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亨特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5-03-17张文娟刘兰英

护理学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亨特雷火面瘫

陈 冬,张文娟,刘兰英

(江苏省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29)

雷火灸治疗亨特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陈 冬,张文娟,刘兰英

(江苏省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探讨雷火灸治疗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将40例亨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联合规范化临床护理,进行3个疗程的临床观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治疗亨特综合征陪联合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亨特综合征;雷火灸;护理

亨特综合征 (hunt syndrome或 ramsay hunt syndrome),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神经麻痹,耳朵疼痛,耳部疱疹,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是面瘫的常见原因,又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多数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据统计该类疾病患者中约12%表现为急性面瘫,往往缠绵难愈,多数3个月以后仍遗留严重的口眼歪斜等后遗症[1],临床疗效普遍较差。亨特综合征亦属于祖国医学“口僻”范畴,多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倾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脉络、经筋失养以致肌肉纵缀不收而发病[2-4]。雷火灸又称雷火神针,属于明火悬灸疗法[5]。我科应用雷火灸治疗已有数年的丰富经验,先后有多项省级课题支撑,在中风、面瘫、肩周炎、颈椎病等都有着较规范的操作方法,而亨特综合征因其发病特点和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仍较缺乏。我科结合该病临床特点完善了目前雷火灸疗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亨特综合征患者40例,均符合亨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22例,女 18例;年龄 7~68岁;发病时间 1~60 d。采用简单数字表(1∶1)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方案受试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和健康指导。(1)针刺治疗:取穴以面颊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主穴:阳白、太阳、颧髎、四白、颊车、地仓、合谷、曲池、足三里等。配穴:风寒证者加刺翳风穴;风热证者加刺曲池穴。鼻唇沟浅加刺迎香穴;人中沟歪斜者加刺水沟穴;抬眉困难加刺攒竹穴;流泪取承泣穴、睛明穴。操作方法:针具、穴位、手部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30号不锈钢毫针,经过我科的针灸医师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15 s,然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2)一般护理: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面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温水洗脸,按时休息,避免光源刺激。平素可打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增加自身机体免疫力。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酌情予其睡前涂抹抗菌药物眼膏,佩戴眼罩。为保证皮肤感染部位不再扩展,并且不再发生新的感染,建议患者用解毒搽剂外用涂抹,注意病变的局部护理和及时用药,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并且预防交叉感染。注意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并做好家属宣教,以免发生交叉感染。(3)耳部护理:耳部疱疹常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清洗,轻拉耳廓,充分暴露耳道,并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疱疹渗出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并注意用无菌纱布做成一次性护理圈置放在耳廓边,保护破损皮肤,预防感染。休息时嘱健侧卧位。若患者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嘱患者多卧床,严重时可口服地西泮改善症状。(4)心理护理:亨特综合征虽不危及生命,但因耳部剧烈疼痛、听力影响等症状,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方面的不适。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实施个体化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达最佳疗效。(5)针刺护理:对于首次接受针刺治疗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针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晕针发生的可能性,随时观察患者的意识,若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立即停止针刺,将刺入的毫针迅速拔出,安置患者平卧,松解衣襟,注意保暖。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结合规范的临床护理。(1)雷火灸治疗:患者坐立位,施灸者点燃1支雷火灸条,固定在弹头灸具上,施灸时灸条距离皮肤2~3 cm,右手持灸,先灸患侧眼部及双侧面部,用横向纵向灸法均可,每晃动灸10次,用手按压1下皮肤,将所灸部位熏红熏热为度,再灸红双侧耳后部,用雀啄法,距离穴位1.5 cm灸患侧(鱼腰穴、阳白穴、攒竹穴、丝竹空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地仓穴、承浆穴、夹承浆穴、牵正穴)。每雀啄9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压,每穴各雀啄7壮。每天灸1次,每7 d为1个疗程,共灸3个疗程。(2)雷火灸护理:灸前护理主要为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及对雷火灸治疗的恐惧感。饭后进行雷火灸治疗,预防低血糖所致不良反应;适当饮用温开水,防止灸时汗液丢失出现虚脱。灸中护理主要为保持环境安静,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忌随意改变体位。治疗室保持合理通风,稳定室温,注意保暖。及时将灰烬清除,防止艾绒灰脱落,定期观察病情,仔细询问有无烧灼感,以防烫伤。灸后护理主要为用毛巾清洁背部,及时穿好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如不慎烫伤或灸出水疱,可行注射器抽出疱内渗液,以期自行吸收、干燥结痂而愈,同时碘伏涂擦患处,若水疱较大,可消毒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水疱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

1.3 疗效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即刻评定。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眼睑闭合正常,无口角歪斜,面容正常,面肌运动良好,耳后高骨乳突处阿是穴压痛消失。显效:口眼歪斜症状大部分消失,眼睑闭合正常,耳后高骨乳突处阿是穴压痛消失。好转:口眼歪斜症状部分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耳后高骨乳突处阿是穴压痛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

1.4 安全性评价 观察雷火灸治疗期间患者有无出现灼痛、水疱、晕针、失眠、心悸、头晕等不良事件,并记录发生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ASS 18.0处理数据,总有效率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亨特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5%(P<0.05),见表1。

2.2 亨特综合征患者雷火灸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在雷火灸治疗期间,观察组仅2例患者发生灼痛事件,均为轻度灼热不适感,未发生烫伤事件。

3 讨论

中医多认为面瘫是由于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络,气血痹阻而发生,病变的部位以阳明经为主,雷火灸可疏通面部经络,祛风散寒,调节脏腑之气,可起到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之功效[6]。雷火灸疗法因其较强的热力和渗透力,以及独特的操作手法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对亨特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复杂,预后较差的疾病[7],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5),其痊愈率达60%,远高于对照组。说明雷火灸治疗亨特综合征临床效果明确。然而也正是因为雷火灸疗法突出的热力作用,临床常容易引起灼伤或水泡等的发生,因为雷火灸条主要由药物组成,其燃烧时的热量可达240℃以上,热力渗透作用更强,其产生的近红外线成分更多,因而在疗效提升的基础上,施灸时也更容易烫伤甚或导致施灸对象产生头晕、失眠等不适症状,极大地限制了该疗法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规范的护理措施,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该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临床观察期间,只有2例患者发生灼痛事件,均为轻度灼热不适感,未发生烫伤事件,使雷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安全性保证。

[1]Wagner G,Klinge H,Sachse M M.Ramsay Hunt Syndrome[J].J Dtsch Dermatol Ges,2012,10(4):238-244.

[2]魏丽霞.面神经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54.

[3]于力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8):2506-2507.

[4]王 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40.

[5]郭强中,汪 蓉,陈敏军.雷火灸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338-2339.

[6]张 军,李 沛.穴位按摩配合特色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瘫45 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9):1130-1131.

[7]江琳艳,刘翠兰,张长怡.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2B):33-34.

R471;R248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3.064

2015-01-30

江苏省卫生厅计生委科技项目课题合同(BJ14011)

陈 冬(1978-),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亨特雷火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埃德加·亨特利》中的边疆家园与哥特暴力叙事
美国亨特工程公司 北京代表处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换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