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礼”之内涵及“仁”“礼”关系
2015-03-17张雨亭
张雨亭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论语》中的“礼”之内涵及“仁”“礼”关系
张雨亭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礼”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书中多次出现。自先秦以后,历代学者都对《论语》中“礼”之内涵做出过自己的解读和评价。“礼”的实质是爱人之心的自然流露,对“礼”的实践贯穿于一个人成长各个阶段。在“礼”与“仁”的关系方面,二者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克己复礼为仁”,“仁”不仅以“礼”为评判维度,同时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更有超越“礼”的部分,即是对全体人的大爱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礼”;“仁”;《论语》
一 “礼”之辩
“礼”是孔子思想中继“仁”之后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论语》一书中“礼”字分布于36章之中,一共出现了76次。对于“礼”具体的内涵和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古往今来的各位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写道:“礼”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1]即“礼”是天理的表达形式,是人们行事的准则。“礼”是以质朴的忠信等德性为本源的,实践礼的过程就是用天理克服私欲的过程,当人能完全克服自己的私欲时,人的本性中拥有的全部德性就能显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礼”人才能“立”,因为执礼的过程就能让人的德行越来越坚定,以至于无可动摇。所以朱熹认为礼的规范作用就是让人克服所有私欲,进而复有所有人本性中德性,从而使得所有的行为都符合天理。
梁漱溟认为:“礼”是心之节文,是心情的自然表露。他说,在孔子看来礼是源自情的,而情是质朴的,如果没有好的礼还不如质朴。但是质朴虽然是近乎圣人,但毕竟不是圣人的境界,所以更好的方法是用礼影响心,使质朴粗乱的心变得真诚又细腻。而这种以礼影响心的方法在他看来就是所谓的诚意的功夫。综上所述,在梁先生看来,礼是一种启发良善之心,启发真诚之心情的制度。[2]
余英时认为:在孔子的理论中“礼”与“仁”是相互贯通的。在孔子的理想中,君子的内心是以仁为根本,而外在的行为方面又完全合乎礼的人。所以仁必须要通过礼才能表现出来,而礼也必须以仁为依据,不然礼则失去意义。[3]
在葛兆光看来,孔子的思想中有两个字最为重要,即“礼”与“仁”。他解释说,礼是一个人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即古人所说的“礼,履也”。一方面,礼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礼制”;另一方面,礼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我们常说的“道德准则”。而礼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宗法制度”,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使其不至于混乱的制度。礼的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区分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使之有差别;二是协调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使之更和谐。前一个方面重在“分”,后一个方面重在“合”。而“合”即是与“仁”的概念的结合。仁的核心是由血缘关系而扩展的爱,而礼对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合”正是“仁”的理念在“礼”方面的体现。当然葛兆光认为孔子提出“礼”的作用重点是调和社会矛盾。他认为在孔子之前礼多是严格的区分制度,而加入“仁”的概念后,孔子所讲的礼就有了内外结合的内涵,且去掉了法制的严厉代之以仁爱的温情。这样的礼能更好地调和当时的社会矛盾。[4]
二 《论语》中“礼”的内涵与实践特征
1.“礼”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符合君子标准的重要维度,在笔者看来,“礼”即是对“仁”的思想的外在的表现。仁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爱人之心,所以礼亦是源自人的爱人之心,是爱人之心的自然的流露。但是“礼”不是任由这种爱人之心无度的流露,这个度就是“礼”,也就是爱人之心适度的表现,这一点即是“礼”的实质。所以“礼”的概念来源于内在情感和外在的规范两个方面,内在的情感是人的真实的爱人之心,外在的规范是用行为表达情感时不能偏激。就这两个方面来说,在孔子看来,前者要重于后者。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第三》)又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第十一》)质朴的感情要比繁复的节文更重要,如果没有真诚的感情,那么繁复的礼节就是空洞无用的。“礼”是“素事后绘”(《八佾第八》),有了质朴的感情再加上外在的行为规范才会是文质彬彬的君子。
2.“礼”的实践特征。
“礼”的概念最为特殊的一点在于实践。《述而》篇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诗》《书》都没有说执,而唯独礼说执。朱熹说:“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1]意思是说《诗》《书》都可以仅仅是诵读,只有礼不能只是读和讲,必须要有实践行为不然礼就失去了其意义。从礼的实践上来说,它既作用于个人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也作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
就个人的成长来看,从儿童至成人,礼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尧曰第二十》),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八》),可以看出礼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的开始。幼儿性情质朴,若遇长者不一定会行礼问好,这并不代表他不尊重长者,只不过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尊敬之情,所以需要学习礼节,学会礼节才能在社会中与他人更好地相处。但学礼才是一个开始,仅仅是“立”而已,这个时候人多半还只是遵守礼仪的规范,还没有将规范和情感完全融汇。所以需要不停地实践练习,直到能将礼仪规范、内在情感完全融汇,所有行为无不和于礼,也就是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既是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完善的过程,从质朴的“野人”到君子再到圣人的过程。
就整个社会来说,礼是一个调和社会矛盾的制度。但礼的目的不是一味的和,《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十二》),孔子也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第十三》)所以礼的运用不是一味的追求和,是有原则的和谐,即所有的人在守礼的前提下追求和谐,一味的追求和而放弃所有道德原则的行为是小人的行为。
三 “礼”与“仁”
“仁”是孔子认为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对于自己的学生,孔子不轻许其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第五》)。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公冶长第八》)。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第七》)
如果说“礼”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外在的社会规范,那么“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一书中将二者归纳为“客观的人文世界”和“内在的人格世界”。[5]不过,“礼”虽然是外在的规范,对“礼”的遵循仍要求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只是虚假的文饰而已,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第三》)
仁是礼的核心,是蕴藏于礼之内的思想;而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是实现仁的途径和方法。在孔子的理想中,君子的内心是以仁为根本,而外在的行为方面又完全合乎礼的人。所以仁必须要通过礼才能表现出来,而礼也必须以仁为依据,不然礼则失去意义。由此看来,在孔子那里,礼就是对仁的内容的实践行为。
孔子有言:“克己复礼为仁。”从这个角度看,“礼”是“仁”的维度,评价一个人是否符合“仁”的标准即看其行为是否符合“礼”的标准。孔子对“礼”非常尊重,从来不曾否定过“礼”所规定的等级秩序,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怒斥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仁”必定是建立在“礼”上的“仁”,是符合秩序的“仁”。
但是,孔子心中的“仁”,不仅仅要符合“礼”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当中还包含超越“礼”的部分。《论语·八佾》提到:有人问孔子:“然则管仲知礼乎?”孔子回答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认为管仲“树塞门”“有反坫”,是僭越礼制的表现,所以评价他是一个不知礼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不知礼”的管仲,却符合孔子心中“仁”的标准:“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第十六》)孔子认为,齐桓公主持会盟,停止战争,都是因为管仲的力量,所以说管仲是仁德的。这一点,即是孔子心中“仁”超越“礼”的地方,齐桓公九合诸侯却不以兵车之力,减少了人民受战争的痛苦,这是大的仁德。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第十七》)有人认为,伟大如孔子,在仓促之下也没有做到对人与马的生命一视同仁;也有人解释说,孔子是在仓促之下才只问了人而没有顾及到马。就笔者看来,这一点正是孔子心中“仁”对于“礼”的超越。徐复观先生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人文思想的发端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思想慢慢觉醒,不再似殷商西周时代的思想观念是以鬼神为中心,人的重要性正在慢慢凸现出来,而孔子正是其中的先行者。子曰:“仁者爱人。”这种爱,首先应当是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其次才能延伸到其他层面,如“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综上所述,“仁”不仅仅以是否符合“礼”作为评判标准,更有超越“礼”的部分,就是对全体人的大爱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而正是这一部分,才是孔子作为伟大思想家的最为光辉和闪耀之处。
[1]朱熹.论语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1,97.
[2]梁漱溟.孔子人生旨趣[A].刘德广,等.名家品论语:卷3[C].北京:华侨出版社,2008:126.
[3]余英时.孔子“君子”的理想[A].刘德广,等.名家品论语:卷4[C].北京:华侨出版社,2008:223.
[4]葛兆光.《论语》:礼与仁[A].刘德广,等.名家品论语:卷2[C].北京:华侨出版社,2008:77.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61.
[6][以]尤锐.展望永恒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M].孙英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7]赵俪生.有关孔子思想中“仁”“礼”关系的一点辨析[J].孔子研究,1986(1).
[8]韩连琪.论孔子的仁与礼学[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9]薛显赫.浅析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1).
Concept of the Ritua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and Benevolence
Zhang Yut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The ritu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nd it appears many times in the book.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in China,many scholars have explained the ritual.The essence of ritual is not only the natural expression for love in one’s heart,but also the practice to ritual which is throughout the various growth stages for one pers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tual and the benevolence is the unity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of ritual,self-restraint and restoration of rites are taken as benevolence.The Confucius considered that the benevolence is beyond the ritual and is the universal love and the respect for life.
ritual;benevolence;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222.2
A
1672-6758(2015)10-0042-3
(责任编辑:宋瑞斌)
张雨亭,在读硕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
Class No.:B222.2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