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抗战老兵徐国扬忆述中国远征军传奇

2015-03-17

海外星云 2015年17期
关键词:芷江徐国远征军

●杨 柳

香港抗战老兵徐国扬忆述中国远征军传奇

●杨 柳

他出生香港,其父是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长,襁褓时宋庆龄抱过他;他年轻时在郑洞国、史迪威指挥下,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北密支那与日军苦战中负伤;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他依照上峰指示,发出明码电报给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限降令。

且听现年92岁的老兵徐国扬,忆述他生命中不能忘却的抗战经历。

中国远征军老兵徐国杨

徐国扬今年92岁,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香港,其父名叫徐卫璜(又名徐继烈),于云南讲武堂毕业,与朱德是丙班步科同学,后参加护国东征。

1917年夏,徐卫璜随李烈钧到了广州,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队长。

徐国扬小时候徐母常抱着他到大元帅府找父亲。徐国扬引述妈妈的话说经常随丈夫到孙中山家拜访,“我襁褓时长得乖巧,一对小眼睛乌亮乌亮地,逗人喜欢,孙夫人宋庆龄还抱过我。”

父亲曾被蒋介石投狱

1930年前后,国民党军队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徐卫璜担任湘鄂赣皖“剿匪”游击司令。一次,因在江西修水县围剿中迟疑不前,被人告与修水县长杨子云放走红军两个团。蒋介石怀疑徐卫璜通共,遂褫夺其一切职务,将其投入镇江模范监狱。抗战爆发后,朱德、李烈钧、卫立煌等保其出狱;出狱后,被委任为鲁南游击队指挥官。

时局不断变化,童年徐国扬过着流离颠簸的日子;徐家不停地辗转迁徙,先后在广州、香港、上海、安庆、武汉、徐州和南京居住过。1931年底,徐家好不容易在南京团聚,不久后,日本人就打过来。1939年,冯玉祥视察镇远,用激将法请徐卫璜出山,徐卫璜重返前线。

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

1940年夏,通讯兵第三团教导大队招无线电兵,17岁的徐国扬投笔从戎,应征入伍,

1942年的一天,他们接到紧急命令,搭乘美空军14航空队运输机赴印度。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爆发,日军铁蹄遍踏东南亚,日军攻入腾冲、龙陵,大家颇有荆轲过易水的悲壮感,一路上唱着军歌:

再会吧,祖国!

侵略者的烽火已燃遍太平洋。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棕黑白黄,我们扛起枪,朝着我们共同的敌人去放!

徐国扬说,经过五个多小时飞行,穿越喜马拉雅山,他们扺达印度汀江。第二天转乘火车,经过加尔各答,三天后抵达营地楠木伽。徐国扬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电讯独立通讯兵第三营无线电连,营里还有美国教官。后来又进入附近的美军航空无线电学校学英语、学收发报。第二年,驻楠木伽的中国远征军和美英部队全部赶赴印度一个小集镇利多,待令出征。

中国远征军当年在缅甸战场抗击日军

中国远征军保卫中缅

1939年日军占领南宁,断绝通往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1940年春季,日军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9月日军侵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援华通道。

1942年1月初日军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失去战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英军一再溃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一千五百余公里。仁安羌解围战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强敌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的英缅军第一师;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掩护英军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1942年第一次缅战中国远征军伤亡五万余人,英军伤亡1.3万人,日军伤亡4500人。

缅甸失守,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印度,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就在抗日战争到了关键的时候,早在一年前,徐国扬作为中国远征军一员随部赴印。

中国远征军是1942至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打通抗战的“输血线”而出征滇、缅、印,抗击日军的英雄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

密支那歼灭二万多日军

1943年,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代号为“安纳吉姆”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至印度利多)。10月新30师调入缅甸编入驻印军,计划从印缅边境的利多出发,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翻过野人山,攻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打通滇缅公路。

1944年3月,中国驻印军攻占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主力,继而乘胜追击,夺取缅北重镇孟拱。

1944年5月25日,连长突然命令徐国扬与三名战友携带美式28型25W无线电话机,与14师42团乘运输机约一小时,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在密支那强行着陆。

下机后,徐国扬等四名电讯兵在百多人掩护下,来到了密支那设在山洞中的“前进指挥所”。在所里,徐国扬等直接为指挥部进行收发报联络,并见到了久仰的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参谋长鲍德诺将军和副总指挥郑洞国将军。

孟拱河谷与密支那战役,中国远征军予日本王牌军18师团以毁灭性打击,经过80天的激战,收复密支那,歼灭日军二万多人,中国远征军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

在密支那那场恶战中,“指挥所”四名电讯兵两个战死,徐国扬负伤,一个巨型炸弹炸穿了指挥部洞顶,弹片把他左肩击穿,迄今还留下伤疤。

陈纳德将军称赞远征军

后来,缅甸被盟军收复,徐国扬和战友们乘坐美运输机回国。回国前夕,徐国扬见到敬仰已久的陈纳德将军,陈纳德竖起大姆指,称赞年轻的中国远征军士兵是好样的!

1945年5月,徐国扬抽调到湖南芷江指挥部电讯台工作。

1945年4月,侵华日军垂死挣扎,出动飞机135架以及数以百计各类战车,伪军和特种部队,总兵力八万余人,总指挥为20军司令官阪西一郎,发动一场以夺占芷江空军基地,妄图打通进攻大西南通道的攻略战。中日双方参战总兵力二十八万余人,战线长达四百余公里,湘西会战自历时近两个月,最后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

在芷江,徐国扬最后一次见到父亲。那天,徐卫璜从前线来到芷江徐国扬的电报房,父子相聚才半个小时。徐卫璜就在这场湘西会战中,在武冈前线牺牲。

他给日军发出明码电报限降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通讯兵战友用发报机反复与南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联络,发了好一阵都不成功;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徐国扬发觉自己那台美式450W399发报机啲哒啲哒声音,成功了!这份给日方181字明码限令缴械令电报,就是徐国扬发出的。

徐国扬的回忆来到了1945年8月21日:“11时,一架日机打着投降信号低飞三周后降落在芷江机场。飞机停稳后,下来的是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的降使——少将今井武夫。然后,日军降使及随员被安排乘坐两辆插有白旗的美式敞篷吉普车,从机场前往新六军军部(日本降使驻地)。”

8月21日,何应钦自芷江向重庆蒋介石请示受降签字地点。22日,蒋介石覆电如下:“即到,芷江。密。可与日代表在芷江会商各条款,签字地点改在南京。”很快何应钦设立“受降前进指挥所”,徐国扬与他的战友又进入“前进指挥所”当电讯员。

8月27日,徐国扬等与“前进指挥所”的官兵分乘七架美军飞机由芷江启程,作为首批人员,最早抵达南京。然后入住南京的营房。

这时,他们的联络台增加了延安台。一天,电讯班来了一位首长,与全班官兵逐一握手,说:“同志们,辛苦啦!”过后,徐国扬才知道这是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本文作者杨柳是香港资深传媒人)(编辑/立原)

猜你喜欢

芷江徐国远征军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难忘芷江红
芷江行
光影视界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芷江受降纪念坊有感(外四首)
芷江缘何成为受降地
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