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广谱哲学的神秘之门
——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
2015-03-16杨国斌
杨国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打开广谱哲学的神秘之门
——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
杨国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广谱哲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哲学,一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它与传统哲学在知识结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深刻差异,引发了诸多的困惑、质疑乃至误解。例如:广谱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诸多概念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广谱哲学对诸多社会科学概念有全新的分析;广谱哲学的应用价值。这里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广谱哲学对部分疑难问题的解答。
广谱哲学;疑难问题;对话
广谱哲学从1996年正式提出[1],至今已经历了19个年头。期间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出版了两部专著[2][3],分别在广谱哲学10周年(2006年)和15周年(2011年)时召开过两次全国学术研讨会[4]。应该说,广谱哲学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据笔者的观察,广谱哲学还远没有达到它应该具有的学术影响力。为此,笔者走访了广谱哲学创建人张玉祥教授,通过对话的形式了解了广谱哲学的过去、现在,并对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一
杨国斌(以下简略为“问”):我对广谱哲学知之甚少,只是翻看了广谱哲学的一些材料和报道,另外和一些接触过广谱哲学的同仁做过一些交谈。我有一些问题或叫疑惑,想请教张教授,烦请您不吝赐教。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多种哲学思潮涌入中国,被大量地翻译、介绍过来,那么,你为什么又提出广谱哲学?
张玉祥(以下简略为“答”):我从两个方面做个回答吧。第一个方面,我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1980年开始,至今已有35年。应该说,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是坚信不疑的。广谱哲学的理论背景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研究方法不同罢了。我们用的是公理化、模型化的方法。公理化也受到列宁的启发。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说,普列汉诺夫把辩证法原理当作“实例的总和”的做法不能证明辩证法原理的正确性。我理解,因为实例再多,也是实例,不能代替理论的证明。但如何避免落入“原理+实例”的窠臼呢?100年快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关键是没有走公理化的道路。选一组公理(即精确化的前提),然后由公理再推出全部结论,这应该是解决“列宁疑难”的根本出路。
第二个方面,现代西方哲学确实流派很多,我仔细研究的不多,但我还是比较严肃认真地看待西方现代哲学。例如,广谱哲学对结构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或广泛说,对西方科学主义流派比较赞赏。原因是他们有理性思考。但科学主义流派的哲学也有致命缺点,就是他们拒斥“形而上学”,即拒斥超经验的、带有最一般普遍性的观点或原理。这就涉及到一个原则性问题,即什么是哲学?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是,如果拒斥“形而上学”,那么世界上还有哲学吗(这里指“第一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还有最后界限吗?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说,哲学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即哲学应该具有最高的普遍性、跨领域性。这就是广谱哲学讲的“广谱性”。但可惜这个观点后来走偏了,不光是“文革”期间强调阶级性、革命性、斗争性,就是改革开放以后,仍有“人学说”“社会科学说”“意识形态说”等等。广谱哲学无非是在新的层面(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的层面)上恢复了哲学应有的“广谱性”。从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说,由于它们拒斥“形而上学”,亦即偏离了哲学的正确轨道,因而广谱哲学重建“形而上学”。不过,不是像先哲(例如,老子、朱熹、黑格尔)那样靠思辨的、反思的、悟性的思维方式,而是靠现代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问:有资料说,你在探索哲学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失败了多年,这是为什么?
答:主要是因为传统数学不适合刻画哲学问题。我在1983年曾向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年会提交过一篇论文,叫《辩证法三大规律模型初探》。文中,对立统一规律用互逆运算刻画,量变质变规律用极限概念刻画,否定之否定规律用周期函数刻划。事过不久,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篇极其幼稚的文章。因为这里的数学工具涉及的都是数量关系,而哲学问题一般不涉及数量关系。反过来说,能够用数量关系描述的事物或过程,只是哲学问题的特例。因此,当我们用数量关系来刻画哲学问题时,无异于把哲学这个硕大无比的花朵插到了纤细的茎上。因此,从1983年开始,我把很多精力用在学习数学上,例如,整体微分几何、张量分析、拓扑学等,但囿于传统数学观(认为数学就是研究数量关系的科学)的影响,无法和哲学问题接轨。这期间国内流行“系统科学热”,我也跟着学习系统科学,但进去以后发现,系统科学也有类似的毛病。即系统科学的很多概念和原理,具有很高的普适性,但数学模型太窄,还是采用数量型的模型(例如微分方程、概率论等),因而也不能移植到哲学问题上。
问:后来你就转向了泛系方法论?
答:对。其实在1987年以前,也听说过吴学谋及其泛系方法论,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因为在我失败了多年后,觉得数学界还没有锻造出这样的工具,足以描述不需要数量关系的事物机理的数学。1987年暑期,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国自然观学术研讨会在秦皇岛召开,我是看到吴学谋要去作报告的消息才决定到那里听一听。会上和吴教授做了几次交流,也看了一些泛系方法论的资料,似懂非懂。直观上感觉,可能是我要找的数学方法。从1988年开始,每年2次或3次到武汉找吴学谋教授学习泛系理论,持续了5年多时间。在吴教授的指导下,也尝试为若干哲学问题建立泛系模型,发表了若干篇论文。
问:泛系方法论对广谱哲学的构建起到了哪些具体作用?
答:一是泛结构的思想。泛结构也叫泛系结构,你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结构。除了桌子、椅子这种有形的结构外,还有像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老乡关系、投影关系、事物间的转化关系,等等,都是结构,甚至象事件、过程等,也可以表现为结构。由于哲学问题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因此,泛结构的思想为我们观察哲学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失一般性而又有结构依托性的视角。当然,泛结构思想还有很多内容,如结构的组合思想、结构的转化思想、复杂结构可用简单结构生成的思想,等等。
二是泛结构的数学模块。具有高度普适性的泛结构能否用相应相称的数学模块来刻画,避免“思想很宽、模型很窄”的窘境,绕开“硕大的花朵插到纤细的茎上”的难题,这是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泛系方法论的特点就是用数学方法刻画“泛系”,这个泛系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系统、一般的系统,而广义的系统、一般的系统不一定有数量关系。因此,泛系方法论的数学工具是扬弃了数量关系的结构型的数学。“扬弃”是说,它撇开了传统数学的具体数量关系,抽取并升华了这些数量关系背后的抽象结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中学里都学过函数关系,象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它们的优点是有具体的函数表达式,缺点是它们只适合某类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现在,我们抛弃这些函数的具体表达方式,只抽取它们的共同结构,即两个抽象集合的单值对应关系,这就得到了映射的概念。它不再与数量关系死锁,而可以适用于任何事物集合或系统的对应(联系)。泛系方法论的数学模块就是对很多数学成果的扬弃,特别是对离散数学的成果做了泛系化的改造。
显然,有了泛结构的思想,我们就可以对哲学问题进行结构分析。有了泛结构的数学表达,我们便可以把哲学结构数学化(也叫广义量化),这正是泛系方法论对于广谱哲学构建的根本作用。
二
问:我问过你周围的同志和哲学界的同仁,他们认为广谱哲学很难接受。你认为广谱哲学难于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在哪里?
答:核心是思维方式。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思辨的、反思的、悟性的思维方式,广谱哲学是现代
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
例如,什么是事物的本质?传统哲学的解释是:本质是事物内部的、不可直接感知的、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的根本性质。这里“内部的”是相对于“现象”的表现在外,“不可直接感知的”是相对于“现象”的可感知,“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就要靠“悟”了。
在广谱哲学看来,本质是同类事物共有的性质。例如说“张三是好人”。这是讲张三在品质(本质)上的性质。这里“好人”就是个“类”的概念(数学上叫等价类)。因为不仅张三是好人,李四、王五、麻子六都可以是好人。当我们说“张三是好人”时,潜在的前提是,我们把人的集合分成了两类,即“好人类”和“坏人类”,我们只是把“张三”归结到“好人类”中去了。
图1“张三是好人”的结构
换成数学语言,G为人的集合,δ为“具有相同品质的人”(注意,这句话满足数学上的三个条件: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因而是个等价关系),则有分类的集合G∕={G1,G2}。若G1为“好人类”,G2为“坏人类”,则“张三(记为z)是好人”,即z∈G1∈G∕δ。
如果进一步问,对同一个事物,它的本质有几个?传统哲学告诉我们,只可能有一个。为什么?因为本质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的根本性质。在广谱哲学看来,由于本质是同类事物共有的性质,而“同类”或“不同类”是分类的概念,只在一定的标准(数学上是一个等价关系)下才能分类,而标准是可变的,因此,同一个事物属于哪一类也是可变的。于是,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同一个事物将有不同的本质。
例如,一个大学生焦躁不安,要跳楼、投河、割腕自杀。辅导员关注的是:他为什么会这样?是失恋?是父母病危?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等等。辅导员关心的是思想上的“病灶”,即支配自杀、自残现象的本质。但对校医而言,他关注的是身体上、生理上的本质,即生理上的病灶是什么。
问:广谱哲学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否就是“辩证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
答:上述对本质概念的分析就是辩证结构主义的分析,它是现代科学理性思维的一种。现代科学理性思维还包括许多内容,如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等等。
问:我感兴趣的是,非哲学问题也适宜用“辩证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吗?例如素质教育问题、思想教育问题等?
答:是的。例如什么是素质,有上百种定义。但说穿了,就是内化了的能力。什么叫“内化”了,就是当外部输入停止后,你的某种能力没有消失。这就是个结构的思想。老百姓有一句话,说“什么叫素质,老师教的全忘了,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这和广谱哲学的思想一致。
再如,广谱哲学对思想教育的分析,不仅给出了“思想”的映像模型,还由此模型引出了思想的自稳性、抗干扰性、自复制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揭示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用的。
问:能否说的具体点?
答:就说自稳性吧,我们常说“某人很顽固”。“顽固”的数学结构就是自稳性。比方说,某人坚信“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信条,不管你如何做思想工作,他这个信条不变。“信条不变”在数学上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条件:在任何时刻自己和自己有同一个信念(在这里是“人生来是自私的”),这是自返性;甲时刻的信念与乙时刻的信念一致,反之亦然,这是对称性;甲时刻的信念与乙时刻的信念一致,乙时刻的信念与丙时刻的信念一致,则甲时刻的信念与丙时刻的信念也一致,这是传递性。这就叫自稳性,在数学上即自等价性。
此为“某人很顽固”(反面讲叫“立场坚定”)的数学模型。这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个难度可以用U型槽结构来说明如图2所示。
图2 人的顽固性的U型槽结构
图2是说,一个小球在A位置时是最稳定状态,叫平衡态。相当于人对某一事物的稳定的认识。小球从A位置被拉到A'位置叫近平衡态,是个不稳定状态(一撒手就会掉下来),相当于你做某人的思想工作,他可能暂时偏离原来的稳定状态,但你的思想工作停止后,他还会很快回到原来的认识。这就是人的认识的自稳性,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同样地,
只有把小球拉到A'的位置(叫做远离平衡态),小球才到了新的稳定态。这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即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某人的某个稳定的认识“拖”到一个新的稳定的认识上。
问:确实使人感到惊奇,没有想到“某人很顽固”这类问题还可以做结构分析。难以想象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结构分析的前提是定性要准确,一个概念模糊不清,无法做结构分析。每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稳定的内核,即该概念的支撑结构,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是不变的。例如,我们经常说,观察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要全面,要看它的主流。这个要求没有错,但过于一般化、笼统化。如何做到全面,如何看到主流,没有确切的东西,没有可操作的程序。你想想,一个人跳进黄河去游泳,他看不见“黄河九曲十八弯”“滚滚东流入大海”的总趋势。因为他站的不高,看的不远。但要是他坐在一架高度适宜的飞机上,就能看到这样的趋势。“站的高”就是处在一个比原系统更大的系统上,因此,“站的高”的结构是:“站的高”≜原系统*扩展系统。“看的远”就是在这个更大系统上再投影,即“看的远”≜扩展系统*投影。这里,符号≜读作“定义为”,符号*是顺序联结符,表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例如,a*b表示先做a这件事,后做b这件事,这个顺序一般不能颠倒,即a*b≠b*a。把上述“站的高”“看的远”的结果应用到考察社会历史上,就有了“历史望远镜”的概念,它被定义为:
历史望远镜≜重大社会历史现象*历史时空尺度*广义投影
它的含义是,对于重大的社会历史现象,要把它放到时代或历史的大尺度大范围内,这就是扩展系统。然后进行广义投影(普通投影、分类后再投影、缩影、同态映射等),投影的作用在于过滤、筛选,使原事物系统中的次要联系、非根本联系被屏蔽,只保留主要联系或根本联系,从而突现出所考察的系统在历史时空范围内的基本轮廓或基本走向。这正是“看大局、抓主流”的方法。你可以在《广谱哲学探索》中找到“历史望远镜”的“观测”程序。
问: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广谱哲学:一方面,它用辩证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对传统哲学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找到其稳定的结构内核;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数学进行结构分析,找到数学概念、模型、方法的结构内核,然后使哲学的结构与数学的结构对接,形成广谱哲学的概念和原理?
答:大体上是这么一个构建方法。例如,广谱哲学的客观存在概念,来源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通过人的意识(或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又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里“通过人的意识”(或“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被提炼为“存在某种观控方式(即认知方式),使研究对象变成观控结果”。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被概括为“在同一种观控方式下,n个人或n次的观控结果一致”。我们对面这座楼,长方型、红颜色、六层,这些信息是肉眼观察(一种观控方式)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因观察人数的多少而改变,即不依赖于哪个人的意识,这就是客观存在的含义。用什么样的数学描述这个操作过程呢?显然,这个操作过程不涉及到数量关系(例如,函数关系),因而只能用扬弃了数量关系的抽象数学结构刻画。其中,“观控方式”可以用特定的映射刻画,而映射是函数关系的扬弃;“n个人或n次的观控结果一致”可以用等价关系刻画,而等价关系是数学上相等关系、整除关系、同余关系等的扬弃。把这些用数学符号写出来,就是广谱哲学关于客观存在的模型。图3表达了广谱哲学的构建方法。
图3 理解广谱哲学的台阶
我想强调的是,人们难以接受广谱哲学的原因,一是从传统哲学(思辨型的哲学)到结构型的哲学,这是一个很大的台阶,很多人爬不上去,他们习惯于在传统哲学上绕圈子。二是从传统数学(以数量关系为对象)到结构型数学(不依赖于数量关系,只抽取数量关系背后的抽象结构)也是一个很大的台阶,许多人也爬不上去,他们习惯于在传统数学上绕圈子。一句话,这体现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巨大鸿沟。
问:对很多不太了解广谱哲学的人来说,可能更关心广谱哲学有什么用处。能否谈一点这方面的事情?
答:我的主要工作是为广谱哲学打个基础,相当于接力赛的“第一棒”。我没有精力专搞应用。有些学者做了一些应用工作。例如,高新亚在“可拓学”(又叫“物元分析”)上做了一点推广工作,周锦安在“离散数学”上做了一些推广工作,张泽中等在水利工程的绿色利用上做了一点工作,贾屏在水资源利用上做了一点工作,尹强等在都江堰的旅游开发上做了一点工作,徐新林在创新思维上做了一些对策性研究,王晓岗在政治学上做了一些工作。还有我的研究生在数学、文艺作品的分析上做了一点
工作,等等。应该说这些工作还很初步。
应用的难处在于既要熟悉广谱哲学,又要熟悉应用的领域。这里有个交叉结合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常说要“高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这如何用广谱哲学来刻画?
先要把结构搞清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一主对多元”的结构。“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允许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存在”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等等,这种结构满足数学上的半序结构条件,因此,所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就是使这种半序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段内保持自同构。这里“自同构”也是个数学概念,即某一结构在时间的流变中不变。
当然,为了保证这种自同构的实现,就要采取措施,做到无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变;无论民主党派发展到何种规模,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变;无论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如农民、个体户等各阶层的思想)如何“百家争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不变,等等。这属于具体对策的内容了。
问: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样的政治口号都能模型化,这有点不可思议。
答:其实就是结构分析,再把这种结构分析与相应的数学模块结合起来。比如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所谓“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宏观调控、微观搞活”“有所为有所不为”“休养生息政策”等,广谱哲学都给出了不失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和可操作的程序(如“大系统广义偏导法”)
问:看来广谱哲学可应用的领域是很多的。
答:关于广谱哲学可应用的具体领域,现在还不好判断,但它的应用前景是可以看到的。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广谱哲学有一个观点,一切科学都是研究在一定观控方式下的不变性的。为什么?因为广谱哲学认为“不变性”就是“客观性”。眼前这张桌子,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一种观控方式),n个人或n次去量,结果一致,即长度不变,这个长度就是一个客观事实。眼前这个杯子,用同一杆称去称(一种观控方式),n个人或n次去称,结果一致,即重量不变,这个重量就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一定观控方式下的不变性就是客观性。
既然任何科学都是研究一定观控方式下的客观性的,而客观性又是不变性,因此,一切科学都是研究一定观控方式下的不变性的。如果在指定的观控方式下,观控结果因人而异,或因次数而异,就不再有科学。
这个结论不仅给了我们通达一切科学的视角,而且给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既然一切科学都是研究一定观控方式下的不变性的,那么我研究的这门科学用的是什么观控方式?有哪些不变性?其次,不变性对应着数学上的等价类,而等价类对应着数学上的变换群,因此,一切科学都是研究一定变换群下的等价类的。那么,我搞的这门学问对应着什么样的变换群,等等。这个思想将为各门科学的模型化、数学化提供思路。
当然,一门科学要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形式化的语言(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问:由此可见,广谱哲学是国内学界近年来具有创新精神的一种哲学流派,您作为创立人,对未来广谱哲学的发展有哪些打算?
答:首先是加大宣传、普及的力度问题。广谱哲学提出19年来,我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一问题。原因是广谱哲学有个生长、发育过程,有个理论的完善过程。没有点真东西就吹是自取灭亡。广谱哲学现在也不完善,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算有了点真东西,因此,适当地宣传、普及工作是必要的。这个必要性可以理解为,一是使更多的人了解广谱哲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便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广谱哲学的哲学背景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我们采取了新视角(如辩证结构主义视角)、新方法(如广义量化方法),从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了某些新东西。当然,“坚持和发展”的另一面就是为澄清各种哲学思潮的实质及其理论混乱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例如,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介绍的多,宣传的多(这在早期是必要的),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做分析、比较的少,这对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即扬弃)是不利的,广谱哲学恰好可以为这种扬弃提供新视角、新方法。二是可以扩大广谱哲学的研究队伍。只有更多的人了解了广谱哲学的性质和价值,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三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应用研究。如前面所说,广谱哲学
的应用需要广谱哲学与专业领域的结合。搞广谱哲学的人不一定能较好地应用,只有既精通广谱哲学又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搞出有份量的应用成果。例如,广谱哲学与管理学的结合肯定是大有作为的。管理学的技术层面不用管,传统的科学方法(泰勒法、定量分析法)就够用了,但管理思想、观念、谋略等可以很好地与广谱哲学的结构分析、广义量化分析相衔接。
军事谋略学也一样,技术层面的东西,例如两军对抗的模型,传统数学可以解决,但军事谋略、甚至“兵不厌诈”的“诡计”完全可以和广谱哲学的可观、可控的方法结合。很显然,一个只了解广谱哲学、不了解管理学(特别是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很难做出不同于传统管理学的独特理论和方法。同样,一个只了解广谱哲学、不了解军事学(特别是没有军事指挥实践的人)很难做出不同于传统军事谋略学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问:在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上,有无具体构想?
答:我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能否给哲学一个新面孔——来自广谱哲学的思考》,希望能用较为直观的、较为形象的语言介绍广谱哲学,这是通俗地宣传、普及广谱哲学的一个尝试。可以考虑把这个纸质载体变成电子载体。如有必要,也可以考虑把它译成英文、日文等,使它走得更远。
问:这个构想很好,可以开辟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网络可以加速普及、宣传。是否考虑过建立广谱哲学网站或用微博形式宣传?
答:过去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园网上有过一个网站,后来因故停了。总的感觉是太消耗时间和精力。在有专人维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恢复网站或设立微博平台。
问:关于加大宣传、普及的力度问题,我明白了,不是为了广谱哲学本身,更不是为了广谱哲学创建人——你的荣誉及其带来的好处,而是为了公共利益。那么,除此之外,未来还希望有哪些发展?
答:未来广谱哲学要做的第二个工作是加强广谱哲学的研究和宣传的组织工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于2001年成立了广谱哲学研究所,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2002年成立了广谱哲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做了不少的工作,如建立网站,出版简报,组织全省和全国学术研讨会等。可以设想,如果有个全国性的组织,例如在某个全国性的研究会下面设一个广谱哲学专业委员会,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未来广谱哲学的第三个工作是完善广谱哲学的理论体系。广谱哲学不能和完善的学科比,它还处在探索中,有成熟的内容,还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例如,我对广谱联络论的公理不太满意,特别是量子力学揭示了许多新的量子效应后。又如,广谱阴阳论的数学模型有待改进,等等。当然,从长远来看,广谱哲学的完善,是几代人的任务。我们这一代只能做一些“开头”的工作。
[1]张玉祥.关于广谱哲学的构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2):19-23.
[2]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M].太原: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张玉祥.广谱存在论导引[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
[4]刘先琴.将哲学原理、现代数学等结合起来的新型学科——专家研讨自主创新与广谱哲学[N].光明日报,2006-08-20(2).
[5]汪宏.探索哲学现代化之谜(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4-67.
(责任编辑:张胜前)
Openning the Mysterious Gate of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on He Dialogue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YANG Guobin
(Colle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46,China)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s a new type of philosophy,on the one hand the project gained better research results,but on the other,because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nd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re different in knowledge structure,background and the mode of thinking,the state of being perplexed or puzzled.There have been some debates on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for example,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ssign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o many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ssign new analysis to the sphere of the social sciences,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nd so on.The article explains some knotty problems by th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in dialogue.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knotty problem;dialogue
B089
A
1008—4444(2015)05—0021—06
2015-08-15
杨国斌(1971—),男,河南焦作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