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

2015-03-17叶方兴

关键词:学术政治思想

叶方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

叶方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指标、理论创新的基础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科学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为基本元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为基本表现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殊性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特征及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以政治性的价值指引为导向,以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为动力,在国家提供的资金、组织和制度保障下,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要产生聚合效应需要着力建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着力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往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知识生产;科学研究;学术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服务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支撑,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根本在于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尽管在过去30年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1],但人们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觉认同与自觉运用还远远不够。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生产时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方面体现出较强的“钝性”,难以满足急剧变化的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知识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转折点上,特别是在信息丰富多元的知识社会以及媒介日渐发达的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迫切需要在频度、效率以及质量上高效推进、取得突破,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本文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理论、实践价值以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属性基础上,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基本环节,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所需的学术共同体的实践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所谓知识生产指的是在一定的学术共同体中,科学研究者根据时代要求、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生成科学的、合理及有效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学术研究过程。知识生产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环节与最终目的,知识生产的效率、频度以及效果直接决定科学研究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是从知识论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在科学的研究理念、范式、方法指导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念、方法的过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建设进入关节点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在特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指标

知识创新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有没有完整的、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检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吉登斯指出了知识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境遇,认为传统社会的知识是经验型的、既定的,是依靠前代人社会生活实践不断累积起来的历史性的生活经验。而现代社会的知识具有自反性,知识的自反性品格推动着现代社会发展,现代社会的知识是在不断地根据社会生活实践进行自我修复与自我完善。[2]在知识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体系化的科学知识形态反映出来,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提供的专业化的范畴、理论、原理、方法、话语等专业知识,一方面维系了各项职业活动有序开展,不同场域的有机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专业分化与职业分工钩织的自足领域;另一方面,表征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以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规律、认识的科学把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走向科学化的标志。

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目标是要根据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要求生成满足社会与人们需要的新理论,这些新理论不仅能够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而且也能够引领整个社会发展。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都处在基础性的地位。“从狭义学科的视角看,既然学科的实质就是某种知识体系,那么评估学科建设的核心主要是考察某种知识体系的发展状况”[3]。从根本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生成新观念、新理论以及新方法的过程。这些新知识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到有效指导,能够满足社会与时代对人们的要求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理论解释力与实践回应力不足,现实与理论之间出现的紧张、“两块皮”现象较为突出,已经成为阻滞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际效果的重要障碍。事实上,“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面临诸多复杂难题,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创新或知识生产。”[4]只有源源不断地根据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社会大众贡献新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生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同的推力

在以知识为“中轴”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效能,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系统的作用效果。就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性来说,它的基本作用方式就是以知识、真理、逻辑的力量说服社会大众接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观。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以自身提供的知识去说服大众。实际上,人们之所以接受某种知识,关键在于知识的“有用”,能够以“彻底”的理论去解释或解决人们关切的现实问题。也就说,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社会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是不是生产出具有完满解释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因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符合大众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可以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

从很大程度上讲,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无法生产出能够说服大众,引领社会发展的理论知识。在解释和应对时代出现的重大问题、社会领域的公共问题以及当下中国社会人们遭遇的思想困惑与混乱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还显得力不从心。在整个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不具有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学科体系与社会结构中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与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质以及相应的知识生产方式缺少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特点、属性、规律,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机制,生产出能够说服大众、服务社会的新知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与属性

知识是人类的认知现象,是认知主体将外部纷乱复杂的客观现象经过系统化、抽象化以及理论化的提炼形成的主观范畴。“知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能进行某种言说的,有关内外部世界的认识、体验、活动操作等种族与个体的经验。”[5]可见,知识是外部经验世界在人的主观世界的呈现,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的主观认知范畴,用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性认知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成果的表现形态。它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产生、运行以及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范畴、观点、理论、学说、方法等认知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的生产,集中体现于‘学’”[6]。“学”“即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6]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化的知识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是关于学科知识生成的理论反映”[7]。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一个系统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出区分。譬如根据知识性质划分,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知识;根据知识对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可以区分为高层次的信仰知识,中间层次的主要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低层次的是法律、道德等基本规范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殊性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特征及机制。这种特殊性表现为:

1. 从知识对象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人的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根本上是人的知识*如果从知识所要表达对象来说,可以将知识分为物的知识和人的知识。物的知识是指向对僵死、静止的物体,是人们静观的、抽象的、形式化的认知结果;而人的知识指向的是鲜活的、活力的生命体,对其认知需要采用具身的、体验的认知方式。,直指人的心灵、关注人的内在体验,“人的精神价值观念,尤其是政治性的精神价值观”[8]210,旨在改变教育对象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通过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培育教育对象形成稳定的政治品格。波兰尼用“默会知识”的说法表达区分为异于“诸如书面文字、地图或者数学公式里所展示出来的”[9]显性知识不同的人类知识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可以表现为明确的、显性的知识,比如,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等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具体作用方式等知识等等,这些以体系化的、理论化的知识形式表达,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相比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通过意会性的方式表达人的知识的特性,它融入了大量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等,具有鲜明的情境性、体验性、情感性等特征。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蕴了社会成员独特的理解、感受、主观因素和心理体验,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关于需要、爱、政治文化的认识都需要扎根于具体的文化、社会传统以及个体的切身感受的,这种默会知识反映“人的知识”的特殊性。

2.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政治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充满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和范畴的核心精神不在“思想”这个字眼上而在‘政治’的基本意蕴中”[10]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和活动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也因此打上了政治性烙印,具体体现为它传播一个国家或政党的主导政治价值观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或政治社会化,都是将一定政治共同体的价值观传播给社会大众,其所宣扬的核心价值或立国价值也都以知识载体表现出现,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政治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播的方式和过程上。阿普尔在《国家与知识政治》一书的开篇就写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来组织和控制的。这就决定着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怎样付费、寻求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测量这些目标、谁有权控制、什么教科书被通过、谁做得好和谁做得不好、谁有权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等等——是政治性的”[11]。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运作的整个过程都受到政治价值观的直接影响。

3. 从表现形态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

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晶,属于主观范畴,以符号信息、理论、观点、方法作为外部呈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人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规律的体系化、理论化的范畴、观点、方法等,它以原理、方法等形式将其提炼、固定,作为人们学习、教育以及文化传承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原理以及具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的系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带有特征性、规律性的认识和做法,它们既是以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构成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科学指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科学总结、理性思考和理论提炼的结果。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囿于人们认知水平,更多地带有强烈的经验色彩。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知逐步趋向精细化、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也越来越呈现出科学知识应有的特征。

4. 从知识特征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知识社会学揭示了知识生产背后的实践基础,认为知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作用结果,正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对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的认识活动,形成了知识。但与其他类型的知识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并不是简单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体验的总结、提炼,而是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行动的相关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这一特点可以谓之“行动中的知识”,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生产知识,在生产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着具体实践活动,同时根据行动或实践不断地修正和丰富知识。这个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有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意涵,“是一种同人的善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它“考虑具体的事实”,让自己的行动“符合逻各斯的标准。”[11]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人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境中能够作出审慎、合理和明智的决断。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是什么”与“如何做”[13]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需要放置社会政治实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才能完满理解。这意味着需要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现代政治文明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真谛。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基本环节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活动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涵、属性的准确把握。通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活动。这些具体环节主要包括:

1. 导向:政治性的价值指引

任何知识生产或理论创造的前提都是要厘清生产满足何种需求的知识,这根本上涉及知识的价值导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具有鲜明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项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就是要生成满足人们价值需要的观点、理论以及方法,也必然体现政治性的根本特征。尽管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与科学性之间存在张力。但无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生产应当坚持鲜明的政治价值导向。“没有思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盲目的,没有知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空洞的”[14]。“以思想性为指导,突出政治性;以知识性为基础,依托科学性;以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系统,实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二法则。”[15]政治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提供根本方向和思想保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导向,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出满足统治阶级、社会大众需要的政治知识,实现统治阶级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

2. 动力:社会问题的关注

知识社会学认为,知识生产的动力在于社会需求,知识应当体现与社会之间的勾连性。马克思用“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断,表达知识的出现应当鲜明地反映时代的基本特征以及人们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6]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应当立足对现代社会具体社会问题的关注,特别是身处现代性社会的人们的思想领域、价值观、精神状况进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应当体现出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时代性。“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那个时代……而建设一个如期所应然的世界,那么这种世界诚然存在,但只存在它的私见中,而私见是不结果实的要求,在其中人们可以随意想象任何东西。”[17]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来说,“不能反映时代精神、聚焦当代社会精神潮流、直面当代人的精神焦虑和冲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是不能获得认同的。”[8]64这就需要研究者直面鲜活、丰富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对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实现事实的联想与“观念之间的联接”,在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充分观察、分析和解决中推进理论创新。

3. 过程:问题分析与破解

在奠定政治价值导向以及直面现实社会问题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家,你必须控制这相当微妙的交互影响,捕捉你所体验到的东西,然后整理得条理分明:只有如此,你才有希望利用它们来引导、检验你的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训练成治学有方的学者。”[18]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也有同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敏锐地观察,发现值得研究的大问题、真问题和好问题。发现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要提炼出鲜明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寻找到了问题意识,也就为理论研究预设出清晰的研究目标,指明相对稳定的行径路向,不至于科学研究流于空洞、无用。在分析问题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方法,描述研究对象,分析具体问题,找出问题答案。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三:一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真正找到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真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知识,但是没有知识也就没有问题。这意味着知识始于知识与无知间的张力:没有知识就没有问题——没有无知就没有问题。”[19]二是研究方法上应当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特点,展现出人的知识的特性以及人文学科的学科面相;三是善于发现、总结和提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特征性、规律性现象。

4. 保障:组织和制度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传播以及实践的各个环节,受到政治权力的推动,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资源配置、学科建制、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渗透了政治的力量,也是政治权力推行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行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依托于政治权力载体,借助国家政治权力的推动来实现。执政党和政府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提供最基本的组织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主要体现为大力支持学科、专业建设,设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机构、组织等。比如,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人才计划等。制度支撑主要是学科制度、学术研究以及工作制度,例如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颁布各项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提供政策、制度上的保证。对具有浓郁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知识生产并不是去除任何政治偏见、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而是成为国家一项系统的政治规划和意识形态传播的战略任务。

四、学术共同体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的实践要求

现代科学社会学研究表明,现代学术与知识创新往往是通过学术共同体的聚合力量完成,这既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职业分化的特点,也契合现代社会问题多维、复杂的特征。按照科学共同体的思路,学术共同体指的是一批从事专业化研究的研究人员围绕某一或某些理论主题形成的交往性的组织体。他们是专业化的研究人员,拥有相对确定的研究范式以及相对确定的学术文化传统,以研究组织或机构作为实践的组织承载,从事专门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是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必然要求。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零散化局面,单兵作战构成常态的学术研究方式,交流贫乏、争论稀薄一定程度上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水平低弱。种种迹象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要产生聚合效应,就需要以学术共同体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和研究单位,着力建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这里,可咨思考的关键性建构路径如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目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主要包括了三个系统:实际工作系统、学术研究系统以及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系统。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水平需要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素养、职业信念、过硬知识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队伍。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系统建设。政府应当大力地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在制度设计上让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拥有尊严感,可以适当地做出政策倾斜,将一些资格、权利或物质利益与专家的专业业绩挂钩起来。此外,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科学研究活动经费投入,尤其是重点保障那些从事重大的、基础性的、前沿性学术问题攻关的专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系统的专业培训与学术提升也应当充分地突出出来。真正地实现现代知识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以专家化引领专业化,以专业化推动科学化”的局面。通过建立一个活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系统来增强他们的研究能力与社会贡献力。

第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学术文化表征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群体内在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职业信念以及价值观念等。学术文化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的纽带和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培育关键在于精神领域的塑造,在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层面树立起专业化的学科意识与学术思维至关重要。目前,需要培育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热忱,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充满神圣感的事业,塑造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学人需要真正地树立起“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信念,真正地以“天职般”的伦理精神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探索事业当中。此外,还需要培养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意识,让每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能够“像思想政治教育人一样思考” ,并培育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的学科意识与思维方式。

第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往。交流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生命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展开的学术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不应当成为单兵作战的个体性事业,而是需要在相互对话,在知识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会议、沙龙、论坛、讨论会是学术交往的组织化形式,个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之间也可以展开个体性的自由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范围、地域、性质、主体需要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在时间上可以设置常规性、定期的相对稳定程式的论坛,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专题研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术争鸣比较少,可以围绕一些基础性、重大问题展开研讨。此外,借助信息化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方式以及MSN、微信、慕课等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载体,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新模式。 从更大范围和视野看,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加强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学术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与其他职业群体之间也可以加强交往。戴锐教授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存在的“沟通、交流沮滞”的现象,提出“建立一个新的交流模式,一个新的具有内部交流原则的框架,本土的或外来的、专业的或自发的探讨都能在这里得以表现和发展。”[20]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有效维系与运行需要相应的伦理与制度加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的存在用以有力地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机构、组织以及学术交往活动。学术伦理建设是通过道德建设的方式激发研究者内在的善与激情,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求真向善的学术品格,真正地由内而外地做到对学术的热诚与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的建立应当体现出学术精神的一般原理,也应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品格。学术活动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知识实践活动,学人应当认识到学术活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用一种探索的精神去构造学人的伦理操守。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建设也至关重要,伦理是从主体的内在视角,而制度是从主体的外在规范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人员的规约。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突出要重视的包括学术组织制度、学术活动制度以及学术评价制度。这三种不同的制度分别用以诊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组织散化、活动杂乱以及评价混乱的现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伦理与学术制度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学术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

[1] 李武装.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走向及其历史效应[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5-31.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文军,赵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门知识的丰富及本科生培养问题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17-21.

[4]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3:6[5] 潘洪建.什么是知识:教育学的界说[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18-24.

[6] 孙其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9-11.

[7] 邓纯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论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4):138-141.

[8] 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64

[9] 迈克尔·波兰尼. 科学、信仰与社会[M].王靖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0-111.

[10] 宇文利. 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83-188.

[11] 迈克尔·W·阿普尔. 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75-177.

[13] 杨国荣.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M].北京:三联书店,2013:294.

[14]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9.

[15] 李春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中:10-14.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7]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

[18]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212.

[19] 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李本正,译.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97

[20]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可能、现实与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2012(17):40-45.

10.3876/j. issn. 1671-4970. 2015. 04. 004

2014-09-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KS08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14ZD002);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B28014)。

叶方兴(1986—),男,安徽舒城人,博士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道德社会学与现代社会理论研究。

G41

A

1671-4970(2015)04-0021-06

猜你喜欢

学术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