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我们的未来
2015-03-16德治
德治
我们在细数世界和国内风景名胜区时,会惊讶地发现大多数是湿地类型。比如:大堡礁、普吉岛、黄果树大瀑布、桂林山水、青海湖、洞庭湖等等。似乎自从人类有了审美的那一刻起,湿地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究其原因,是水与生命的关系太密切了,它成为内心潜在释放情感的窗口,所以人看到湖泊、江河等水的结合体时心情会放松,并产生愉悦感。
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联合国环境署一项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湿地也是退化最快的生态系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围湖、围海造田使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湖泊1.2万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阳湖因农业开发缩小1/3;50年间,湿地大省黑龙江的沼泽湿地从600余万公顷到现在只剩150万公顷,开垦了3/4……
大自然因成千上万的物种共生共栖而充满魅力,在这样一个生命的链条上,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绝不是一句空洞遥远的口号。德国城市生态学家彼特在《地球湿地》一书中,把环湖、海的湿地比喻为城市的“绿肺”。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物多样性有一定作用,对空气净化也很有好处。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雾霾。实际上“雾”和“霾”两个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雾”是由湿度决定的,而“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留住湿地能少中“霾伏”,改善自然系统的“自净”功能,增加对湿地、河流、水库、山塘、溪沟的保护,起到“水清气自净”的作用。
吐故纳新是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必然殃及人类。当代的生态文明呼唤我们对自然、对湿地、对鸟兽要增强保护意识。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湿地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仙鹤之乡”扎龙的生态补水,到鄱阳湖畔的退田还湖;从拯救闽粤红树林湿地,到洞庭湖畔的湿地水文监测站……湿地保护事业成绩斐然,但未来仍旧任重道远。
自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我们的未来,本刊特别推出专题策划,带您探访浪漫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踏足生机勃勃的非洲水世界,体验亚洲第一湿地——根河湿地,环游碧波诱人的大理洱海,寻觅隐匿在夜色中的湿地植物。希望您能在身心愉快的旅游中,也将更多关切的目光投向湿地——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