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5-03-17李新宇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李新宇

(南京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一、创业中的女大学生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风起云涌,高校的创业教育也逐步深化,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也明显增加,女大学生也开始在创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有调查显示,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很少,创业成功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在择业时会主动规避风险,选择从事风险相对较低、较为稳妥的行业,创业的领域相对传统和集中,没有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体现出大学生的群体特色。但是即便这样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多数人还是经历了创业失败的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新创企业3年存活率)仅为4%左右。在这创业成功的少数人里面,女大学生更是寥寥可数。

二、女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透视

(一)客观因素是女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要障碍

1.女性生理特质成为创业限制因素

女性一生中存在经期、生育期、更年期等特有的生理时期。据研究表明,女性的心理会随着生理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情绪,精力和体力的稳定,更多时候会对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和同龄的男性相比,女性的体能和精力也稍显逊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女性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还影响了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女大学生即使拥有高知识素养也无奈在社会竞争和创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成为创业的阻力

现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女性性别歧视观念在社会中仍然长期存在,这显然给女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和用人单位乃至投资者,从开始就缺乏对女性工作能力的信任感,抵触甚至拒绝给创业的女性提供机会、对她们进行投资。无论是在女大学生就业应聘过程中,还是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由于性别歧视导致的传统僵化的社会分工、性别偏向严重的就业结构、过分夸大男女的自然差别等等,都最终导致无法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机会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3.高校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

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没有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可能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设计课程。这种男女创业教育的无差别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女性职业能力的发展。无区别性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特有的创业教育需要。通过研究表明,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确对其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女生细腻的思维方式和喜好背诵记忆的这些因素使得她们更擅长于感性领悟。然而,高校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创业女性进行相关指导。而在这种无区别的教育形式下,很难真正激发女生的创业动力和创业潜力。据调查,现存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教育基本是空白状态。

4.政府倾斜性的创业政策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之路举步维艰、成功率低,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配套法规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给大学生以支持。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系统全面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虽然国家和地方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出台了一些简化手续、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减免部分税收等优惠政策,然而,从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状来说,这些政策无论是从数量上、覆盖面的广度上和实际可行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政策空白区域,并不能完全发挥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支撑作用。此外,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很难有效发挥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引导作用。

(二)主观因素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1.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工观念限制了女大学生创业

在影响女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中,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一直是阻碍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心理障碍之一。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中,中国女性的价值一直被局限于“相夫教子”的家庭范围之内,人们认为,“出人头地”这种事情应该由男性来负责。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很多女大学生萌生的一点点自主创业的想法都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家人的反对而被扼杀在摇篮中。这一部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非常薄弱,缺乏自立自强的自主创业精神,她们认为“学的好,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对于她们来说,,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创业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困难,相反,她们更加崇尚“相夫教子”式安稳的家庭生活。

2.创业女大学生需提高其综合素质

我国高校的创业女大学生在实践经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她们创业思想薄弱、内心抵触创业;忽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学习,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经验不足。女大学生长期在学校和家庭的庇护下,是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即使女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过关于创业的培训,也少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因此,大部分女大学生在社会经验方面相当欠缺,这将给女大学生们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挑战,她们很有可能因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处处受挫而在创业的过程中选择放弃。

三、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难”现状的对策

(一)政府及社会组织全面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女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政府及各级组织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营造高校女大学生公平创业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政府应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对女大学生创业提供阶梯性保障和针对性扶助对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在政策、场地、资金、信息、培训、准入门槛等方面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人性化服务,并且设计实施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促进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例如,建立适合女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库,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对接活动;搭建女大学生创业实训和孵化平台,为女大学生提供知识培训、项目咨询、开业指导、经营顾问、法律咨询、风险融资等服务等。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女大学生在创业失败面临生存危机时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

2.加强政策宣传、示范引导和激励教育,形成对女大学生创业良好的舆论支持氛围。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女大学生对政策的知晓率,营造“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创业社会氛围。政府的工、青、妇等组织要积极帮扶女大学生创业,邀请知名女企业家进高校作报告,与创业女大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助力她们迅速成长,鼓励她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青春气概,在不同的职业领域、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开辟新天地,成为新常态下的“创业型”女大学生。

3.开辟创业实践园区,打造高校女大学生社会实践、创业实训平台。各级政府要加大创业创意园区的建设力度,制订吸引大学毕业生进园创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创造条件专门建设女大学生创业园或在已有创业园区中划片设置。政府要整合全社会资源,动员本地的创业企业为女大学生提供青年见习岗,使之成为在校女大学生学习、体验创业的社会实践平台。

(二)高校的创业教育为女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1.大力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高校要选聘创业型领导干部,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实施高校创业教育工程,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近年来,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和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学院。浙大全球产业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开展了高盛“巾帼圆梦”万名女性创业助学计划,该项目为期五年,吸引了大批高素质、具有敬业精神的女企业家参与,通过一系列课程讲解和跟踪辅导,使得女性创业者在创业环境、创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创业营销、创业政策、创新策略等多方面得到能力提升,并且通过行动模块实施和推动创业“升级版”。截止2013年,共有507名女性创业者顺利完成创业能力开发任务并投入到新的创业活动。

2.高校开设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题课程。首先,高校应在教学计划中设置适合女性性别特征的选修课程,帮助女大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多维度认识自我,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心理辅导,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其次,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鼓励女大学生组织创业兴趣小组或成立社团,邀请校友和社会上成功的女企业家开设“女大学生创业”专题讲座,组成创业导师团,以身示范为女大学生提供市场分析、项目论证、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再次,改善创业教学模式、开设与女大学生创业相关的创业管理学为第二专业等方式,帮助拓宽女大学生的创业视野,启发她们的创业思路,提升她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3.加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师资力量对女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高校优厚的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的“双师型”创业导师加入,比如,李开复的“创新工场”,马云的阿里巴巴学院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女大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创业培训,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及时与有经验的企业家交流,提高创业能力。

4.高校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创业教育途径,也是一种教育媒介,具有丰富的创业教育内涵。高校要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使创业园成为师生创业的“训练场”和“孵化器”;高校可以与地方的劳动、人事部门及妇联组织合作,挂牌“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开发适合女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加大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女大学生成功创业。

(三)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1.摆脱传统观念束缚,不断完善创业情感认知

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中,女性职业选择的特点是“安稳”,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就业时的岗位选择主要考虑传统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些就业渠道已经在现实中逐渐收窄。随之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 女大学生要增强创业意识,积极进取,敢于承担风险,提高自身素质,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创业就业之路。创业首先应是个人意志和意识的体现与实施,也是对创业者个体心理和品质的挑战。女大学生要加强对自我的认识、理解与分析,注重培养创业的心理品质素质,以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应对创业中的重大抉择。在情感认知上,排除诸如焦虑、不满、愤怒、恐惧等负面情感对正常思维和创业决策的干扰。一方面,高校正在营造平等的两性校园文化,这是外在的努力;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努力改变对自身的认识,是一种内在的变化,两者相辅相成。

2.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不断奋斗走向创业成功

女大学生走向创业成功不但依靠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更需要创业者通过知识学习、身体力行、经验积累、能力提升,最后获得创业成功。这就需要女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就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心理状态和实操能力均衡发展。女大学生应挖掘自身优势,如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强于男性;个人修养好,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人易于相处;富有同情心,善于体谅别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考虑问题细致,工作责任心较强等等,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适合女性创业的领域填补空白,形成经营特色。女大学生还要认真思考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长,用好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结合自身能力及时调整期望值,在思想和行动上培养必备的创业素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进取、弘毅、创新、创业,坚信通过奋斗,创业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四、结束语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女大学生迈入创业大军中,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女性追求平等、自由意识不断强化的表现,是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女大学生通过创业不仅能充分展现个人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女性魅力,而且还能实现个人的生存价值。然而,现实中女大学生创业仍然是一条布满荆棘,异常艰辛的曲折道路。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促成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和成熟。路漫漫兮,任重而道远。

[1]董红燕,陈华平.女大学生创业过程心理资本开发策略[J].河池学院学报,2012,2:110-113.

[2]胡珍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287.

[3]李小兵.浅谈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金田,296:304.

[4]王洪亮.浅谈女大学生创业[J].全国商情,2011,4:104-106.

[5]魏影.论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28-129.

[6]徐杰玲,徐朝亮.女大学生创业的阻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105-109.

[7]余新卫,肖红伟.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1,1:114-116.

[8]赵燕,女大学生与创业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206.

[9]王婷.基于博弈论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方经济,2012,10:29-30.

[10]房伟,陈太博,黄圆.大学生男女群体差异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4:82-86.

[11]宋传颖,吕放光.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比较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现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12.

[12]《大学生创业人数持续减少》(作者:邓仲谋 来源:《广州日报》2012年05月07)

[13]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23935.htm

[14]大学生创业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 成功率过低 (中国人民网,财经频道)http://www.022net.com/2009/6-22/47284032278778.html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