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做出“大文章”
2015-03-16
在别人眼里,科学课相对于语数外是一门小学科,但对长沙市宁乡县金洲镇中心小学科技教师刘章平来说,这门课程虽小,却一样能做出大文章。
他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8年,收获了不少荣誉——全国创新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劳技创新作品优秀指导老师、第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湖南省优秀园丁奖、第31届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指导老师等,指导的学生作品“毛尖采摘机”、“防挤防踩踏楼梯”、“多功能泥工刀”等也多次在全国、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斩获佳绩。
和不少科技教师一样,刘章平也是半路出家。
1989年从宁乡师范学院毕业后,他教的是英语。由于安于现状,教育教学没有大的建树,只能算是个普通的教书匠。
直到8年前,他到长沙市天心一中学习,结识了湖南省知名创新教育专家谭迪熬老师。谭老师的创新教育理念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给自己的大脑彻彻底底洗了一次澡,从此改头换面,全心投入到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中,成了金洲镇同兴完小的一名科技教师。
令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改行”成功,而且充满了激情,越教越来劲。
2012年9月,因为工作出色,刘章平调入金洲镇中心小学。当时,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既没有固定的活动室、特定的活动安排,也没有教具。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没有放弃,反而迎难而上。他向学校申请了一间闲置的旧校舍做科技室,再搬来几张破旧桌椅放在里面,然后从初中部淘汰的旧教具中选出还能使用的仪器做教具。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意识,他还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科学活动。每年,他还会带头组织两次科技节,在科技节上,学生们展现自己的科技作品、交流创意,不亦乐乎。
如今,通过刘章平的努力,金洲镇中心小学的科学教育成绩斐然,科学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刘章平也因此成了学校的大名人。谈及他,其他老师无不伸出大拇指夸赞,学生们都喜欢得不得了。在校外,知道他这个创新名师的人也不少呢。
刘章平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还得益于他的绝招——“翻转课堂”哦。
一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们回家做作业,而“翻转课堂”则完全相反。在课后,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课件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他们却不学习,而是提问或者做作业,老师只负责答疑。
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一课时,刘章平先让学生在家里上网观看有关静电的视频,了解静电的相关知识,记录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天一上课,他就笑着对学生们说:“大家都提前预习了静电的知识吧?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现在可以提出来了。”
学生们的小手马上举了起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老师,吊扇的下表面沾有很多灰尘是因为静电在‘作怪吗?”有个学生这样问道。
“是的,吊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扇叶和空气摩擦带电,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所以即使是下表面,也会很脏。摩擦起电是静电产生的一种方式。”说完,刘章平为了让学生理解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还做起了实验。他让学生们用塑料笔杆摩擦自己的头发,然后靠近纸屑,只见笔杆子不断晃动,纸屑飞来飞去,好像在跳舞。
“那为什么电视、电脑显示器也会产生静电呢?这可没有摩擦呀?”又有一个学生不解地问。
“这就得说到它们的工作原理了。电磁波在显示器表面和金属物体表面长期累积,也会产生静电。这跟摩擦起电是不一样的。”
“老师,静电对人体有害吗?”
“生活中要怎么防范静电呢?”
……
一堂课在大家的提问中很快就上完了。下课了,有的学生还围在刘章平身边,缠着他解答课上来不及提出的问题。
“翻转课堂”有意思吧?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萌生了不少创意,如矮脚圆规、磁热性探究实验装置、百变房间等,并把这些创意变成了作品。
除了特殊的教学方式,刘章平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络达人。他不像一般的科技教师那样,只浏览科技新闻什么的,而是利用网络开展创新教育工作,并做得有声有色。
他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空间——“刘章平创客Room”,而且通过设置网页超链接、上传视频等小技巧,将科学教育相关网站链接到自己的空间里,便于查找相关资料。
平时,他还会把科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如《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小发明活动》、《学校教育需要微创新》、《扫除“三障碍”是发明成功的妙诀》等文章放到空间里,供大家分享。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刘章平创客Room”的访问量已达2万多次。现在,这个网络空间又成了介绍学生发明作品的好平台。“防挤防踩踏楼梯”、“毛尖采摘机”、“百变房间”等作品借助这个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今年初,在上海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后,长沙市“肖宗文科技创新特色工作室”的官方网站又一次转载了“刘章平创客Room”上登载的作品“防挤防踩踏楼梯”。不少人看过这个作品后纷纷表示,如果这个作品能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也许能避免这次悲剧的发生。
下一步,他将扩展网络空间的功能,创建网上科技创新教研室和科技创新论坛。
不小瞧“小学科”,刘章平勤勤恳恳、有条不紊地干好每一项工作,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创新路。今后,他将继续带着学生们玩转科技创新,干出更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