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的存废之争
2015-03-16熊丙奇
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尚未收到国家有关废止“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正式文件。其中,有高校中层干部透露该校“985”工程新款项仍在进展中。据相关官员介绍,目前,“国家既没有说不做,也没说下一步该怎么做”。
2014年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明确表示,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这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985”“211”高校存废的首次公开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的表态,并不是取消“985”“211”高校的身份,而只是在保留身份的情况下打破“壁垒”。在笔者看来,我国应该认真反思“985”“211”工程推进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出发,应该消除学校的身份、等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
我国推出“985”“211”工程的用意,是为集中少数优质资源,重点建设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但从具体实践的效果看,“985”“211”工程对改善我国高校的硬件条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
首先,“985”“211”工程让高校教育的等级化管理更为严重,制造学校不平等和歧视。列入“985”工程的高校,不但享有更多国家资源,而且地位也比其他高校高一等——有31所“985”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是副部级干部,在“985”高校推出之后,我国高校就被各种工程、计划排出等级座次:“985”高校(具体还分一期、二期、三期)、“211”高校、小“211”高校(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这让高等学校不平等竞争不说,也让整个社会的名校情结更浓,鉴于进入“985”“211”高校可以获得更多教育资源,以及其毕业生就业拥有学历优势(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提出“985”“211”高校学历要求),不少学生把进入“985”“211”高校作为目标,非“985”“211”高校不读。
2014年11月底,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第一场专场招聘会举行。据报道,现场有一深圳企业对不同院校毕业生“明码标出等级价”引人注意。新进应届毕业生,按院校等级不同,学历不同,起薪点不同。如技术类本科,普通院校毕业生为5000元,重点院校毕业生6000元,“211”高校毕业生7000元,“985”高校毕业生8000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为9000元。非技术类的薪酬标准也依照不同学历、不同院校设置了不同起薪点。
虽说有些企业在录用员工时,没有提出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录,不能追究其招聘歧视,但是按毕业学校给学生设定薪资标准,学历歧视的意味依然相当浓厚,而对于这种在就业中设置学历门槛、等级的做法,舆论意见不一,在反对学历歧视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体现了“985”“211”院校的价值,是学生努力上“985”“211”院校的应得回报。
其实,赞同学历门槛者,更多的是站在“985”“211”院校立场说话。拥有身份特权者,总会为身份特权辩护,这毫不奇怪。可这种优势,本来就不应该有,以学历论英雄,这是学历社会陈旧的人才观,名校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都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吗?毕业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竞争,在有更多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学校求学的学生,担心离开了身份就会失去优势,这不恰恰反映出学校身份对教育的破坏吗?同样,一所办出质量、特色的大学也根本不应该在乎所谓的身份。
事实上,我国“985”“211”高校每年的总招生计划,不足50万(75所部属院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在35万左右),占所有招生计划的7%左右(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698万),这其中,被录取的农村学生不到30%(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录取比例一度只有一成,清华大学不到20%),最多15万。不管“985”“211”高校怎么扩招,能进入“985”“211”高校的只是所有学生中的极少数,更多的学生要进入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高职高专。
在这种情况下,把“985”“211”作为就业门槛,挡住了多少学生的就业路?一个农村学生因接受的基础教育薄弱,只能进普通本科院校,由于没有“211”高校的身份,在考研、就业时一直遭遇歧视性对待,这公平吗?这就无怪乎在我国农村地区,形成考不上“一本”就不算上大学的观念,以及“新的读书无用论”——既然考不上“985”“211”高校,上不了“一本”,读大学就没有价值,那么读高中干什么,既然不读高中,还不如初中就辍学。可以说,这是以90%的学生被歧视、出路渺茫来换取10%的特殊身份。
其次,“985”“211”工程,说到底,是政府部门推行的行政性计划,带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评审的意图,由于进入“985”“211”高校行列,不但意味着获得了资源,也意味着提高了学校的“地位”,因此,很多高校就把跻身“985”“211”作为办学奋斗的目标,这带来的问题是,高校按照行政制定的指标办学,都追求“高大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同时急功近利,在申报“985”“211”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及“跑部钱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多年前就宣布,“985”高校在未来10年不再扩容,这打消了“211”高校跻身“985”高校的念头,但这还不够。
而对于取消“985”“211”工程,笔者注意到三个方面的想法。
一是“985”“211”高校学生反对,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事实上,就业的学历歧视、学校的等级划分,已经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道路,这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求学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也形成了我国教育的恶性循环,追求获得教育特权,制造我国的教育焦虑,也是大家的“动力”,而一旦获得教育特权,都坚定捍卫自己的地位、利益。有人会说,取消“985”“211”,学校也还会有名校和普通学校,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我国的“985”“211”是政府给学校的身份、划分的学校等级,且给不同学校不同的资源和政策,简单地说,是政府制造的不公平,学校只要进入“985”“211”行列,不管办得如何,都“高人一等”。而学生只要考进这些学校,也就有了竞争优势,这对整个社会的学历情结,推波助澜,而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名校,是自主办学、自由平等竞争的结果,学校没有任何行政性质的身份标签,是由培养质量塑造出的学校品牌。
二是取消“985”“211”后,用新的计划(如“2011计划”等)替代,从“985”工程注重学校整体、“211”工程注重学校学科到注重学校、学科间协作,包括和社会企业协作。笔者并不赞成这一想法,虽然相关计划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本质还是行政计划,行政部门通过计划,照样介入、干涉学校办学,还是“管办评一体”,没有把办学自主权落实给大学,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
三是担心取消“985”“211”等行政计划之后,学校无法获得现有的办学资源,现在很多高校是通过“985”“211”工程项目获得政府资金的。这种担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拨款权掌握在行政部门,并通过项目方式(政府立项、学校申报)向高校拨款,这种行政主导的拨款方式,把财权掌控在行政部门,既会制造权力寻租,又会导致高校因缺乏财政独立性而难以自主办学,高校对此很有意见,但好歹高校可通过项目获得资金。
为此,如果废除“985”“211”,必须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该通过加大政府教育信息公开,以及建立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来为受教育者选择高校,以及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服务。客观而言,目前“985”“211”已成为受教育者和社会评价高校的“身份指标”,在取消学校身份(及其对应的行政评价)之后,应培育、发展社会评价和专业评价。
其次,要避免用新的行政性教育计划,替代“985”“211”。取消“985”“211”实质是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要求,政府应清理、取消一系列的行政性工程、计划,建立全新的政府管理学校的方式。政府部门要回归本身的职责定位,即保障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公平,把办学自主权交给高校,把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从全世界范围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行政计划推动,而是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一流大学必须通过竞争产生。
再次,要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拨款新体系。建议成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拨款预算,并监督政府部门落实,如果有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拨款,那么,高校不会担心与政府部门关系不好,或没有列入某项计划而没有拨款,与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对应,各高校则应建立大学理事会治理模式,负责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预算,并监督学校行政执行预算,要求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实行独立的财务审计。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