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15-03-17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教学法

何 靖

(浙江工商大学 金融学院,杭州 310018)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既包含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也包含银行的具体业务实践;既研究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管理,也关注银行的创新业务管理、产品定价等新领域。因此,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课程。

1 教学现状

1.1 课堂教学与现实相脱节

在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围绕一本教材,或者可能再增加几本参考书目。然而,由于金融实践的日新月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的发展异常迅速,在业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实的发展变化。因此,学生们时常会发现课本上讲的和实际生活有较大差距,甚至相反。

1.2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门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依赖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讲解,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这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只会机械学习而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现行的学生课程成绩一般都由“期末试卷分(70%)+平时作业(20%)+考勤(10%)”3部分构成,而期末考试由于形式所限,其内容又更偏重基础理论部分,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平时上课心不在焉、课后疏于思考,依赖考前突击,背背教材、笔记内容也可顺利过关。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实践部门的用人需要。

2 项目教学法

2.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课程所必需掌握的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再以每个项目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务操作完成各个独立“项目”而进行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活动。相较于教师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单项传输作用,项目教学法赋予学生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善课本知识落后、僵化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增强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更加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

2.2 项目教学法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项目式学习采取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方式,通过完成各小组子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完成知识构建与能力提升。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摆脱以往单方面传输信息的角色定位,“甘当配角”,学生也要转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变成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式学习采用课后学习和准备以及课堂展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2.1 确定项目主题

首先由教师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内容,预先提供若干项目选题。如第1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可设“Basel III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对策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对策分析”等选题;第2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可设“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等,依此类推。然后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4~8人的小组根据预设项目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项目。无论是自拟项目还是自选项目,各小组需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提交项目申请书,在教师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项目主题的最终确定。

2.2.2 项目的执行

项目的执行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分析—讨论—总结。每个项目可以进行以下步骤,循环进行。首先,分析问题。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子项目,进行各组员在该项目中的分工,各组员针对其分配到的任务,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再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流,以发现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和答案。教师分别参与小组讨论和分析过程(可以现场参与,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予以恰当引导;然后,集中讨论。每组选出一个或几个代表,对所选项目的讨论结果及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其他小组可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对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讨论中有争议或疑问的地方予以评议和指点,并引导学生根据项目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启发他们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最后,总结归纳。教师归纳总结某项目的研究结论,讲解相应知识模块的理论知识点及相关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然后围绕下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简单描述,引导下一个项目小组同学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的学习目标。各个项目可以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如此循环。

2.2.3 项目成果的评价

每个小组梳理所研究项目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成绩由3部分构成:教师评分+组员互评+小组互评。评价参数是由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项目总目标和各子项目具体目标而定,涉及组员参与程度、文章质量、目标解决程度等。

3 结语

通过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践运用中发现,项目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协同合作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中的金融现象。而教师通过参与项目的指导,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考虑将其运用到金融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去,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1]陈红梅.“项目式学习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2]徐陶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EDA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经营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