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
2015-03-16孙燕
孙燕
摘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财务功能正常运作的制度保障。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公司治理与内部财务控制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并论述了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财务控制
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参考指标。良好的企业治理在提高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企业治理提高了公众对于企业的信心,降低了投资的资本成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财务功能正常运作的制度保障,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大作用。鉴于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加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财务控制的关系
要探求基于公司治理下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首先要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财务控制的前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来讲,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性质类似。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源头(即所指对象)是一致的,均涉及企业的风险控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几项重要内容:筹资活动的控制、投资活动的控制、预算控制等,均要求企业应以健全制度为基础、科学决策为核心、业务流程为重点、风险控制点为关键,集中资金管理为大前提,严格执行内控工作,以应对在财务流程中企业可能发生的所有损失的可能性,诸如由于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企业运营资金被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等。因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源头就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公司治理是一个多方面的主体,公司治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面对责任、受托责任、对股东和其他人的资料披露,审计及控制机制。公司治理的负责人应该遵守各方面的原则。有效的公司治理应当包括以下原则: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提倡正直及道德的行为、维护财务报告的诚信及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时披露信息和提高透明度、鼓励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尊重股东权利、确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鼓励提升业绩、公平的薪酬和责任等。公司治理的这些原则实际上是从企业制度和人员权责利层面保障了企业的风险控制。因此,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性质是类似的,均涉及企业的风险控制。
第二,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类似。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其最终的目的均是保障企业各方面运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实现公司各个利益参与者收益的最大化。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表明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寻找各种方法确保有效地制定战略决策,管理潜在利益冲突的各方之间秩序的一种方式。同时,它在合理、合法、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并确保公平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即企业的客户、员工、投资者、供应商、土地管理部门和社区等。因此,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各方利益相关者收益的最大化。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通过对投资、筹资、预算等环节的控制,有效的保障了企业财务功能的正常运行,因而为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并提供了坚实的推动力量。因此,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是类似的,均为实现公司各个利益参与者收益的最大化。
第三,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式相近。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均涉及制度控制和激励原理。尽管从理论范畴上分析,公司治理属于经济学分支,更多的是从经济上对公司的运营效果加以考量;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则更多的偏向于管理学,强调的是一种手段并通过该手段促进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行。但是,两者的本质措施有着高度的联系性,公司的有效治理必然伴随着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以及激励政策的保障,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也需依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予以保障,并由相关的激励政策来促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实施。因此,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式是相近的,均设计制度控制以及激励政策的使用。
因此,总体而言,鉴于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内在联系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意识到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这种内在联系性,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外部环境因素,将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财务控制薄弱环节加强公司治理的建设,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资本结构控制
所谓资本结构,就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比例关系,狭义地说,是指企业长期负债和企业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实践证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乃至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均有重大的影响,并且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是不同的。因而,必须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控制,构建相关控制指标,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资金活动控制
企业的资金活动涉及企业在具体的投资、融资等环节的所有活动。资金活动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资金活动即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归宿和终点。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资金活动的控制。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资金活动进行控制,需要分类别的设置控制制度。其中,融资环节的控制主要包括:提出筹资方案阶段的控制:主要是对筹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筹资方案审批阶段的控制:即企业选择批准最优筹资方案的过程;制定筹资计划阶段控制:即企业制定可行的具体筹资计划,科学规划筹资活动,保证低成本、高效率筹资;实施筹资阶段控制:即企业保证筹资活动正确、合法、有效进行而展开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筹资活动评价与责任追究阶段控制:即企业保证筹集资金的正确有效使用,维护筹资信用等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在投资阶段的控制主要包括:提出投资方案阶段的控制:主要是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投资方案审批阶段的控制:即企业选择批准最优筹资方案的过程;实施投资方案及监督阶段的控制:即企业保证投资活动正确、合法、有效进行而展开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投资资产收回或处置控制阶段的控制:即企业确保投资资产的处理符合企业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在资金运营阶段的控制,主要包括审批、复核、记账、对账等控制。
(三)企业资产管理控制
企业的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各类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资产管理的控制,不仅涉及企业的账面价值大小,更关乎企业长期战略的成败。在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控制:第一,存货的控制,要求企业梳理存货管理流程,所涉及的程序包括取得存货、验货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主要环节,以使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第二,固定资产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制度,管控固定资产取得、资产运行维护及资产处置流程;第三,无形资产的控制:要求企业全面梳理无形资产的取得及隶属关系,加强无形资产权益保护,防范侵权行为和法律风险。
(四)财务制度控制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前提就是企业内部有一套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实施过程的实行情况的好坏是影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一定要建议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以规范的形式将相关人员的权利、责任、义务规范下来,并且严格按照该制度实施奖惩等相关活动。从而在制度层面推进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施。
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具体路径
(一)提高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
企业财务战略以及相关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活动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提高对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具体的可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财务战略的制定分配足够的资源,为财务战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物质和硬件保障;第二,建立企业配套的财务支持政策,为财务战略的有效制定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注重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与引进,为财务战略的有效制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推行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做出的预算安排。全面预算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将企业的资金流实物流及信息流相整合,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应在组织中健全全面预算的管理体制,包括:第一,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履行全面预算管理职责。其成员由企业负责人及内部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拟定预算目标和预算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组织编制、平衡预算草案;下达经批准的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完成预算目标等;第二,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确立了全面预算的思想和制度以后,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面预算执行机构来具体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坚持授权审批控制原则
授权审批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地,企业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控制。企业通过授权审批控制的方式,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了相关参与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得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在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编制常规授权控制,让各人员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按照既定职责和程序进行授权审批。管理层严肃地履行审批职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企业应当规范用于重大业务或事项时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企业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建立相应的集体决策制度,杜绝个人独揽大权现象的发生。
(四)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首先,企业要鼓励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的目的有若干个,包括评价会计、运营及行政控制的可靠性、充分性及有效性;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能使交易得以迅速及正确的记录,正确保护资产;确定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及其自身制定的政策以及管理层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步骤,来应对控制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部门要和管理层进行必要的沟通,并具有从管理层获得信息和解释的权利。审计委员会应该具有监督内部审计范围的权利和在管理层不在场的情况下了解内部审计职能的权利。为了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性和业绩,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直接向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将直接提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2]李善民,王彩萍.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6).
[3]阎达五,杨有红.财务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4]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5]加耳布雷思(著),陶远华等(译).权力的分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6]伍中信.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评述[J].财会通讯,2006(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