子(须为父行三年丧服),着一“先”字必然限定此番对话只能发生在陈寔过世、陈纪服阕之后,而此时陈纪60余岁,且无符合《世说新语》所记的在世“袁公”,故此绝非陈纪60余岁抑或其“年十一时”发生的事情。综观上述引文,陈寔“在太丘”应是解决诸多悬疑的关键信息。《后汉书·陈寔传》云:
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寔)闻喜长,旬月,以期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3]601
《文选》之蔡邕《陈太丘碑文》云:“先生讳寔……年八十有三,中平三年八月丙午,遭疾而终。”[4]以此推之,陈寔生于汉和帝永元十五年(103)。考《后汉书·桓帝纪》,元嘉元年闰十一月,“黄琼为司空”;二年(152)十一月“司空黄琼免”。[3]86故陈寔“宰闻喜半岁”和“期丧”(为期一年的丧服)之后“复再迁除太丘长”,大抵在桓帝永兴二年(154)。是据《陈太丘碑文》:“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宰闻喜半岁,太丘一年。”[4]因此可以推定,陈寔从“迁除太丘长”到去职是在154~155年间,其去职时53岁。“袁公”问陈纪之事,亦应发生在陈寔因任太丘长而获得远近称赞的当下。
《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条余嘉锡案:“《古文苑》十九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云:‘年七十有一,建安四年六月卒。’”[1]165以此推之,陈纪当生于汉顺帝永建三年(128)。《后汉书·陈纪传》虽未明言其卒于何年,但云“建安初,袁绍为太尉,让于纪;纪不受,拜大鸿胪。年七十一,卒于官”[3]602,与碑文所叙相合。然余嘉锡先生以“陈元方年十一时”其家君陈寔尚未“迁除太丘长”为由,遽断“此必魏、晋间好事者之所为,以资谈助,非实事也”,[1]165此论未为审慎。从永建三年到“袁公”问陈纪时,陈纪30岁左右,而其父陈寔年近六旬,与陈纪所称“老父”颇为契合。由此可见,所谓“年十一”之“十一”前必定脱漏了一个“三”字,原文应即“年三十一”。后世采录、编纂、抄写、刊刻前人书籍时往往有错讹、误脱,而这种错误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如李延寿抄撮八书以成《南北史》就有不少讹舛、脱漏,此可参阅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北史》之“校勘记”。
从《世说新语》本身的记事顺序和分门别类来看,这个“年十一”也确实有误。《世说新语》每门之记事顺序均按时间先后,而“政事”门第一、第二条都是陈寔“为太丘长”时事,则第三条即“陈元方年十一时”的对问肯定发生在陈寔“为太丘长”之后,与上文推论合。又,《世说新语》编者将此条纳入“政事”门,显然不是为了突出陈纪年少机捷善辩,要不然就当编入“言语”门了。“言语”所记故事大都属于此类,如徐穉(9岁)、孔融(10岁)、孔融二子(大者6岁小者5岁)、钟毓和钟会(约13岁)等[1]56-71童稚少年的言语妙对皆系于此。故陈纪“年三十一”被后世误作“年十一”毋庸置疑。
据《世说新语》刘峻注,与陈纪对问的“袁公”必是东汉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诸公中的某一位,现以《后汉书》之《袁安传》、《桓帝纪》、《灵帝纪》、《献帝纪》(不一一标注)所载,拟袁安为一世,胪列袁氏世系及其历三公之位者(《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傅为上公,无常职;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3]1018-1019如下:
一世:袁安,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永元四年卒。安子京、敞最知名。
二世:袁京,初拜郎中,稍迁侍中,出为蜀郡太守。子彭,彭弟汤。
袁敞,少传《易经》教授,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为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元初三年(116),代刘恺为司空。明年……策免。敞廉劲不阿权贵,失邓氏旨,遂自杀。子盱,后至光禄勋。
三世:袁彭,顺帝初(126-131),为光禄勋。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未蒙显赠,当时皆嗟叹之。
袁汤,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桓帝初(147)为司空,以豫议定策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累迁司徒、太尉,(永兴元年,153)以灾异策免。卒,谥曰康侯。
四世:汤长子成,左中郎将。早卒,次子逢嗣。
逢字周阳,以累世三公子,宽厚笃信,著称于时。灵帝立,逢以太仆豫议,增封三百户。后为司空(178),卒于执金吾。……谥曰宣文侯。子基嗣,位至太仆。
逢弟隗,少历显官,先逢为三公。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惟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献帝初(190),隗为太傅。
五世:成子绍,逢子术,自有传。(初平元年,190)董卓忿绍、术背己,遂诛隗及术兄基等男女二十余人。[3]443-447,83-114
综观之,袁氏位列三公者有一世袁安、二世袁敞、三世袁汤、四世袁逢和袁隗五人,即刘峻所谓“袁氏诸公”。《后汉书·袁术传》中袁术谓“吾家四世公辅”,[3]713《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称袁术“此君四世五公”,[5]521均是指袁安等五位“袁公”。范文力证袁绍乃“袁氏诸公”之一,是为正确;但臆测“余嘉锡在对《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条的笺疏中,征引了一些有关袁绍的史料。显然,他认为袁绍即是‘袁公’”,[2]这与余氏本意相违。事实上,余先生既未认为也没有暗示袁绍即是故事中的“袁公”,此可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之《政事》第三条的案语。[1]165那么,袁绍与此“袁公”到底是何关系呢?
《后汉书·袁绍传》载: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服阕,徙居洛阳。……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进)以绍为佐军校尉。……自军败后发病,(建安)七年夏,薨。[3]694-703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曰:
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应辟命。……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5]114-115
由裴注可知,袁绍“应大将军之命”在30岁左右。《后汉书·灵帝纪》载,中平元年(184)三月,“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中平六年(189)八月,“中常侍张让、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3]102-105又据《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何进辟召袁绍在中平元年[3]657,以此推之,建安七年(202)袁绍死时48岁左右。结合前论可知,陈纪比袁绍年长30岁左右,相当于其父辈。又《后汉书·列女传》载:“汝南袁隗妻者,扶风马融之女也,字伦。伦少有才辩。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及初成礼,隗问之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隗既宠贵当时,伦亦有名于世。年六十余卒。”[3]822由此可知,袁隗初婚是在马融为南郡太守之后;而据《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桓帝时(147-167)为南郡太守”,[3]571根据传文,应在桓帝初。据彭卫先生《汉代婚姻形态》统计研究,汉代男子的初婚年龄多为14~20岁。[6]现均取上限,即袁隗20岁于桓帝初(147)完婚,则其初平元年被董卓杀害时约63岁,与其妻马伦及陈纪(是年62岁)年龄相仿。范文认为:从《世说新语·政事》的记述来看,这位“袁公”与陈纪的父亲陈寔是同一辈份的朋友关系,而陈纪则小一辈。[2]笔者完全赞同此说,按此,这位“袁公”则不是范文所认为的袁绍父辈袁隗,而是其祖辈中的一位。因为从年龄来看,陈纪与绍父辈袁逢、袁隗同辈。
从这位“袁公”曾历官“邺令”的情形看,亦非袁绍父辈袁隗或袁逢。考《后汉书》《八家后汉书辑注》[7]111,袁逢“以累世三公子,宽厚笃信,著称于时”,入仕即为太仆,历任京兆尹、屯骑校尉、司空、太尉、执金吾等京官,无外放为地方的记录。袁隗更是“少历显官,先逢为三公”。[3]445“显官”位居显赫,即所谓达官、高官。《新唐书·选举志》载李德裕语:“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为之。何者?少习其业,目熟朝廷事,台阁之仪,不教而自成。”[8]袁隗自年少即居“显官”,宠贵当时,历任大鸿胪、司徒、太常、后将军、太傅、参录尚书事等官职。这就意味袁逢、袁隗自始至终都在朝廷为官,不曾出任地方守牧,遑论“邺令”。
考袁氏世系,袁绍祖辈中唯有其祖父袁汤曾历三公之位,则《世说新语·政事》所记的这位“袁公”只能是袁汤了。《后汉书·袁安传》与《世说新语》可互证之:
其一,袁汤出身世家大族,已是三世为三公,且“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即如《后汉书·儒林传》所谓“诸儒以(甄)承三世传业,莫不归服之”。[3]758而《后汉书·陈寔传》载,陈寔“出于单微”,县令邓邵荐之“听受业太学”。[3]601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五“累世经学”条云:“古人习一业,则累世相传,数十百年不坠。盖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所谓世业也。工艺且然,况于学士大夫之术业乎!”[9]所以才会出现《世说新语》所记有世传家学背景的“袁公”以贤者自居,进而提出对陈氏颇为不屑的一番问话,诸如“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其二,袁汤“多历显位”,“显位”即“显官”,但不及其子袁隗“少历显官”;这就意味袁汤入仕之初有基层的历练。汉代官僚子弟初仕一般拜除郎官或与郎类似的太子洗马、庶子、舍人等,如《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薨,和帝追思其节,“乃除安子赏为郎”;袁京“初拜郎中”;袁敞“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袁绍“少为郎”;然后迁升。迁升职位的高低贵贱往往仰赖其父职,父职贵显者多能迁升显官,如“三公”子袁京“稍迁侍中(比二千石,相当于从三品)”,袁隗“少历显官”,袁术“累迁至河南尹(二千石,相当于三品)、虎贲中郎将”。父职一般者则迁升为县令、长(大县置令、小县置长)等,如袁绍“除濮阳长”,是因其父袁成仅官至左中郎将(比二千石),又早卒;《后汉书·臧洪传》载,臧洪“以父功(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拜童子郎……补即丘长”;[3]556《后汉书·儒林传》载,高诩“以父任(光禄大夫,比二千石)为郎中……除符离长”。[3]754袁汤父袁京仅历侍中、蜀郡太守,职位同于袁成、臧洪父、高诩父,故袁汤初仕后迁升的应是县令、长,与《世说新语》之“袁公”所谓“孤往者尝为邺令”吻合。
其三,袁汤“以豫议定策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此“豫议定策”即议立桓帝事。据《后汉书·质帝纪》,梁冀于本初元年(146)闰六月鸩弑质帝,欲立蠡吾侯刘志;而李固、胡广、赵戒、杜乔共议立清河王刘蒜。胡广、赵戒后顺从梁冀之意,太尉李固坚持原议而遭免官,终立刘志,是即桓帝。次日,“司徒胡广为太尉……太仆袁汤为司空”。[3]82袁汤因“豫议定策”有功,不仅登三公之位,而且成为袁氏家族第一个封侯者。袁氏自此地位急剧上升,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与之交结。所以《世说新语》故事中的陈纪亦须“候袁公”,而“袁公”言必称“孤”,是契合其列侯身份地位的。
其四,东汉封爵亦实行嫡长子继承原则,长子身亡的由嫡次子继承,依此类推。袁汤长子袁成早卒,故次子袁逢袭爵为侯并“增封三百户”;袁逢卒,其长子袁基嗣侯爵,袁基后为董卓所杀并夷族。据《后汉书·袁绍传》,袁汤长孙袁绍(袁成子)先是为董卓拉拢“封邟乡侯”,后上书献帝言表其因起兵伐卓而被卓“害及一门,尊卑大小,同日并戮”的“破家徇国”之情,于是“为太尉,封邺侯”。[3]694-699袁绍在袁基遭夷族后“封邺侯”,当是世袭爵位的自然回归和因义举增封。《后汉书·百官志》载,汉代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3]1035袁汤“封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安国”为称号而非亭名,其食邑应在原治县;袁逢“增封三百户”成“乡侯”,食邑地未变;袁绍“封邺侯”,是为“县侯”,食邑在“邺”。追根朔源,《世说新语》所谓“孤往者尝为邺令”的是袁汤。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政事》中的“袁公”非袁汤莫属。
[1]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范子烨.“孤独的”“袁公”——关于《世说新语》的一个未明人物[J].文史知识,2010(3):141-146.
[3] 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萧 统.文选[M].李 善,译.北京:中华书局,1977:802.
[5]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521.
[6] 彭 卫.汉代婚姻形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96.
[7]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 欧阳修,宋 祁,范 镇,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69.
[9] 赵 翼.廿二史劄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0.
Study on Yuan Gong from ShiShuoXinYu——Discussions with Fan Ziye
ZUO Yihua1, CHEN Xiangqian2
(Hunan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Changde Hunan 415000, Chin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ShiShuoXinYuis a collection of anecdotes that were widely talked about in the Dynasties of Han,Wei and Two Jins. The existence of “Yuan Gong” appeared for only once. Study on theHouHanShu,SanGuoZhiand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by comparing age, status, status, etc, “Yuan Gong” ofShishuoxinyuis Yuan Tang, not Yuan Wei.
ShiShuoXinYu; Yuan Gong;Yuan Tang
责任编辑:李珂
2015-06-14
左宜华(1965-),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陈祥谦(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6.017
H109.2
A
1674-117X(2015)06-0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