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很小,但我 真的是猴

2015-03-16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龚能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5年3期
关键词:猕猴小精灵转基因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所 龚能

神话故事里,猴王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五指成山的法力,可真有一种猴,小到可以让你一手掌握。那就是最小的猴类—狨猴。

来自巴西的“小小偷”

如果你看过电影《里约大冒险》,一定会对里面的猴子小偷军团有印象吧:猴子把偷来的金表当腰带装土豪呢。这个场景形象地说明了狨猴的体型大小。狨猴的家乡在巴西东北部的森林,由于人类饲养等原因,它们也被引入了巴西东南部包括里约热内卢这样的城市,成为当地的入侵物种,于是在电影中被描述成了干坏事的小偷。

这群小猴子,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两只耳朵上面各有一簇棉花状的白色绒毛,所以被叫作棉耳狨猴。在生物学分类上,狨猴有几十种,棉耳狨猴是其中最常见的,又叫普通狨猴。就算到了成年,它们的体长也最多只有20厘米,体重300~400克,还不到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量呢。新出生的狨猴还没有长出标志性的白色耳毛,和成年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体重才30克左右,抱住人的手指在掌心玩耍当然不成问题。

森林里的小精灵

为适应热带雨林中的生活,狨猴进化出了一身利器:强有力的后肢保证了强大的跳跃能力,尖爪样的指甲可以让它们牢固地攀附于树枝上,和身体差不多长的尾巴可以控制跳跃时躯干的平衡。

狨猴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杂食性动物。森林中的花果、树胶、昆虫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有时候它们也会偷食鸟蛋,捕食小型的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

狨猴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双眼皮大眼睛。科学家发现,狨猴的视力非常敏锐,并且和人类一样同时靠两只眼睛准确判断物体的远近,从而能在丛林中跳跃翻飞、来去自如。不过,狨猴对色彩的识别没有我们厉害,所有的雄性狨猴都是红绿色盲。有趣的是,雌性狨猴中只有一部分是红绿色盲,另一部分和我们一样有正常的色彩视觉。狨猴的叫声非常丰富,和鸟类的叫声类似。它们还是高音王,有些叫声的频率甚至超出了人耳的识别范围。当然,它们的听力也进化得很出色。在森林中,狨猴的个体小而活动范围大,再加上有树叶遮挡,因此声音交流似乎是狨猴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狨猴的嗅觉也很灵敏,不但可以靠嗅觉找寻食物并判断食物有没有成熟,还可以预警潜在的入侵者和天敌。

相亲相爱小家庭

狨猴的家庭也与我们人类的家庭组成很相像。在野外,一个狨猴家庭有 3~15个成员,分别是一只狨猴爸爸、一只狨猴妈妈以及它们的孩子。大约1岁半的狨猴就可以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家庭了。

科学研究好帮手

不管狨猴还是猕猴,都和人类一样属于灵长类动物,因此它们很早就被用于人类生物医学研究,特别是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因为猕猴的数量更多,所以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选择以猕猴作为研究对象。相比猕猴而言,狨猴的优势是个体小、繁殖快、饲养空间小。并且,狨猴在某些方面与人类更相像,例如狨猴的家庭结构和人类更接近,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狨猴具有更丰富的声音交流,比猕猴更适研究人类语言。

2009年,日本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狨猴。这些转基因狨猴的细胞里多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因此它们在特定荧光的照射下会变成绿色。更了不起的是,它们生下的狨猴宝宝也带有这种绿色荧光蛋白。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能够成功传代的转基因猴呢!目前,世界各地的实验室还在尝试培育更多的转基因狨猴,它们将为我们了解人类大脑的奥秘提供重要帮助。

现在,狨猴也来到了中国的实验室。不久后,这些小精灵一定也会帮助中国的科学家获得重要的科学发现。

猜你喜欢

猕猴小精灵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小猕猴征集令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树上住着的小精灵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草丛里的小精灵
呆萌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