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痔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5-03-17徒文静综述徐桂华审校

护理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熏洗肛门研究进展

徒文静 综述;徐桂华 审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痔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徒文静 综述;徐桂华 审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痔疮;中药熏洗;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

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多发的肛门疾病。据文献记载,在正常人群中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1]。现今痔的治疗,尤其是II~III度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2]。但由于肛门直肠组织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生理功能的复杂性,术后常出现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出血、肛门坠胀等症状,因而导致创面愈合缓慢,增加了患者术后的痛苦。目前,坐浴疗法是常用处理方法。中药熏洗疗法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把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气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熏洗时,由于温热和药物作用,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3]。但是,当前的临床研究多关注熏洗方剂的组成、用量、适应证等,对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应用较多是凭借经验,多年来各种专著、资料对痔术后中药熏洗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因此,对中药熏洗疗法的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是发展和推广该疗法的关键,也是中医护理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中药熏洗温度、熏洗持续时间、熏洗液浓度、干预时机和熏洗方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痔术后中药熏洗疗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熏洗温度的研究进展 痔术后中药熏洗温度的研究中,大多数文献、报道仍以凭借临床经验为主,熏洗温度在38~50℃。部分研究者应用了临床对照试验比较了不同熏洗温度对痔术后疗效的影响。钟瑾[4]、毛红[5]、唐平[6]、韩冰[7]、郑德[8]、刘庆圣等[9]认为,温度在38~42℃的坐浴方案可以通过温热放松肛门括约肌,扩张局部毛细血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消除水肿,促进肉芽生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唐平[6]研究指出,熏洗温度对于止痛的影响仅局限于早期。这主要是因为术后第5天起,“致痛因子”逐渐减少,熏洗温度对于止痛效果影响从而减轻。但梁小利[10]则认为低温效果更佳。研究者对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实施对照研究,试验组采用20~30℃的温水坐浴,坐浴时间为每次10 min,对照组采用38~42℃进行坐浴,坐浴时间为25 min,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第1次熏洗后疼痛程度、疼痛、水肿、出血和坠胀的消失时间、创面的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更高,两组在减少渗液渗出,预防术后水肿和创面局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于痔疮患者术后首次排便后,局部仍处于急性炎症期,低温可减缓毛细血管收缩微循环血流,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从而较高于创面局部温度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但由于研究者在考察熏洗温度对疗效的影响中并未控制好熏洗时间这一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其结论尚需质疑。因此,在中药熏洗温度上,研究结论尚存在较大争议。

1.2 熏洗持续时间的研究进展 痔术后中药熏洗持续时间的研究中,大多数文献报道仍以凭借临床经验为主,熏蒸持续时间5~10 min为宜,坐浴持续时间为 5~30 min。赵小寅[11]、罗旭雯[12]、刘艳君[13]、郑德等[14]应用临床对照试验,比较了不同坐浴持续时间对痔术后疗效的影响,一致认为坐浴最佳持续时间为5~10 min。秦娟等[15]认为,应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者通过对12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实施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出以肛周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在术后予以熏10 min、洗20 min;以疼痛、坠胀等自觉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在术后予以熏10 min、洗10 min。宁余音等[16]则认为,应针对术后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坐浴时间。研究者通过对120例气滞血淤型外剥内扎术患者实施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首次便后坐浴20 min止痛效果较好,1个疗程(7 d)后以坐浴5 min组、10 min组效果较好,且痊愈时间最短。因此,目前研究结果差异不大,普遍认为中药熏洗时间为熏 5~10 min,坐浴 10~20 min。

1.3 熏洗液浓度的研究进展 关于熏洗液的浓度,由于中药的种类、剂型不同,熏洗的工具不同,文献中对熏洗液浓度的阐述也不同,但相关临床对照试验较少。韩冰[7]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混合痔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加水 3 000 mL煎取组和加水3 500 mL煎取组,两组均待药液温度降至42℃后开始坐浴。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应用荆芥方坐浴选用加水3 000 mL煎取药液的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消肿、促进肉芽生长,提高舒适度。郑德等[14]将240例混合痔实施内扎外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和6%促愈熏洗方对患者实施临床干预,结果显示3%促愈熏洗方效率高,能明显减轻痔术后疼痛、瘙痒、渗液、水肿等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疗效高。但由于选用的中药种类、剂型不同,其结论很难推广。

1.4 熏洗干预时机的研究进展 关于中药熏洗的干预时机,各项研究应用及研究结果显示不一。多数文献没有描述干预时机,临床报告中少数描述为术后次日起行熏洗。秦娟等[15]认为,以肛门水肿为主的应在水肿发生后24 h内,而以疼痛、坠胀等为主的应在水肿发生24 h后。纪德辉[17]对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术后第3天开始坐浴,相对于自术后第1天~第7天开始,可以更好地兼顾减轻创面水肿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因此,目前的文献表明,干预时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认为中药熏洗的干预时机应该结合患者的局部症状进行判断,具体的干预时机选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5 熏洗方式的研究进展 在中药熏洗的方式方面,《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了采取中药熏洗时,先利用中药蒸气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肛门疾病的中药熏洗以熏蒸后药液浸浴为主。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大研究者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电子技术,研制了大量中药熏洗仪器,并申请了多项专利,解决了熏蒸过程中恒温和消毒的问题。但在中药熏洗仪器中,普遍使用的是先药液雾化熏蒸,后进行冲洗[18]。吕小平等[19]对炎性痔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组用肛门病熏洗电脑治疗仪进行超声雾化再冲洗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熏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现有文献研究中,研究者控制了两组的熏洗时间和药物,未能严格控制熏洗的温度,也并不能证实两组的疗效差异归因于熏洗方式的不同,因此其结论仍不能证实。刘斌等[20]对痔术后120例患者实施中药熏洗,治疗组用肛周熏洗仪结合中药洗剂,对照组采用温水熏洗,结果显示肛周熏洗仪配合中药洗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温水坐浴的效果。由于两组患者并未使用相同的药物,仍然不能证明两组的疗效差异归因于熏洗仪器的使用。上述信息可看出,中药熏洗仪能够准确控制熏洗时间,维持药液温度,有利于将临床研究结果推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更方便患者在社区、家庭应用,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2 展望

中药熏洗疗法由于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经济实用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疗效,受到医生患者的欢迎。但其作为一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学,其临床实践很大程度上依靠既往临床诊疗规律的总结和推论进行临床决策,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和对研究成果有效性的全面评价,可重复性、推广性相对较差,制约了其应用与推广。随着循证医学与循证护理学的开展,国内研究者已经关注到中药熏洗技术规范化的重要性,围绕中药熏洗的熏洗温度、熏洗持续时间、熏洗液浓度、干预时机和熏洗方式,开展了一定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中药熏洗温度、熏洗的干预时机方面还存在争议,需要扩大样本量,通过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索更恰当的中药熏洗的方法。

[1]张月梅,陈海亮,庄华章.围生期妇女肛肠疾病的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229-230.

[2]黄 祥.痔疮现代治疗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2,9(6):167-168.

[3]张俊忠,秦长伟,李景银,等.中药熏洗疗法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463-465.

[4]钟 瑾,郭光丽.中药坐浴温度对痔术后水肿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08,1(5):52-53.

[5]毛 红,唐 平,李 薇,等.肛肠疾病术后止痛的中药熏洗技术规范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3079-3081.

[6]唐 平,毛 红,李 薇,等.肛肠科术后中药熏洗止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9):3224-3225.

[7]韩 冰.荆芥方坐浴温度与浓度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8]郑 德,张 巍,王佳莹,等.坐浴温度对痔手术后中药熏洗疗效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24):1-3.

[9]刘庆圣.中药浴液不同温度对混合痔术后相关影响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10]梁小利.中药熏洗疗法对痔疮术后患者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11]赵小寅,郭秀君,杜 媛,等.中药坐浴时间对肛门术后水肿恢复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1,43(12):25-26.

[12]罗旭雯.混合痔术后适宜中药坐浴时间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226-227.

[13]刘艳君,王 鸾.坐浴时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切口的影响[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5):319-319.

[14]郑 德,沈德海,应光耀,等.促愈熏洗方不同浓度和熏洗时间对痔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3):54-57.

[15]秦 娟,郭秀君,杜 媛,等.不同干预时机与持续时间的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1845-1847.

[16]宁余音,姜 红,孔秀莲,等.肛肠病术后病人中药液坐浴时间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7):1172-1174.

[17]纪德辉.不同坐浴时段对混合痔术后水肿及愈合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18]黄 超,张 扬.气液密闭循环中药熏洗仪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6):131-133.

[19]吕小平,赖洪康,老昌辉,等.电脑肛门病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炎性痔的疗效分析[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1):64-65.

[20]刘 斌,刘 丹.肛周熏洗仪配合中药洗剂治疗痔病手术前后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31.

R248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30

2014-09-23

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徒文静(1986-),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师。

徐桂华(1962-),女,江苏兴化人,博士,教授。E-mail:xgh_88@126.com

陈伶俐]

猜你喜欢

熏洗肛门研究进展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肛门瘙痒不能挠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