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于村四任支书的发展接力

2015-03-17

廉政瞭望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村支书临沂板材

文_本刊记者王兆伟发自山东临沂

小于村四任支书的发展接力

文_本刊记者王兆伟发自山东临沂

村里人都说,四任村支书功不可没,尤其在厘清发展道路上的权责关系时,有曲折、有坦途,更有勾勒出小于村改革发展的大小故事。

当廉政瞭望记者来到祊河岸边的时候,刘振远正轻摇的蒲扇。他身后的马路上,呼啸而过的私家车,扬起一袭沙尘,仿佛藉由未来散逸的粒子,肆无忌惮地扑向他佝偻的脊背。他扬起那只粗糙的右手,抹一把脸上的汗珠,打起了盹儿。

这是位于山东临沂兰山区的小于村,87户,304口人,坐落祊河冲击平原上。从最初靠水却只能吃盐碱水的贫困村,三十年后成长为市场做到中东、北非的板材加工基地,村里人都说,四任村支书功不可没,尤其在厘清发展道路上的权责关系时,有曲折、有坦途,更有勾勒出小于村改革发展的大小故事。而刘振远就是这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任村支书。

“大着胆子、甩开膀子”

1979年元旦之后不久,担任小于村党支部书记不满一年的刘振远接到乡里通知,要求第二年开春前完成包产到户的工作,这比中央要求全国全面展开包产到户的工作,整整晚了一年。

迟到的好消息仍然令小于村的村民们无比激动,心想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日子很快就可以实现了。然而,村支部却犯了难。

“这事儿听说过,但是谁都没干过。乡里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文件。”刘振远的困惑和疑虑是当时蔓延在村干部中间的普遍情绪,村干部更为困惑的不是“怎么干”,而是“该怎么干”。

临沂大学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教研部主任孙海英认为,产生这种疑虑和困惑的根本原因是当时老百姓内心深处缺乏对政策一贯性和稳定性的信心;直接原因是“文革”时期村干部职权划分混乱,导致他们短期内无法厘清权责并合理地运用。

有人回忆:“那时候村支部也刚刚恢复正常不到两年,村干部几个人意见并未完全统一。”刘振远就是带领这样的村干部队伍风风火火地开始了分地到户的准备工作。“大着胆子、甩开膀子”是刘振远的口头禅。

“别的村都坐等上面文件规定,我们村是第一个分地的。”村民每每对此津津乐道。

“主要是以前的经验。”刘振远所指的经验包括两部分,首先是他在1960年代曾经长期担任小于村生产队队长,其次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的彻底平分土地的制度。

作为“文革”前已经工作的“老人”,刘振远为小于村的发展找到了方向。刘振远给村干部制定了一条心照不宣的规定:“凡事大家商量着来。”然而,“这事儿,难得很。”

权力下放伊始的农村,村干部普遍两眼一抹黑。解放区时代和建国初期盛行于农村的各种自治组织的运行模式,逐渐走入了刘振远的脑海。

与此同时,发轫于广西的一个新词汇,“村委会”逐渐传播开来。

“当时大家都以为村委会是不是类似革委会,又要搞运动。后来看文件才知道当时的村委会主要是搞治安的。”刘振远总结道,“其实,事儿还是一样办。”

解决了吃饭问题,也缕清了村干部的权责关系。接下来,解决“瞎”的问题便迫在眉睫。

“最初的通电计划并不包括我们村。”为了争取架设通电线路,刘振远骑着自行车,常常一星期数次往返于县供电局、乡政府、供电所之间。

刘振远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上级领导批示“原则同意,经费自筹。”

为了筹措经费,刘振远“向上跑步要钱,向下发动集资捐款”;而后,带着村里的壮劳力推着地排车拉回了电线杆;请来技术人员测量并确定杆位;发动村民五户为一组负责挖掘一个杆坑……

亲历了当时“架电”行动的老党员刘振才提及此事颇为动容:“老书记跑断了腿,说破了嘴,我们村才和那些大村庄同在第一批告别‘入夜瞎’的日子。”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刘振远卸任担任了14年之久的村支书职务,刘明前当选新一任村支书。

“要致富,先修路”

刘明前始终认为自己与前任相比,“大有不同”,他一直强调:“老书记是乡里任命的,我是正儿八经选上来的。”

当时的选举,并没有现成案例可以模仿。据刘明前回忆,在当时的全村党员大会上,刘振远说明了隐退之意,并提名刘明前担任新的党支部书记。与会党员大多数都赞成,但有两个人坚决反对。为了统一意见,刘明前决定来一场彻底公开的选举,“好叫他们心服口服。”

已经退休多年的马青山当年担任新桥镇党政办副主任,他曾亲历了那次选举。时隔多年,马青山依然认为,“那次选举,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临沂第一次让村干部候选人,那么直接、那么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村支部和党员面前。”

小于村当年的选举实况,的确印证了马青山的说法。

正式选举那天,小于村的党员们晚饭后聚到村委会。他们以为按照以往经验,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选举工作。但是谁也没有料到那次选举,居然一直持续到半夜11点半才结束。

“刚一开会,就有人向我发难,‘刘明前,你说你凭什么能当书记?’”刘明前回忆道,当时原打算投票就结束的选举,正是因为这一状况而彻底变了样。“两个候选人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4个小时里,小于村的11个党员先后发言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个候选人分别两次阐述他们各自的理念。经过两轮投票和现场公开唱票,刘明前最后以8∶3的得票比例,成功当选。

费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宗兴则认为,这项制度的发扬,最终可以让老百姓自己选举自己的领路人。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刘明前当选村支书以后需要直面的最大的村民愿望。“永不再当‘泥腿子’”是刘明前对村民的庄严承诺。

与十年前架设电路类似,小于村的“小”使其再一次落到了公路规划之外。“修一条支线,哪怕辅线也好啊。”刘明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颇为无奈。为此,刘明前往返于县乡众多部门之间。

禁不住刘明前的反复请求,时任副乡长为他指了一条路,去找小于村两侧的大村庄协商修改部分线路。“公路最初选线是直连两侧大村。”

刘明前找到两个大村的村支书,软磨硬泡之下,他们同意将两村中间的直线变成扁U“型,新线路将从小于村北侧“擦肩而过”。

虽是“擦肩而过”,这条公路却将小于村与临沂市区,与现代社会连接起来,为小于村未来的发展装上了轮子。

“车轮子行驶在公路上,就像双脚踏在土地上,感觉特别踏实,工作特别有劲头。”小于村的村民对最早的那条公路感念颇深。

带领村民赚票子的书记

2001年初,小于村村支书的接力棒交到了刘明星的手上,一当就是近十年。

廉政瞭望记者见到刘明星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公司事务。卸任村支书以后,刘明星重操老本行,开起了一家贸易公司。现在的刘明星显然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回忆起2001年初竞选村支书,刘明星颇为感慨,“那时候,村民不再觉得你只要老实本分就能当好书记。党员们也是这么想的。”

经过多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刘明星所面临的竞选形势,以及他当选以后将要担负的职责,都比前人艰巨得多。

“选书记,已经不仅仅是对党员和党代会负责,还要经过全村的同意。”刘明星将自己的当选称之为“朴素的全民选举的第一次实践”。

刘明星对当时的做法也有疑虑。“党支部书记的竞选当然是在党内进行,这是毫无疑问的。”搞成全民选举,会不会违反组织规定成为刘明星的隐忧。

“后来还是镇领导给吃了定心丸。”刘明星所说的是时任新桥镇镇长的田园。

田园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老百姓需要的是能当领头羊的书记,不是庸官。

全民选举之所以能够在小于村推行开来,刘明星认为全赖于小于村的“小”。用刘明星自己的话说,就是“选举成本比较低。”

山东省茌平县贾寨乡张宏村村“两委”换届选举现场。

然而,刘明星当选伊始,却有个困扰:“周围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小于村压力大啊;两位老书记,一个给村通里了电,一个给村里修了路。那么我应该做点什么呢?”

刘明星说自己那段时间为这些事绞尽了脑汁,终于,他还是把心思集中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上。

“当时临沂物流产业渐成规模,零零星星出现了板材加工产业。”刘明星精准地意识到了板材加工的巨大潜力。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带领村干部和村里跑物流的年轻人,考察本市和外地的板材加工厂和销售市场,引进技术设备,招徕资金,划出土地建设厂区......小于村第一家板材工厂快速矗立在祊河岸边。短短一年之后,超过十家板材工厂拔地而起。

“有私人的,村办的,外面投资的。”刘明星对那些板材工厂如数家珍,“从原木旋切,木板压合,到家具制造,几乎囊括了板材生产加工全流程。”

刘明星充分发挥其精于商道的特质。短短几年下来,小于村的板材市场已经做到了中东和北非。

2010年年底,刘明星拒绝了村民的挽留,辞去村支书和村主任职务,接任的是刚从外地回来的刘德聚。

不拘一格降人才

“德聚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以前一直在外地工作。明星书记准备辞职的时候,德聚刚回临沂工作不久。”在小于村村委会,村主任刘明燕这样介绍当时的情况,“大家对谁当新书记,分歧很大。不知是谁灵光一现,说不如换换小于村几十年来的老风气,选一个有长期外地生活工作经历的人来当新书记,可以带来一些全新风气。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德聚。”

“这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材’。”田园认为村支书是村里的主心骨、领头羊,为德才兼备者居之。事实上,刘德聚几年来的作为,也确实称得上有德有才。

刘德聚当选村支书以来,力推基层党组织扎根乡镇企业。为此,他做了大量工作。小于村德胜板材公司总经理刘德盛是第一个入党的私营企业主。

“当时觉得入党是多此一举。”刘德盛谈及当初不免面露尴尬,“思想认识上真没达到那个高度。”

为了促进私营企业主尽快从思想上入党,刘德聚总是精心地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将他们召集到村委会,请来临沂市委党校和临沂大学的老师向他们讲解。

这样的授课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不但私营企业主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他们竟然从课堂上学到了指导生意做大做强的知识。“学习了关于党的知识,间接学会了怎么强有力地领导企业、怎么建设企业文化。以前最大的困扰纷纷迎刃而解。”刘德盛因此强烈要求入党,并最终如愿。

以此为经验,刘德聚逐渐摸索出适合小于村村情的党员干部进企业的活动。

“这些活动常规化、规范化以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部分人群被源源不断的吸引到党组织之中。”刘明燕总结道,“目前看起来,德聚这个书记,我们选得太对了。”

猜你喜欢

村支书临沂板材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村支书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板材满足设计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到2022年北美复合板材市场将有强劲增长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