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块玉来琢

2015-03-17单英明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惩罚方法孩子

单英明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玉,需要我们精心雕琢。而赏识学生就是雕琢方法之一。在我看来,赏识学生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方法,也许改变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方法,我们就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那么,什么是真正赏识呢?我们应如何做呢?

一、赏识就是把每个孩子都看成一个独特的世界

“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密码,都是一个独特世界,他们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如有的孩子在一种情形下不能很快或很有成效地学习,但在另一种情形下换一种方法也许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而每个孩子基本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技能。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有的能呼风,有的能唤雨,有的力大无比,有的食量惊人,如果对这九个龙子各以它们不具备的本领要求它们,责怪它们而不发挥它们的特长,这九个龙子就都不可能成材。美国著名的跳水运动员洛加尼斯、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等都在学习方面有问题,可是他们最终能够扬长避短,集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对社会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人们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每一粒种子成长为它能够成长为的样子,即让青草长成青草,不奢望它成为栋梁,让玫瑰成长为玫瑰,不企图它无刺,让橡树成长为橡树,不苛求它具备婀娜的身姿。

我们现在什么都靠分数来衡量,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他们在社会上生活并不都是靠分数。卓越不只一种表现形式,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某一行业做到不可代替就是成功。所以,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一个都不能少。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一块玉来琢,学会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特的世界来赏识。

二、赏识就是善于宽容,教师要学会品味学生的过失

赏识就意味着宽容,宽容就是谅解别人的过失、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见,容人之过,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教师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应该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理解,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留心他们的言行举止,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宽容是一种胸怀,教师对学生的过失应抱一颗宽容之心,即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开始,这表面是“退一步”,实则是能“进两步”。当然,宽容不是放弃不管,也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的“忍”,而是洞察教育对象、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的一种积极措施。

宽容意味着尊重,偶犯错误的人也是有人格尊严的,保护他就等于给人留下改正错误的空间,这是跌倒以后爬起来的精神支柱。倘若因其犯错误就不依不饶,就真把学生逼到了死地,一旦他们尊严丧失,谁也就无法挽救了。

宽容意味着要给学生以时间,教师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大自然接受每一粒种子,赏识万物,承认差异,生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各得其所,尽展风姿。反过来万物的各有所长、千资百态,充实和装扮了大自然,它们互为因果,让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美丽、壮观。教师与学生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教师不能盲目地拔掉一根草,更不能轻率地否定一个人,而要给每棵草以开花的时间,给每个人以证明自己的机会。况且,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萌生着美好理想的田地,我们应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们不断壮大。总而言之,“赏识、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

当然,赏识孩子不代表要忽视他们的缺点和弱点。赏识不是不能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只不过这里有教育艺术和技巧问题而已。

三、赏识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恰当目标

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告诉我们期望会产生奇迹。这里所指的期望应该是恰当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但目前教师对学生总是期望过高。教师的期望本来是一种激励孩子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脱离孩子实际的过高期望,往往使孩子感到高不可攀、可想而不可及。所定的目标过高,少数人达到了,大部分人用功了一阵子,很快发现所定的目标根本达不到,于是就失望、悲观,一旦失败就会不安,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导致厌学。而教师也总是运用比较方法,即拿一个孩子的短处与另一个孩子的长处比,比来比去就把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都比没了,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这就要求教师将总目标分解成阶段的可实现的目标,并及时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加以肯定、鼓励、强化。孩子处于逆境时,特别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这时,批评、训斥、惩罚都不会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只有理解和沟通、心平气和的谈心才能被孩子所接纳。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预约失败,接受并享受失败。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失败所绊倒,才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透过黑暗看到光明。

总之,教育创造的成果虽不是脍炙人口的诗文,不是流芳百世的乐章,不是令人称奇的画卷,但却是新生一代的灵魂。作为教师,哪怕学生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一块玉来琢:对孩子多一些品味,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多一些赏识,少一些惩罚。

猜你喜欢

惩罚方法孩子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可能是方法不对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