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5-03-16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066400

学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内化探究性文本

(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06640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程春梅(河北省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0664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与分析,学生没有阅读、思考与内化的机会,只是死记硬背,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水平不高,阅读教学整体效率低下。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这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快乐阅读、探究阅读,要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与思维,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内化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阅读的乐趣。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小学阶段阅读的特点,我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趣味性导入,激发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行为的主要动力,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既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对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因此,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无味、机械呆板的教学,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增强阅读教学的活力与魅力,激起学生的主动阅读意愿,让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爱上阅读。导入是整个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此环节虽然所占时间短,但作用巨大。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一)故事导入

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运用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将学生对故事的关注与兴趣在无形中转移到阅读中来,这样的阅读更加主动,更加有趣,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故事梗概,以故事的生动与感人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积极情感的转移。

(二)音乐导入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与语言文字比起来,音乐更加生动形象,更能直击心灵,打动听众。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音乐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来营造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身心放松,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所不能传达的情感与意境。尤其对于一些包含真挚情感的文章,我们可以在导入阶段以一曲动人心弦的音乐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与动力,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与深刻的理解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三)图片导入

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而形象的事物更为感兴趣,更能从中获取大量直观而丰富的信息。教材的编排者正是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增大了插图的比例。我们可以直观而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四)悬念导入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巧妙布置疑难,制造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角度来看待文本、思考问题,以制造认知悬念,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初探性阅读,获取整体感知

在教学之前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探性阅读,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精读,逐字逐句分析,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了解文章梗概,熟悉文本内容。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深入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环节。在学生进行初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虽是初读,但同样要用心,要通过初读来从文本中提取最基本、最主要的信息,找到主题句、中心句;一边阅读一边标注,要弄清楚文章是写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要弄清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还要弄清文章的大致结构、写作顺序、写作的重点,通过初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文本的描述。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长,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基本思路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能够概括段落大意,形成初步感受,获取对文本信息的整体感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初读,教师要做好指导与引领工作,一开始可以为学生提供提纲,让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展开,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的完全自主阅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探究性阅读,实现个性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我们依旧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让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师可以在重难点处、学生思维困惑处来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释疑。在阅读中要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进行意见的交换、思想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从而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批判意识,要鼓励学生挑战教材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能不断地生疑与释疑,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限制,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教学的互动。这才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中心。

四、内化性阅读,丰富学生积累

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可见积累的重要性。阅读正是一个信息不断输入的内化过程中。在丰富的阅读中,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与写作素材,这对于学生口语水平、写作水平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开展积极的内化性阅读,要让学生通过思考来不断地消化与吸收。遇到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要让学生摘抄下来,熟读成诵,写于笔上,记于心中。同时还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在阅读中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内在情感、修辞手法等,实现学生对文本的全方位解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来积累优美词语、表达方法、情境画面、情感体验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还要实现阅读与相关的训练的并行,如在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优美修辞等,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模仿,并进行文章的补写、续写等,口头复述文章等多种训练,让学生头脑中所存储的各类素材得到充分运用。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内化探究性文本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